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新范式——《昆虫记 萤火虫》主题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昆虫记•萤火虫》教学过程
环节1探究萤火虫的捕食行为及其结构特征 播放:萤火虫捕食蜗牛的小视频。 探究问题1 :萤火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形态结 构以适应这一捕食过程? 请结合文本和视频资料进行思考和讨论,绘制 思维导图,分享和交流观点(图1)。
图1 教师展示:胸窗萤Pyrocoelia pectoralis 口器和 触角电镜扫描照片(图2)。
图2胸窗萤Pyrocoelia pectoralis 口器和触角电镜照片 师生共同总结:萤火虫具有发达的触角,有利
于探测蜗牛气味,定位猎物;具有发达的口器,其中 1对上顎,呈镰刀状,空心,末端尖锐,并具有1个 管状凹槽,适合萤火虫捕捉蜗牛,向蜗牛体内注入 毒液和消化液,并吸食食物。
环节2学习与理解萤火虫的一生
以萤火虫为载体整合设计、创新教学,把抽象 的概念融入具体形象的实例中,有利于学生深刻理 解生命观念,有利于学生整合知识,使知识结构化 和情境化,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具体意义,触摸 生物学科的本质特征,从而获得能够广泛迁移的重 要品格和关键能力⑴。
1《昆虫记•萤火虫》主题教学的背景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 尔的传世佳作,一部文学色彩浓郁的科学百科作 品。作者从热爱、平等、尊重的视角去观察昆虫世 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的本 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展现了昆虫独一 无二的生命状态,以及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充满情 趣的昆虫世界。作者笔下的这些昆虫,机智、聪明、 可爱,读起来生动有趣,让人爱不释手。该书也成 为中小学生广泛喜爱的经典作品,被列为初中语文 推荐书目。许多初中生为此对昆虫产生了强烈的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渴望对未知的昆虫世界进行更 加深入的了解,开启了《昆虫记•萤火虫》《昆虫 记•蜜蜂》系列主题的延伸阅读和深度探究。主题 学习旨在引领初中学生从文学和人文的视角赏析 《昆虫记》,并从科学的视角深度理解作品,激发学
作者简介:高俊英(1964—),女,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E - mail: 1176491371 @ qq. com
http://www. zxswjx. com
2019年第10期
础。第二阶段是课堂上的深度探究。围绕生物学 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学情设计共同探究和讨论的问 题,学生结合“萤火虫”这一具体的生命形态,深刻 理解具体生命体中所蕴含的结构与功能、进化与适 应等生命观念,领悟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让学 生在经历科学探究和科学推理的过程中接受生命 观念和社会责任教育,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 力。第三阶段,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本专题学习内 容,形成围绕“萤火虫”这一核心的知识结构,理解 核心概念,感悟生命的独特性和生命本质特征,提 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结合初中生物学的教学进度,安排在初二年级 开展教学。第一阶段完成《昆虫记》中“萤火虫”相 关章节的阅读,这一环节可以和语文教学相结合, 或者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阅读结果以思维导图 的形式呈现,并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目的是让学 生初步了解“萤火虫”,为后期的深度探究打下基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创新视野下高中生物审辨式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编号:CDDB18220)的阶段成果;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重点关注课题“审辨式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编号:HDGH20160355)的阶段成果。
B—㈣学设计与案例
2019年第10期
探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新范式
——《昆虫记•萤火虫》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100086)高俊英 X'J 艳
摘要以萤火虫为载体创新教学设计,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教育融入具体 的探究实例中,有利于聚焦核心概念的教学,体现课标基本理念,实现课程目标,是落实核心素养的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范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主题教学;教学范式 文章编号 1005 - 2259(2019)10 - 0046 - 04
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究、阅读品析、审美鉴赏的愿 望,充分发挥《昆虫记》的教育教学价值。从而让 《昆虫记》成为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优秀素材, 形成一种基于模式生物开展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 养的新路径。
2《昆虫记•萤火虫》主题教学目标定位和基本
思路 2.1学习目标定位
以《昆虫记•萤火虫》文本为载体领悟生物体 结构与行为相统一的生命观念;理解萤火虫的一生 及其变态发育的特征;了解萤火虫发光机制和生物 学意义;通过科学家研究实验的分析,发展学生科 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领悟科学家进行科学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渗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意识的 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2主题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图4小组作品 教师提问:闪光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在萤火虫 求偶过程中发挥着信息传递的功能,科学家是如何 为这一观点提供充足的证据?请学生自主阅读“探 究不同处理后的雌萤对雄萤的引诱实验”材料,回 答问题。 探究不同处理后的雌萤对雄萤的引诱实验⑵ 实验虫源:胸窗萤,采自湖北省武汉市和鄂州市
教学设计与案创---------------
探究问题2:结合文本,你认为萤火虫存在几 种虫态?不同虫态具有怎样的典型特征?用适当 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关系。绘制思维导图,分享和交 流观点(图3)。
图3小组作品 师生小结:萤火虫具有4种虫态:卵、幼虫、蛹 和成虫。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卵孵 化形成幼虫,幼虫是分节的,能发光,具有坚硬上 颛,大量捕食。幼虫化为蛹,外表看起来这是不活 动的虫期,缺少防御和躲避敌害的能力,而蛹体内 部却进行着剧烈的组织解离和组织发生的生理活 动。一月后羽化为成虫,具有2对翅,前翅鞘化,有 雌雄之分,能发光。一年一个世代周期。明确重要 概念,萤火虫具有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环节3探究萤火虫发光的意义 在黑夜中为自己留一盏灯,照耀自己前行的路 程。这是萤火虫成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探究问题3 :你认为萤火虫发光有什么生物学 意义,有证据支持你的观点吗?绘制思维导图,分 享和交流观点(图4)。
