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枸杞采摘机采摘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总量的 6.43%,而人工采摘由于误采,采摘青果率也在 3.25%
~ 8.26%。
由于自然情况下枸杞的花果脱落率达 1 7.33%~ 44.42%,因
此,笔者认为机械采摘造成的枸杞花、青果脱落可以忽略。
3.5 机械采摘对枸杞产量的影响
将 1 0 株大小一致的枸杞树分为 2 组,分机采和手采统计产
量,采果期结束后汇总各自产量,计算机采产量损失率。产量统计
10 42
01
2.38
02
4.76
表 5 机械采摘对枸杞叶片损伤的调查
调查次数
1
2
3
4
5
轻微受伤(%) 3.8
1 .7
3.1
1 .3 0.64
局部破损(%) 2.7 1 .98 3.62 3.48 2.1 2
脱落率(%) 9.8
4.6
7.3
7.8
7.4
平均 2.1 1 2.78 7.38
2009 年第 4 期
二是调整现有研发体系。以强化农业区域综合竞争能力为核心, 个方面:一是突出农业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当前,
按农业生态区和优势农业区建立新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 我国农业产业化进展迅速,但总体来说,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科
林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农业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 技型企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未形成规模优势。因此在现阶
发主体。以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增强优势产业研发能力为核心,建 中心、地方农业科研分中心和重点试验室,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
调查结果(表 4)显示:采摘机采果的枝条破损率为 7.1 4%,其 中重度损伤枝条占 2.38%,为枝条梢部 3~ 5cm 处折断;中、轻度损 伤为 4.76%,为摩擦和划痕。
3.2 机械采摘对枸杞叶片的影响
每次调查前选择健壮枝条 1 0~ 20 个,剔除老、病、残叶,将枝 条编号,采前调查各枝条叶片数量,机械混采后再调查完整叶片 数、折损叶片数、受伤叶片数。损伤分轻微受伤、局部破损、全部 脱落。轻微受伤指叶片完整但有小麻点式伤痕,局部破损指叶尖 折断。
kg/h 机采 / 人采
1
330〃
1 560
283.64 1 7.02
7.63
2
700〃
2397
205.46 1 2.33
5.53
3
1 200〃 4550
227.5 1 3.65
6.1 2
4
3480〃 1 4000 241 .4 1 4.48
6.49
5
3600〃 1 9000 31 6.67 1 9.00
3 机械采摘对枸杞枝条、叶片、花、青果 和产量的影响
3.1 机械采果对枸杞枝条的影响
为了了解机械采果对枸杞枝条的影响,试验在采果前选择健 壮、完整、长短适宜的枝条 1 0~ 1 2 个,标记后混于其它枝条中进 行机械采摘,之后调查枝条的完整率、破损率,将枝条损伤分为 3 级,重度:枝条折断或破损 3 处以上,中度:受伤 2~ 3 处,轻度:受 伤 1 处。
4 2009 年第 4 期
宁夏农林科技
便携式枸杞采摘机采摘性能研究
叶力勤 1,李 强 1,陈渐宁 2,安 巍 1
(1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中心,宁夏 银川 750002; 2.宁夏林业局,宁夏 银川 750001)
摘 要:探讨了采摘机采摘对枸杞树体生长的影响,阐述了影响采摘机采摘效果的栽培及生理因素等。
27
10
17
63.0
37.0
9
32
3
29
90.6
9.4
10
21
3
18

85.7
1 4.3
11
18
1
17
94.4
5.6
合计
349
55
294
84.24 1 5.76
表 4 机械采果枝条损伤率调查
调查项目 损伤程度
1
总枝条数
10
断枝数
重度
0
破皮枝数 中轻度 1
调查次数
2
3
10 12
1
0
01
平均损伤率 合计
(%) 4
显示,手采的单株平均产量为 1 71 9g,机采单株产量为 1 560g,产
量降低了 9.25%。
在统计产量中由于部分试验树果实被民工误采,故统计结果
可能略有偏差。
(下转第 56 页)
56 2009 年第 4 期
宁夏农林科技
3 推进农业科技结构调整
人员营造农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建立人才库和人才市场,不 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科
