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齿轮_青岛版(五年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齿轮_青岛版(五年制)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齿轮青岛版五年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像老师手里拿的这种模型轮子,见过吗?
师:知道它叫什么吗?
生:齿轮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叫齿轮吗?
师:是的,像这种周围有齿的轮子我们就叫它齿轮。
(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生活中你都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齿轮?
师:那你还想不想认识更多的齿轮?(播放课件图片)
师:通过刚才的图片和交流,相信同学们对齿轮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猜猜齿轮有什么作用?
(二)猜想制定、交流观察方案并实验
师: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你觉得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
师: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这节课最适合我们的方法是实验观察法。
观察使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探究方法之一,它是从现象中探寻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同学们,你会观察吗?
师:那研究齿轮的作用就不成问题了。
今天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两套这样的齿轮材料,你觉得我们可以怎样观察研究齿轮的作用。
(小组讨论,将观察方案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师:来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观察方案。
师:还有哪个小组要补充吗?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下面我们就从单个,群体,静态,动态等这几个方面来观察
师: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了。
老师这有个齿轮A,老师想让它转的快一点,你觉得我们可以找个什么样的齿轮来带动它,为什么?那要让它转的慢点呢?
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大小不同的齿轮来改变齿轮A的转动速度,谁来给齿轮的这个作用起个名儿?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分析,同学们就从观察到得现象中总结出了齿轮的两个作用,传力,改变转动速度。
真不简单。
师:齿轮还有其他作用吗?哪个小组再来说说你们地发现。
生:转动的方向不一样,谁和谁的转动方向不一样?你能具体的说说吗?
师:这个发现很了不起,其他小组发现了吗?
师:要想让齿轮A顺时针转动,和它咬合在一起的齿轮B就得(生:逆时针转),要让齿轮A 逆时针转动,齿轮B就得(生:顺时针转)
换句话,齿轮A的转动方向靠齿轮B的转动方向来改变。
师:谁再来给齿轮的这个作用起个名。
生:改变转动方向
师:非常棒。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认真观察分析总结,原来齿轮具有这样的作用:传力,(生说: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
)
师:3个齿轮在一起转动,有传力,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的作用,4个齿轮?5个齿轮?具不具有这样的作用呢?你可以猜一猜。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演示)
师:怎么样?4个齿轮,5个齿轮都具有:(传力,改变转动速度,改变转动方向)的作用。
(四)总结应用,拓展延伸
师:是的,不论几个齿轮只要他们相互咬合在一起,他们就具有传力,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的作用,人们正是知道了齿轮的这些作用才将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但齿轮在应用的时候除了刚才我们组合的这样外大多和一些辅助配件发挥作用,如我们熟悉的自行车。
除了前后的齿轮外,中间还有链条相连接。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自行车的前后齿轮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师:联系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你觉得自行车前后齿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生:省力。
师:同学们那你见过前后齿轮一样大的自行车吗?
生:没有。
师:让我们通过图片认识一下,你觉得现实生活中有这种自行车吗?为什么?
师:生活中确实有这种自行车,它就是用来锻炼身体,减肥用的减肥自行车。
师:怎么样?人们通过改变大小不同的齿轮来满足不同人对自行车的需求,仅仅自行车上的齿轮就这么有趣,人们想不想认识一些更有趣的齿轮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师:这是四边形的齿轮,你觉得它们在一起能转动吗?我们看一看,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呢?
师:好了,感觉如何,谁来说说。
师:一个小齿轮里就蕴含着大科学,当然齿轮里面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相信有心的同学定会从齿轮的世界里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板书设计
齿轮
作用传力
改变转动方向
改变转动速度
教后反思:
讲完这堂课就像做了一场梦,跟试讲一样,还想再讲一遍,课堂中留给我的只是学生积极活跃的身影,让一双双高举的小手和专注的观察让我难忘,思来想去,课堂中我对他们的评价太过少,我若能多肯定他们,多鼓励他们,不知有多少奇妙的想法会震撼我,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齿轮的三个作用,所以在交流的时候我只抓了这三个作用,忽视了学生们其他方面的观察结果和想法,当我拿起他们的实验报告单时,让我很是诧异,也很是遗憾,因为他们写的太好了,如果交流能让他们完全展示,或许我的课堂又会是另一番景象,其实课堂中我也想改变之前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可我没大胆的迈出这一步,这或许就是体现了我的教学机智还处在较低的位置吧.板书设计上还可以更美观一些。
当我回首整理我的这堂课时,发现不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教学设计上,相比最初的设计都改变了很多,之中有刘晓霞老师的深度指导,有郑晗主任、王丹丹老师、张仁景老师、王义英郑冬艳马菡潞等老师在语言、教学技巧板书方面的指导,真可谓是智慧的结晶,感谢他们一直陪伴着我,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也让我的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路漫漫我的科学教学水平还在路上,需要不断地前进前进再前进,这次讲课仅是我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