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青春期的孩子与你对着干怎么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期的孩子与你对着干怎么办?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比较逆反,也需要用新的方式来对待.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他发明
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理论:每个人都是少数派,都有少数派的感觉,因此每个人或多或少有种卑微感。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学习到或者感知到的只有一样东西:成年人的权威。
他们知道,家长可以决定我能玩什么,什么不能玩;家长可以骂我或者不骂,家长给我吃的东西,所以我得靠他们,我不会自己去买东西,我也没有钱买东西。
”
孩子每天都感知到自己对于成人的依赖,这就给孩子一种卑微感.当然这不是卑微情结,卑微情结是一种病态。
当孩子感觉到卑微的时候,脑子里会衍生出来一种潜意识:我要长大,我要脱离我的父母!这就是孩子青春期逆反的由来之一。
这种卑微感慢慢成为孩子发展、成长的动力,他们会模仿成年人做的事情,想复制父母的行为。
因此他们会训练自己扮演爸爸妈妈、玩过家家的游戏。
孩子的目的就是想不再依赖父母,他自己能够做事情。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过分强权的父母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卑微感,仿佛在告诉孩子:你太小了,你还不行,你还不会,你还不够大!在这种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走向另一种极端,就是从不反对父母和他人的意见!他的一生永远是失败的。
他从来不会主动去做事情,从一种失败走向另外一种失败,他会越来越差劲,因为他不太相信自己.
另外一种极端是,虽然孩子的经历和刚才所说的一样,但他们会努力追求成就感,他们会驱动一个成就到另外一个成就,永不满足,目的是为了证明给父母看:你看我就是行!他们一生都在这种加满油的状态,一生不会享受到成就感,一生都在不停追求成功、事业和金钱.表面看来,他们好像非常成功,但实际上非常可怜,因为他们得到的都是虚幻而遥远的东西.比如他们开一辆奔驰车,不是因为车很好、很漂亮、很舒适,他只是需要这种车来定位自己,只是想让人看。
这些人从外表给别人的感觉好像是非常自信,别人会说:“这人好自信!”但只要稍微把他的外皮剥掉一点,就可以看到他的内心是一个受过伤害的孩子。
但是他不会允许别人这么做,因为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他会给自己一层一层戴上面具。
因此,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当大家觉得他们已经长大可以独立了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孩子变得非常极端,与父母格格不入!为什么呢?回答也非常简单,这就是孩子在这个阶段必然要做的事情:他们想把父母所给予的信息都反馈回去,一定要跟父母对着干,这样才能完成与父母的最后脱离,然后走进自己的生活之中。
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孩子在青春期的任务就是反对你,父母必须忍受这个阶段。
这时父母要做的是:不是把门关上,而要让门有一丁点开着。
不要一吵架就把交流的门关上,就算是他做了什么事让你一点都不能理解,甚至想把他从家里扔出去,你都要告诉自己:孩子还没有真
正长成,他只不过在试验而已。
这时候的父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意识到: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你还是可以来找我.这就是孩子需要的感觉,即使他对你说:我根本就不需要你。
别担心!孩子长到二十一二岁的时候,他们又想回来和父母在一起了。
这时大家的思想都非常合拍,因为孩子已经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他们会突然开窍,开始发现父母所做的事情有些还是对的。
他们会想:那件事情其实我爸爸妈妈说得对,他们当初这么教育我,也没有什么坏处.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放松,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当孩子有不恰当行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将行为与情景联系起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改进行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