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建筑防火技术体系
1.建筑防火技术的现状
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规范规定的建筑防火技术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防排烟设施、安全疏散、装修材料控制、防火分区、防火间距以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等。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中,这些规定的确对于降低火灾发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1.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每个建筑物都要求有一定的耐火等级,以至于在发生火宅时,建筑物不至于立马倒塌。

但是为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的。

某个大型钢铁企业的钢结构联合厂房就曾经花费了1000多万元用来刷防火涂料以提高其耐火等级。

另外,在要求建筑物耐火等级提高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建筑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1】,尤其是化学材料、金属以及玻璃的应用与耐火等级相对应建筑构件要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

1.2防火分隔
防火分隔的作用在于将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火灾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

进行防火分隔主要是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防火卷帘、防火墙等防火分隔物,使其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防火区。

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常因为使用人员的不固定、建筑物使用功能不确定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建筑物的防火分隔体很难得到长时间的保存。

例如在1996年,就是因为建筑物内部每个单元之间的防火墙被破坏,导致一个4层楼砖木结构居住建筑发生严重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导致36人葬身火海【2】。

另外,防火分隔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和建筑艺术的发展,很难满足现代建筑通透性、大空间的要求。

1.3设置安全疏散设施
设置安全疏散设施的目的在于保证火灾发生时,建筑物内部人员能够快速撤离,消防人员也能够顺畅的开展救援活动。

但是我国由于缺少对安全疏散重要性的认识,许多建筑物中的常闭防火门常处于开启状态,建筑楼梯间的设置也不甚合理,在火灾发生时,防火门难以发挥作用,烟气会随着楼梯迅速蔓延,而且许多建筑楼梯间堆放的可燃物较多,导致火情加重。

1.4设置主动消防设施
常用的主动消防设施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等。

其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灭火成功率最高,这种系统在国内外的建筑工程中都有所应用。

例如美国将自动喷水灭火装置设计应用到包括厕所间在内的上海通用汽车厂房中,其成本还不到火灾报警装置的一半,但对于初期火灾的控制却是极为有效的。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及时的预报早期火灾,并控制相应的联动设备,在建筑内使用广泛,但是自身也存在开通难度大、系统复杂、系统费用高等问题。

在实际使用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容易出现误报或故障等现象,且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寿命较短,对于系统的维护保养费用也相当昂贵【3】。

2.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作为建筑防火技术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建设防火体系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火灾的出现,其次才是在火灾发生后对火情进行快速有效的控制。

建筑防火体系的构建我们目前主要是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就是指通过自行喷水的形式对燃烧的易燃物进行灭火工作,同时考虑安全疏散设施,使各种灭火技术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体系。

这种体系对火灾具有及时、可靠的自动化报警功能,且无需专人执勤、维护费用小、工程造价低,且灭火率高达90%【4】。

3.建筑防火体系构建的具体途径
3.1严格钢管保护
根据相关规定,建筑防火的管网安装过程中,对于镀锌钢管,要用卡套式专用管件践行连接,并要保证管径规格在100mm以上,如果达不到100mm的话,就要使用螺纹进行连接。

另外,由于在焊接镀锌钢管的时候容易造成破坏镀锌层导致钢管易被腐蚀的问题所以要先对其进行二次镀锌,以确保工程质量。

3.2进一步提高安全疏散的有效性
火灾的发生总有其偶然性,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提高安全疏散的有效性,保证一旦有火灾发生,建筑内人员可以快速安全的撤离,消防人员能够快速安全的进入。

实现安全疏散的有效性,需要对安全出口的宽度、数量、楼梯类型等信息有一个全面清楚的掌握,还要在可燃物较多,人员集中的地方设置疏散指示标志,按照相关的照明、防排烟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人员的顺利疏散。

3.3规范装修市场,应用可替代阻燃材料
保证建筑防火体系形成的前提和保证在于对防火材料进行不断的优化。

消防部门要积极开展消防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尤其要强化相关建设单位对于防火材料的认识,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杜绝材料市场上以次充好的现象,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在建筑防火工程中,也要加强监督,把好每项建筑施工的质量关。

3.4完善建筑防排烟系统工程
火灾中对于人民生命造成严重伤害的主要是有毒有害的烟气,人一旦吸入大量有毒有害的烟气就很容易会出现窒息,所以建筑排煙工程的建立与完善对于建筑防火体系的建立而言是最为关键的。

可以通过建筑内外部空气的对流进行自然排烟,再通过阳台、外窗等建筑设施排烟【5】。

为了降低成本,建筑可多采用平台、阳台。

室外楼梯的自然排烟方式,但由于这种方式受风速、风向的影响较大,所以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定。

当条件不允许时,可以设置机械排烟,即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自然特点对具体的排烟设备进行选择,使其能够对灾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报警,并使烟气分离并排出。

3.5加强防火分隔
为了加强建筑防火的设计,在向建筑物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装置时还要进行防火分隔。

例如对厂区和办公集中的地方进行分隔,对贵重物品房间和其他区域之间进行分隔,或者对观众厅和舞台之间进行分隔等,同一使用功能区域可以不做分隔要求。

这样一来既可以控制火灾蔓延,降低火灾损失,又能够使建筑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小结:所有的建筑防火技术都有其优势,都能够为防止火灾发生或者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防火技术的应用选择应该站在充分考虑其投入产出比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应当建立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体的建筑防火技术体系,以更好实现火灾的防止与控制。

参考文献:
[1] 修奇,窦文平,石清水,徐连禄,韩旭. “富氮控氧”防火技术应用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5(02)第17-18页
[2] 李欣,顾宇. 大型商业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1(12)第23-25页
[3] 方正,程彩霞,卢兆明.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的发展及其实施建议[J]. 自然灾害学报. 2013(01)第10页
[4] 杨昀,张和平,张庆文,徐亮. 性能化设计标准在火灾安全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06)第5-6页
[5] 李钰,阎善郁. 试论性能化防火设计与处方式防火设计的关系[J]. 山西建筑. 2014(06)第33-3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