败血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
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
分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
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为避免皮肤粘膜受损,防止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
概述
临床表现随致病菌的种类、数量、毒力以及患儿年龄和抵抗力的强弱不同而异。
轻者仅有一般感染症状,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sepsis syndrome)伴休克。
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因此感染性休克是微生物因子和机体防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以及机体的内环境与应答是决定感染性休克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感染中毒症状
大多起病急骤,先有畏寒或寒战,继之高热,热型不定,弛张热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是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度以上,最低体温仍超
过正常水平)体温持续在39-40℃或更高,达数天或1周以上,24小时体温波动不超过1℃);体弱、重症营养不良和小婴儿可无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精神萎靡或烦躁
不安,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灰,神志不清。
四肢末梢厥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婴幼儿还可出现黄疸。
(二)皮肤损伤
部分患儿可见各种皮肤损伤,以瘀点、瘀斑、猩红热样皮疹(全身均可是红色栗粒样皮疹,疹与疹之间皮肤发红,无正常皮肤,在皮肤皱折部位皮疹密集呈线状)、荨麻疹样皮疹
常见。
皮疹常见于四肢、躯干皮肤或口腔粘膜等处。
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或瘀斑;猩红热样皮疹常见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三)胃肠道症状
常有呕吐、腹泻、腹痛,甚至呕血、便血;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或脱水、酸中毒。
(四)关节症状
部分患儿可有关节肿痛、活动障碍或关节腔积液,多见于大关节。
(五)肝脾肿大
以婴、幼儿多见,轻度或中度肿大;部分患儿可并发中毒性肝炎;金葡菌迁徙性损害引起肝脏脓肿时,肝脏压痛明显。
(六)其他症状
重症患儿常伴有心肌炎、心力衰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少尿或无尿等实质器官受累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常见多处迁徙性病灶;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常并发休克和DIC。
瘀点、瘀斑、脓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亦可直接涂片、镜检找细菌。
临床诊断
概述
凡遇下列情况应考虑败血症的可能:皮肤粘膜局部炎症加重,伴有寒战、高热、中毒症状明显;或虽无明确的感染部位,但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
但一次血培养阴性不能否定败血症的诊断。
(一)诊断标准
1、病灶感染史。
2、起病急、寒颤高热、体温波动大,出汗较多,一般情况进行性衰竭,可有大关节疼痛。
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谵妄、昏迷及休克。
3、肝、脾肿大,皮肤粘膜淤点,可有黄疸、贫血。
4、迁徙性病灶(多见于化脓球菌,特别是金葡菌感染)。
5、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严重感染或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可减少。
6、淤点、淤斑涂片找细菌。
7、血或骨髓培养阳性,排除污染者可确诊。
(二)检查项目的选择
血常规尤其是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检查,可提示细菌感染的程度,但获得阳性病原菌对诊断和治疗均至关重要。
为提高病原菌培养的阳性率,临床上应注意送检标本要及时(最好在投予抗生素之前),要多次、多部位留取标本(如血、尿、便、骨髓、痰、分泌物等),标本的送检量不能太少(如血标本的送检血量最少要达到培养基的1/10,即5~10ml)。
结合临床特点,必要时需多种可疑菌同时培养(普通细菌、厌氧菌、L型细菌、真菌等)同时送检。
分离出病原后还应做药敏试验。
在实验室操作的具体方法上,由于科技进步已经改进很多,除原始的培养法外,还可利用:①同位素培养仪、气相谱仪、Malthus培养仪等特制的仪器进行血培养,能早期提示有无细菌生长;②血液微孔滤膜集菌法,能去除血清中抗生素,便于细菌生长;③溶解离心血培养法,有利于酵母菌的检出;④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因扩增法(PCR),在检测致病微生物方面更具快速、敏感、特异之特点。
并已有能检测大肠杆菌、结核杆菌、金葡菌、真菌等商品试剂盒,可供临床使用;⑤鲎血溶解物试验(LLT),用来检测血、尿及胸腹水等标本中有无内毒素,以证实是否为革兰阴性菌感染;⑥免疫荧光和ELISA抗原检测;⑦铟标记的免疫球蛋白检测。
肠球菌败血症肺部感染时X线可见肺部浸润阴影。
.
(三)常用血液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显著增高,达10~3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多在80%以上(正常数目约占全部白细胞的55%~70%),可出现明显的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杆状核粒细胞
增多,或出现杆状以前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的粒细胞至外周血中。
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杆状核粒细胞>0.06,称轻度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0.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0.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
)及细胞内中毒颗粒。
少数革兰阴性败血症及机体免疫
功能减退者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减低。
2、中性粒细胞四唑氮蓝(NBT)试验此试验仅在细菌感染时呈阳性,可高达20%以上(正常在8%以下),有助于病毒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与细菌感染的鉴别。
3、血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对于败血症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