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假币法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五禁”
你认为这些冥币印制点的行为属于什么?
A、伪造人民币 B、变造人民币 C、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D、毁损人民币
这艘帆船是用人民币一分的做成的,你认为这种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A、伪造人民币 B、变造人民币 C、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D、毁损人民币
Hale Waihona Puke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六)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根据刑法第171条的规定,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是 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 假币换取货币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的工作人员。客观方面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经手货 币的便利。构成本罪,没有具体的数额要求,体现了金融工作人员从严要求 的精神,但如果币量很少,则可作为“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 情况 处理。根据《解释》第4条规定:以假币换取货币,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不 满5万元或者币量在400张(枚)以上不足5000张(枚)的,处3年以上10年 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总面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币 量在5000张(枚)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 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总面额不满人民币 4000元或者币量不足400张(枚)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较轻情形的,处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反假币法规
参考的主要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3.《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管理条例》 4.《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这些在公交车自动投币箱里找到的印有“儿童玩具银行”的纸币,算是假币吗?
A、算假币 B、不算假币
(二)变造货币罪 根据刑法第173条的规定,变造货币罪,是指以真币为基础,对货币 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等方法加工处理,使货币改变形态,使 其升值,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故意内容是通过 各种变造的手段,意图使货币改变形态,使其升值。行为人虽有变造 货币的行为,但不是使其升值,不能构成本罪。根据《解释》第6条 的规定,变造货币的总面额2000元为“数额较大”起刑点。构成本罪。 变造货币的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不满3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 金;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处3年以上10年以 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金。
第三、其他单位与个人是否具有假币没收权? 《条例》发布以前规定不明确,各地做法不一。 考虑到商场等本身也是企业,不宜承担国家行政 职能,并且目前大型商场的经济成分也多元化, 故《条例》没有规定其有假币收缴权,个人也没 有假币没收权。关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假币如 何处理。《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发现他人持 有假币的,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案例分析
(五)走私假币罪 根据《刑法》第151条的规定,走私假币罪,是指违反海关和国家货币 管理法规,非法以上、携带、邮寄伪造的假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本罪 的对象是伪造的货币。《解释》第二条指出,《刑法》第151条第一款规 定的“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境外货币。 货币面额以人民币计。走私伪造的境外货币的,其面额以案发时国家外 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计算。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行为人如不知假币而携带,则不能构成本罪。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2 万元以上不足20万元或者币量2000张(枚)以上不足2万张(枚)的,或 者走私伪造的货币并流入市场,面额达到2千元以上或者币量200张(枚) 以上数量标准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 轻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解释》,所谓“情节较轻”,是指走私伪造的货币,总 面额2千元以上不足2万元或者币量200张(枚)以上不足2000 张(枚)的,属于走私假币罪“情节较轻”;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根据《解释》,“情节 特别严重”包括以下情况:(1)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20 万元以上或者币量2万张(枚)以上的;(2)走私伪造的货币 并流入市场,面额达到2万元以上或者币量2000张(枚)以上 的;(3)走私伪造的货币面额达到2万元以上或者币量2000张 (枚)以上的数量标准,并具有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使 用特种车进行走私等严重情节的。单位犯本罪,对单位处罚金,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 罪的规定处罚。
(三)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根据刑法第171条的规定,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是指行为人出售、 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 的行为方式包括三种:一是出售伪造的货币。即行为人将非法持有的假 币出卖给他人。一般是低于票面额出售;二是购买伪造的货币。是指用 低于假币面值的价格非法收购假币的行为。三是运输假币。即行为人面 值是伪造的货币,而通过各种运输工具将假币有此地运往彼地。运输包 括携带。构成本罪,必须达到数额较大。何谓“数额较大”,是指出售、 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 (《解释》第3条)。构成本罪,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属 于“数额较大”,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 以下的罚金;总面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 , 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金;总面 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持有、使用假币罪 根据刑法第172条的规定,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 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持有,是指对伪造的货币实际控 制和支配。凡行为人没有合法的依据持有数额较大的假币,都应构成本 罪。所谓使用,是指行为人将非法持有的假币投入流通领域的行为。行 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必须是面值假币而出于或使用。如果行为人误 收假币,将假币误认为货币而使用的,不构成本罪。但行为开始误收假 币,后来明知假币而使用的,应以使用假币罪论处。根据《解释》第5条 的规定,所谓“数额较大”,是指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根据《解释》 第2条的规定,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 从重处罚。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 依照出售、运输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构成本罪, 持有、使用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金;总 面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 ,处3年以上10年以 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金;总面额在20万元以上的, 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 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规定
假币是指伪造、变造的货币。 (一)伪造货币罪
(二)变造货币罪
(三)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四)持有、使用假币罪
(五)走私假币罪
(一)伪造货币罪 A.概念与特征 根据刑法第170条的规定,伪造货币罪,是指仿照人民币或者外币 的图案、形状、色彩等,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假货币的行为。 B.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70条和《解释》第1条的规定,犯伪造货币罪,伪造货币 的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不满3万元或者币量在200张(枚)以上不足 300张(枚)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 元以下的罚金;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 (《解释》规定,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3万元以上的,属于“伪造货 币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一、海关有无假币没收权? 《条例》没有规定,但依据海关法规定, 海关有权没收运输、携带、邮寄国家 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物品,假币应属 其中。此外,海关还可依靠海关缉私 警察没收假币。
第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无假币没收权? 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根据行政机关职权法 定原则,由于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工商行 政管理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有权没收假币,因此其无 权没收假币。另一种意见认为,上述意见过于机械,不 符合中国实际,如果严格按此意见执行,不利于反假工 作的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其执法过程中,发现假 币,应视为非法财物予以没收,当事人有异议的,可到 中国人民银行申请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