宁夏农林科技2009年第4期5表1采摘机采果效率大区试验调查表6枸杞叶片表形及其对应的叶绿素含量表7机械采摘对鲜花影响的调查表3机械采果采净率调查枝条数量支101010201262青果总数粒2852632143173441423脱落青果数粒1715181839107青果率脱落鬈564578415681133751采用与调查鲜花同样的方法调查青果脱落率结呆见表8表4机械采果枝条损伤率调查机械采果导致青果脱落的比例在5641133之间平均为751jl
0 0 0
表 3 机械采果采净率调查
采果率 未采果率 枝条编号 采前粒数 采后粒数 采下粒数
(%) (%)
1
40
8
32
80.0
20.0
2
39
7
32
82.1
1 7.9
3
39
2
37
94.9
5.1
4
50
4
46
92.0
8.0
5
32
10
22
68.8
31 .2
6
29
7
22
75.9
24.1
7
22
0
22
1 00
0
8
调查表明:采摘机采摘造成上述 3 种伤害的比例依次为 2.1 1 %、2.78%、7.38%(表 5)。其中轻微受伤叶片,随着叶片的生长 伤口可自动愈合恢复功能,对叶片功能影响不大;局部缺损叶片 随叶片生长伤口可自动愈合,恢复光合能力,但光合面积受到影 响;只有整体脱落叶片永久地失去光合功能。
为进一步了解整体脱落叶片的功能状况,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了机采脱落叶与未脱落叶的叶绿素含量,结果显示,机采脱落的 绿叶,虽其表面与未脱落叶无区别,但叶绿素总含量为 1 9.22 ug/g,远低于未脱落叶(表 6),表明其实际已处于功能下降阶段, 属生理衰退叶片。
27 288 9.78 - - - - - - - - - - - -
83 1 290 6.43 566 51 61 7 8.26
采用与调查鲜花同样的方法调查青果脱落率,结果见表 8,
机械采果导致青果脱落的比例在 5.64%~1 1 .33%之间,平均为
7.51 %。
对采摘青果占总果量的调查表明,机采的青果率平均占果
能力。重点加强不同区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农业重大 段,国家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仍是出成果、出人才和科技自主创
生态工程建设(包括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以及农业重大气象 新的主体。应按照“抓大放小、合理布局”的原则,通过“并、转、建、
灾害、火灾虫灾、外来生物入侵和防治技术研究。三是调整科技研 撤”等不同途径进行调整、改造和改建,加快建立国家级农业科研
2006 年我们完成了枸杞采摘样机的研制,通过 3 年的采摘 试验,对其采摘性能进行初步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采摘试验设于芦花台园林试验场,以成年“宁杞 1 号”枸杞 树为采摘对象,在果实集中成熟期,使用枸杞采摘机采摘果实。以 单台采摘机的采摘效率为处理,以同期人工采果平均数为对照, 分析比较采摘机的采摘效率、采果质量、采净率、鲜花脱落率、青 果脱落率、枝条和叶片损伤率、产量损失率,影响采摘效率的主要 栽培因素等。
5
表 6 枸杞叶片表形及其对应的叶绿素含量
叶片表形
叶片来源 正面颜色 反面颜色 叶柄色
机采未落 全绿
全绿
全绿
叶脉色 全绿
叶绿素 状况 a+b
(μg/g)
健康 26.68
机采脱落 全绿
全绿
全绿
全绿 健康 1 9.22
机采脱落 绿→微黄 绿→微黄 绿→微黄 微黄 微黄 1 2.24
机采脱落 绿→微黄 绿→微黄 绿→微黄 绿 - 微黄 有病斑 1 3.56
8.52
6
500〃
1 659 1 99.08 1 1 .95
5.36
合计 8730〃 39071 268.53 1 6.1 1
7.22
鲜果 总粒数
1 00 89 1 51
表 2 不同采摘方式的鲜果破损调查
机械
人工
破损 果粒数
破损率 (%)
鲜果 总粒数
破损 果粒数
0
0
1 00
0
0
0
110
0
0
0
70
0
破损率 (%)
中试以株为单位,以整株树的成熟果为 1 00%,3 株枸杞树的 机械采摘量分别为 1 1 1 4g、1 303g、568g,人工复采量为 350g、 340g、1 72g,采净率分别为 76.1 %、79.3%、76.8%,平均采净率为 77.4%。调查枸杞大批量人工采摘时,其采净率为 85.7%(表 3)。
是基础性的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林生 政府对农业科研的管理,应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建立和
物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因此,农业科技一 完善首席科学家(专家)制度、重大课题招标竞标制度。
定要突破主要赋予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中环节的传统定位,面向 产前、产中,以产后为重点进行系统部署,进行三大调整:一是调
表 7 机械采摘对鲜花影响的调查
重复
采前花数 采后花数 脱落花数
脱落花占总花 (%)
1
32
32
0
0
2
57
54
3
5.26
3
81
75
6
7.4
合计