环节1探究萤火虫的捕食行为及其结构特征 播放:萤火虫捕食蜗牛的小视频。 探究问题1 :萤火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形态结 构以适应这一捕食过程? 请结合文本和视频资料进行思考和讨论,绘制 思维导图,分享和交流观点(图1)。
图1 教师展示:胸窗萤Pyrocoelia pectoralis 口器和 触角电镜扫描照片(图2)。
图2胸窗萤Pyrocoelia pectoralis 口器和触角电镜照片 师生共同总结:萤火虫具有发达的触角,有利
于探测蜗牛气味,定位猎物;具有发达的口器,其中 1对上顎,呈镰刀状,空心,末端尖锐,并具有1个 管状凹槽,适合萤火虫捕捉蜗牛,向蜗牛体内注入 毒液和消化液,并吸食食物。
环节2学习与理解萤火虫的一生
以萤火虫为载体整合设计、创新教学,把抽象 的概念融入具体形象的实例中,有利于学生深刻理 解生命观念,有利于学生整合知识,使知识结构化 和情境化,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具体意义,触摸 生物学科的本质特征,从而获得能够广泛迁移的重 要品格和关键能力⑴。
1《昆虫记•萤火虫》主题教学的背景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 尔的传世佳作,一部文学色彩浓郁的科学百科作 品。作者从热爱、平等、尊重的视角去观察昆虫世 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的本 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展现了昆虫独一 无二的生命状态,以及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充满情 趣的昆虫世界。作者笔下的这些昆虫,机智、聪明、 可爱,读起来生动有趣,让人爱不释手。该书也成 为中小学生广泛喜爱的经典作品,被列为初中语文 推荐书目。许多初中生为此对昆虫产生了强烈的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渴望对未知的昆虫世界进行更 加深入的了解,开启了《昆虫记•萤火虫》《昆虫 记•蜜蜂》系列主题的延伸阅读和深度探究。主题 学习旨在引领初中学生从文学和人文的视角赏析 《昆虫记》,并从科学的视角深度理解作品,激发学
作者简介:高俊英(1964—),女,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E - mail: 1176491371 @ qq. com
http://www. zxswjx. com
2019年第10期
础。第二阶段是课堂上的深度探究。围绕生物学 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学情设计共同探究和讨论的问 题,学生结合“萤火虫”这一具体的生命形态,深刻 理解具体生命体中所蕴含的结构与功能、进化与适 应等生命观念,领悟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让学 生在经历科学探究和科学推理的过程中接受生命 观念和社会责任教育,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 力。第三阶段,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本专题学习内 容,形成围绕“萤火虫”这一核心的知识结构,理解 核心概念,感悟生命的独特性和生命本质特征,提 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结合初中生物学的教学进度,安排在初二年级 开展教学。第一阶段完成《昆虫记》中“萤火虫”相 关章节的阅读,这一环节可以和语文教学相结合, 或者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阅读结果以思维导图 的形式呈现,并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目的是让学 生初步了解“萤火虫”,为后期的深度探究打下基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创新视野下高中生物审辨式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编号:CDDB18220)的阶段成果;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重点关注课题“审辨式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编号:HDGH20160355)的阶段成果。
B—㈣学设计与案例
2019年第10期
探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新范式
——《昆虫记•萤火虫》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100086)高俊英 X'J 艳
摘要以萤火虫为载体创新教学设计,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教育融入具体 的探究实例中,有利于聚焦核心概念的教学,体现课标基本理念,实现课程目标,是落实核心素养的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范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主题教学;教学范式 文章编号 1005 - 2259(2019)10 - 0046 - 04
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究、阅读品析、审美鉴赏的愿 望,充分发挥《昆虫记》的教育教学价值。从而让 《昆虫记》成为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优秀素材, 形成一种基于模式生物开展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 养的新路径。
2《昆虫记•萤火虫》主题教学目标定位和基本
思路 2.1学习目标定位
以《昆虫记•萤火虫》文本为载体领悟生物体 结构与行为相统一的生命观念;理解萤火虫的一生 及其变态发育的特征;了解萤火虫发光机制和生物 学意义;通过科学家研究实验的分析,发展学生科 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领悟科学家进行科学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渗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意识的 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2主题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图4小组作品 教师提问:闪光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在萤火虫 求偶过程中发挥着信息传递的功能,科学家是如何 为这一观点提供充足的证据?请学生自主阅读“探 究不同处理后的雌萤对雄萤的引诱实验”材料,回 答问题。 探究不同处理后的雌萤对雄萤的引诱实验⑵ 实验虫源:胸窗萤,采自湖北省武汉市和鄂州市
教学设计与案创---------------
探究问题2:结合文本,你认为萤火虫存在几 种虫态?不同虫态具有怎样的典型特征?用适当 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关系。绘制思维导图,分享和交 流观点(图3)。
图3小组作品 师生小结:萤火虫具有4种虫态:卵、幼虫、蛹 和成虫。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卵孵 化形成幼虫,幼虫是分节的,能发光,具有坚硬上 颛,大量捕食。幼虫化为蛹,外表看起来这是不活 动的虫期,缺少防御和躲避敌害的能力,而蛹体内 部却进行着剧烈的组织解离和组织发生的生理活 动。一月后羽化为成虫,具有2对翅,前翅鞘化,有 雌雄之分,能发光。一年一个世代周期。明确重要 概念,萤火虫具有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环节3探究萤火虫发光的意义 在黑夜中为自己留一盏灯,照耀自己前行的路 程。这是萤火虫成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探究问题3 :你认为萤火虫发光有什么生物学 意义,有证据支持你的观点吗?绘制思维导图,分 享和交流观点(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