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交通流的时变性(时间分布)
高峰与平峰(任一时段):影响交通规划、设 计、建设与管理的科学性—过剩或不足; 时变性:小时内的变化,分交通量、15分交 通量: PHF=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中高峰时 段交通量*60/t)
日变性:一日24小时的交通量变化(早晚高 峰); 周变性:一周七天日交通量的变化(也有高低 峰,周末多会出现高峰) 月变性: 一年中各月交通量的变化 交通流时变性之间的关系:年平均日交通量、 月变系数、周变系数、日变系数
三十大(或N大)小时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
小 时 交 通 量
第30小时
时序
☻基于交通量确定的道路要素
设计小时交通量确定:30大(或N大)小时交 通量 车道数的确定:规划年流入道路的总交通量/ 车道通行能力 道路宽度:车道宽*车道数 考虑方向不均匀性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确定的道 路宽度
3、交通流的空变性(空间分布)
(3)驾驶员疲劳与兴奋 疲劳影响因素:复杂环境、单调环境 疲劳后的表现:生理方面,反应迟钝、动作不准 确,灵敏度低;心理方面,注意力不集中、思维 迟缓、反应慢、情绪急躁等
兴奋影响因素:酗酒、争吵、斗殴及外界强烈刺 激等 兴奋后的表现: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注 意力不集中等
(3)驾驶员选择特性 选择的基本行为,影响交通的需求量与时间 和空间分布
☻交通量 基本定义:特定时刻(高峰、低峰)、 地点单位时间通过(人、车或物)的量; 小时交通量与单位流量(秒、时、日、 周、月)及其用途(规划设计)
基本交通问题
交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故
特殊交通
交通阻塞
交通污染
交通便捷性
交通问题成因:交通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 D(Demand, 交通需求)
饱和度=
C(Capacity, 交通供给) 饱和度大于 1 时, 交通阻塞 交通需求: 取决于社会发展、社会活动与管理, 交通供给: 取决于交通方式、设施与交通管理 增加服务能力,或降低交通需求,可改善交通
(1)视觉特性
3)色彩感觉: 红色——刺激性强,易见性高 黄色——最高的明亮度 绿色——温柔、平静,有安全感 标志、信号设置的依据
(2)反应特性 反应:由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行为过程 刺激信息:道路及其交通环境影响驾驶员的 反应(线形、宽度、路面质量、交叉口及交 通流情况与标志、信号等),大致分为: 早显信息——有提前量信息,易判断 突显信息——外界信息来之突然、易出事故 微弱信息——刺激信息量小,易造成判断错误 先兆信息——有先兆,易察觉 潜伏信息——不易直观察觉,易造成判断错误
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对交通流的影响:速度、时 距等; 道路对交通流的影响:通过人及车辆特征反映, 影响速度与时距; 交通环境对交通流的影响:影响人的行为,进 而影响速度与时距 因此,速度与时距是建立交通流与其影响 因素关联性的关键变量,交通问题与其呈表里关 系
思考
1.交通流三参数间关系如何?在交通分析中 有何用途
城市不同区域交通流分布; 不同功能道路上交通流分布; 路段交通流分布、交叉口交通流分布(流量、 流向); 不同车道上分布:里车道、中间车道、外车道 方向性交通流分布:潮汐分布
4、交通时空变化特征的综合利用
不同时间的空间特征的不同性; 统一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峰时 段加权平均的空间分布图
汽车动力特性
Ft=∑Fr
Ft:汽车牵引力 Fr:汽车行驶阻力之和
汽车制动距离:
2、智能化汽车:
3、自行车流的交通特性: 群体性 离散型 压缩与膨胀性 并排行驶 灵便性 (选择自行车) 运行轨迹不易控制
4、解决方案: 进口道处分流向行驶
4、解决方案: 左转自行车两次过街
4、解决方案: 适用于自行车流量大的交叉口渠化岛方案
7、车辆间关系特征
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 车辆的车头到达道路某断面的时间间隔; 车头空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 车辆车头间的距离; 车头时距、空距皆具动态性
距 离 s
车辆间关系特征
1 断面A 车头时距
L
车头 空距
时间平均速度vt =(∑vi)/n 空间平均速度vs =(∑si)/(n⊿t )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之关键
人是改善交通系统之主 交通系统应以人为本
三、道路的基本特征
1、道路基本特征 2、道路网络 3、行人天桥或地道
1、道路基本特征
道路构造:路基、路面、线形 道路功能(速度及交通量决定) 高速道路(高速公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生活区道路
2、道路网络
3、行人天桥和地道
四、交通流的基本特征
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者的作用:决定交通系统的合理 性、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及交通系统的有效利用、运营的 效率等
