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肝炎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陈逢梅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21)6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病毒性肝炎509例常规检测血清AFP、ALT、ALB、TBil,观察异常AFP水平与临床类型、肝功能、治疗情况等的关系.结果:509例病毒性肝炎中AFP异常234例,占46.0%.各型病毒性肝炎均可见AFP升高.AFP阳性率、AFP、ALT、TBil值随炎症程度分
级的上升而明显增加.慢性中重度肝炎、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组AFP、ALT、ALB、TBil值与慢性轻度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个月AFP下降208例(88.9%),3个月内恢复正常189例(80.7%).结论:AFP水平升高是
反映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及反映肝细胞坏死后再生的敏感指标.对AFP异常的慢性肝炎患者,应长期动态监测AFP变化.
【总页数】2页(P892-893)
【作者】陈逢梅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传染科,北海,5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戊型肝炎血清甲胎蛋白升高及其临床意义 [J], 臧文叶;徐迎明;郭敏;李平;王林
2.重型病毒性肝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J], 苏菲
3.重型病毒性肝炎甲胎蛋白升高及其临床意义 [J], 张志贤;杜凤梅;温丽娟
4.病毒性肝炎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的调查 [J], 张占卿[1];王介非[2]
5.血清甲胎蛋白在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J], 牛聪敏;安丽敏;胜丽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