1 70
1 61
9
平均 5.29
表 8 机械采摘青果脱落率调查
重复
1
2
3
4
5
枝条数量(支) 1 0
10
10
20
12
青果总数(粒) 285 263 21 4 31 7 344
2 枸杞采摘机的采摘效率
2.1 采摘量
指单位时间采摘成熟果实的重量,是采摘效率的直接体现。 试验在田间随机选择果实成熟度相近树体,用采摘机采果,记录 采摘时间和采摘量,剔除采摘量中的杂物,以果实净重计采摘量。 结果表明,枸杞采摘机的采摘量为 1 1 .95~ 1 9.00kg/h,平均为 1 6.1 1 kg/h,而人工的均采量为 2.23kg/h,平均机采效率是人工采 摘的 7.22 倍(表 1)。
3.4 机械采摘对青果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9- 02- 25 作者简介:叶力勤(1957- ),女,宁夏中宁人,1982 年毕业于宁夏农学 院,长期从事枸杞栽培技术研究。 注:赵建华参与了叶绿素含量测定工作,特此致谢。
宁夏农林科技
表 1 采摘机采果效率大区试验调查
采摘次数 采摘耗时 净采量(g) g/ 分
果实 青果率 熟果 总数 (%) 粒数 252 5.63 240
青果 粒数 26
果实 青果率 总数 (%) 266 9.77
1 5 267 5.62 1 74 1 2 1 86 6.45
1 8 235 7.66 1 52 1 3 1 65 7.88
1 1 287 3.83 - - - - - - - - - - - -
5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整传统种养技术研究领域,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增强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支撑,改革现行农业科
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特别要加强资源高效利用和节水农业关 技体制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的重要动力。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
键技术的研究,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革,应以现代农业理念和为“三农”服务为宗旨,准确把握以下三
关键词:枸杞采摘机;采摘性能
中图分类号:S56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204X(2009)04- 0004- 02
由于枸杞枝条纤细多刺,鲜果为浆果且间歇式成熟,因此,需 要根据果实成熟度分批次采摘。传统的采摘方法为手工采摘,采 果速度慢、效率低,采摘缓冲期短,劳动力需求量巨大,严重制约 着枸杞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借鉴国内外农产品采摘机械的 研制经验,致力于枸杞采摘机械的自主研制,试图达到缓解枸杞 种采矛盾,推动枸杞产业发展的目的。
目前,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在产中领域,80%以上的科技经费 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率。三要创新管理机制。
和研究力量投入在产中。对于产前农业投入要素、产地环境、农业 农业科研单位应积极从市场需求、农业产业化以及发展农业高新
生态以及产后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科技储备特别 技术中寻找课题,改变课题分散、低水平重复、脱离实际的倾向。
3.3 机械采摘对枸杞花的影响
每次试验确定 5~ 1 0 个枝条,剔除其中已完成受精的花朵, 在机采前后分别调查未受精的花朵数量,计算花朵的脱落率。结 果表明,机械采果造成枸杞鲜花脱落的范围在 0~ 7.4%,平均为 5.29%,而在自然情况下枸杞树的落花率在 30.01 %[1],机采落花率 远低于自然落花率。
2.2 采果质量
指机械采摘对果体的损伤评价。通过随机取样调查机械采摘 和人工采摘果实的总粒数、破损果实数,计算各自的果实损伤比 例,结果如表 2。机采果实全部为裸果,果实无破损,外观质量与 手工采摘一致。而人工采摘果实则为有果柄和无果柄的混合物。
2.3 采净率
指采下的成熟果实占应采果实的比例。小区试验以枝条为对 象,选择完整、健壮、成熟果多的枝条,在机采前后分别调查各枝 条上成熟果(应采果)粒数,统计采净率。结果表明,机采率 63.0% ~ 1 00%,平均为 84.24%。
脱落青果数(粒) 1 7
15
18
18
39
青果率脱落(%) 5.64 5.7 8.41 5.68 1 1 .33
合计 62
1 423 1 07 7.51
重复 熟果 粒数
1 201 2 252 3 21 7 4 276 5 261 合计 1 207
表 9 机械采摘青果率调查
机械采摘
人工采摘
青果 粒数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