基本影响因素:基本专业知识与修养、价值观与能力
与交通参与者共同构成“游戏”系统 运营者的利润追求与服务水平的保障等
3、关于交通系统中人的特性及其影响
人是交通系统中的最活跃因素 人是交通需求之源
9、连续流与间断流特征
1)连续流:道路上行驶的交通流不因外界因素 干扰而停驶的流动体; 连续流的排队与离驶:到达曲线与排放曲线 (延误与排队现象); 2)间断流:道路上行驶的交通流因外界因素, 如道路交叉口、标志或信号的原因,而停驶中断 的流动体; 间断流的到达与离驶
10、交通流特征的影响因素与问题
5、速度特征
速度基本定义:行驶距离/所需时间; 地点车速:瞬时车速,车辆(或人)通过某一地点 (非长距离内)的速度(各类车速的基本构成单元); 时间平均速度:某一时间内某一道路断面地点速度的 平均值,可用于对地点交通现象及状态分析; 空间平均速度:在给定的路段上,于统一瞬间,速度 的平均值,用于评价分析空间上交通流状态;
交通工具
调整交通需求
提高服务能力
安全性/效率性/舒适性提高,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工程学的基本概念
运输工程 航空、轨道、水运、 道路运输
交通三要素
人:驾驶员、出行者、规划设计和管理者 车:小车、公共汽车、卡车、摩托车、人力车 路:道路网(密度、等级、布局)、道路线形
交通流=人+车+路
一、车辆特征
1、车辆的特性 2、智能汽车 3、自行车流的交通特性 4、解决方案
选择包括: 交通出行与否,目的地,交通方式,交通路径, 出行时刻
影响出行选择的要素:综合效用,如时间、费用、 体力消耗、舒适度、欲望等
2、非驾车出行者行为
(1)乘客的交通特性 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出于某种目的而出行,希 望便捷、省时、省力、舒适、安全等 乘车反应:道路的条件(平整性、线形等)及车 厢环境(卫生、整洁及人文环境等)
行驶速度:行驶某一距离与所用时间(不包括停止时间) 之比,可用于道路设计; 行程速度:也称区间速度,为行驶某一距离与所用时间 (包括停止时间)之比,可用于评价分析道路的交通质量
6、交通流的密度特征
交通密度K:单位长度道路上一个车道(或单 位宽度)内车辆(或人、自行车)数; 密度也有动静态之分(随时间变化)
二、人的基本特征
1、驾驶员基本特征 2、非驾车出行者行为 3、交通系统中人的特性及影响
1、驾驶员:
主要通过视觉特性、反映特性与选择特 性加以表现。另外注意到驾驶员是交通系统 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是影响交通安全与效 率的关键要素
(1)视觉特性
1)视力:静视力,动视力(随着速度提高 而降低) 视力与驾驶员的年龄等生理条件有关,年龄 越大动视力越差(驾驶员学驾照年龄限制) 视力与亮度有关(眩目,光亮由暗到亮或由 亮到暗有一个适应过程)
时间t
⊿t
8、交通流特征参数间的基本关系
速度与密度的基本关系 Vs=aK+b 流量、速度、密度基本关系 K=Q / Vs 自由车速Vf:当密度接近于零时的空间车速; 阻塞密度Kj:车速接近于零时的密度; 最佳速度Vm与最佳密度Km:流量达到最大时 所对应的速度和密度
平均车头时距与流量关系 h=3600/Q; 平均车头空距与密度的关系 hs=1000 / K ; 平均车头时距与平均车头空距关系 h= 3.6hs / Vs
(2)行人的交通特性 行人交通流特性:步行速度与密度 行人交通特性及其基本影响因素:年龄、性别、 出行目的、文化素养、心境 、街景、交通状况、 生活区域等
交通特征:行人速度(1.0~1.3)、行人空间 (0.9~2.5m2/人)、行人注意力 步行距离:可接受距离(越短越好)
(3)规划、管理、设计人员
交通工程学
Traffic Engineering
授课教师:
许锐
联系电话: 上海:xxxxxxxxxx
E-mail: xxxxxxxxx QQ : xxxxxxxxxxx
第二章 交通特征分析
车辆特征 三大特征 驾驶员特征 交通流特征
交通参与者
交通设施
交通规划、设计、管 理理论、方法和技术
1概述 2交通流的时变性(时间分布) 3交通流的空变性(空间分布) 4交通时空变化特征的综合利用 5 速度特征 6 交通流的密度特征 7 车辆间关系特征 8 交通流特征参数间的基本关系 9 连续流与间断流特征 10 交通流特征的影响因素与问题
1、概述
交通流的基本概念:行人流、自行车流、机动 车流;交通流具有约束(控制与管理)与自由 (交通参与者选择行为)的双重性、车辆/道路 及其他交通影响的局限性、时空变化性 交通特征参数:交通流量、交通密度、速度 (地点速度、空间速度、时间速度)、车头时距、 车头空距
(1)视觉特性
2)视野:眼球注意一点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也有 动视野与静视野之分,动视野比静视野略宽15度 车速:静止时视野范围最大(设置标志牌等的依 据),车速越高视野越小,但前方注意点越远 颜色:绿色视野最小,红色较大,蓝色更大,白色 最大 视力:最佳视力、清晰视力视锥角10度范围内,标 志、信号设在此范围内
1、车辆的特性: (1)车辆类别:汽车、自行车 (2)车辆的几何条件:长宽高及轴距(影 响道路的几何设计与资源分配) (3)车辆的动力性能(影响道路的几何设 计与通行能力) 启动性能;加速性能;爬坡性能; 排队车流物理特性
车辆构造特性: 1、动力系统:发动机 2、传动系统: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 万向节、差速器 3、操作系统:转向、制动、调速 4、行驶系统:车架、悬挂、前后轴、车轮 5、车身:设计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