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中美从朝鲜撤军的外交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冯东兴
1958年2月,中国宣布从朝鲜撤出人民志愿军,
以实际行动表达中国谋求朝鲜半岛和平的诚意。


国的撤军使同样在朝鲜驻有大量军队的美国陷入尴
尬。

然而,面对中国的撤军行动与和平外交诚意,
美国巧言令色,并利用自己当时能够操控联合国的
有利地位,最终坚持在朝鲜半岛南部驻军。

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1953年7月7日,经过3年的苦战,中美双方
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然而,此协定仅仅意味着
暂时的停战,真正的战争状态并未结束,只是军事
斗争转化为政治外交斗争。

在美国的操控下,第8
届联合国大会第430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朝鲜问题
的两项决议。

决议主张召开朝鲜问题政治会议,把
参加会议的国家限定在参与朝鲜战争的各国,而中
国政府却被排除在外。

美国的理由很简单,中国不
是联合国成员国,没有资格参加。

作为朝鲜战争的
参战一方,却没有资格参加会议,可以想象这样的
政治会议结果将会怎样。

面对美国企图废弃刚刚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
的政治图谋,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主张政治会议应
根据《朝鲜停战协定》第60款的规定,先行从朝鲜
撤出包括联合国军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内的一切外
国军队,然后再讨论其他问题。

随后,周恩来就政治会议的具体形式提出4点
建议:参加会议的国家应为交战双方的全体国家,
包括南、北朝鲜在内,还应邀请苏联、印度等中立
国;会议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但政治会议的任何
决议必须得到交战双方的一致同意;第8届联合国
大会在讨论扩大政治会议成员问题时,应邀请中国
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在政治
会议的成员问题解决后,双方应讨论会议的地点和
时间。

美国则坚持把参加会议的国家限定在是联合
国成员国的交战双方,其意图十分明显,就是充分
利用联合国这个政治工具,排斥中国参加重大国际
会议,谋求政治上的有利地位。

但是,远东地区重要分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
国的参与。

在苏联、英国和法国的推动下,新中国
第一次以大国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在日内瓦
会议上,关于朝鲜问题,美国坚持主张让联合国承
担其解决朝鲜问题的角色,由联合国主导朝鲜的统
一问题。

对于美国的“故伎”,中国方面指出,联合
国作为朝鲜战争参战的一方,已经失去了公平处理
朝鲜问题的资格,因为它已经被美国所利用,只有
中立国才具有公平处理朝鲜问题的能力。

6月15日
会议临近结束,看到会议对解决朝鲜问题将无果而
终时,周恩来发表最后演说,表示中国“完全同意
一切外国武装力量于最短期限内按比例从朝鲜境内
撤退”,主张南北双方互相接近,内部解决朝鲜和平
问题。

周恩来的演说为中、美两国在解决朝鲜问题
上再次正面接触埋下了伏笔。

在同中国进行政治外交较量的同时,美国已
经做好了在朝鲜长期驻军的准备。

1953年10月,
美国与南朝鲜政府签订了《韩美共同防卫条约》。

该条约成为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重要一环。

面对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中美从朝鲜撤军的外交战
毛泽东和金日成筹备停战协议

美国在朝鲜南部的驻军政策,为了帮助战后朝鲜的恢复与重建,11月,中朝双方签订了《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

按此《协定》,中国人民志愿军留在朝鲜,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

自此,朝鲜战争以朝鲜半岛的政治分裂和中美双方在南北驻军的形式结束。

中国决定撤军
1957年11月,在访问苏联时,毛泽东与金日成商谈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8年撤出朝鲜的问题。

毛泽东表示:“鉴于朝鲜的局势已经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可以全部撤出朝鲜了。

朝鲜人民可以依据自己的力量来解决民族内部事务。

”随后中朝双方开始讨论撤军的具体安排。

12月16日和25日,金日成向中国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由朝鲜人民政府发表声明,提出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的主张,中国政府积极响应;二是由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写信给联合国,要苏联在联合国提出主张,以推动联合国采取行动。

对于金日成的来信,经过同苏联方面协商后,中国政府很快作出回应。

毛泽东认为,朝鲜应根据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朝双方关于朝鲜问题的基本主张,公开声明提出外国军队撤出的要求,提议南北双方在对等基础上交流筹备全朝鲜自由选举;在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一定时期内,由中立国机构监督举行全朝鲜的自由选举。

在朝鲜声明之后,中国将给予支持并提出撤军方案,倡议共同撤军。

自此,围绕朝鲜半岛的撤军、统一问题,一场以中、美为主角的外交宣传战拉开了序幕。

根据中方建议,1958年2月5日,朝鲜政府就撤出一切外国军队与和平统一朝鲜问题发表声明。

声明称,为了缓和朝鲜的紧张局势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美军和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内的一切外国军队应当同时撤出南北朝鲜。

在一切外国军队全部撤出南北朝鲜之后,应当在一定时期内在中立国机构的监督下,实行全朝鲜自由选举;应当在对等的基础上早日实现南北朝鲜之间的协商,讨论经济、文化交流和全朝鲜的选举问题;应当在今后尽量短的时期内把南北朝鲜军队的人数缩减至最低限度,以实现朝鲜的和平统一。

中国政府很快声明支持朝鲜政府的和平倡议。

按照预定的安排,2月14日至21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

期间,中朝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决定于1958年年底以前分3批全部撤离朝鲜。

在不足半个月内,中朝方面协同一致,争取主动,发起了积极的外交舆论攻势,使得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一方明显处于舆论的被动地位。

中美之间的外交战
接到中国的建议,美国政府的反应显得被动但相当谨慎。

在2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林肯·怀特立场模糊,只是就中朝声明中的“自由选举”做出评论,表示自由选举是朝鲜统一问题的关键,美国坚定支持朝鲜进行自由选举,而对撤军问题避而不谈。

随后,美国政府内部开始加紧筹划应付中国从朝鲜撤军造成的被动局面。

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准备,4月9日,通过英国驻北京代办,美国以参加联合国军的16国名义做出了答复。

美国在答复中避而不提撤军问题,只是要求中国政府对北朝鲜提议作出“精确的解释”,询问“当北朝鲜当局谈及‘中立国组织’监督选举时,中朝方面是否接受选举应该由联合国主办,并且应该由联合国监督初选和整个选举”。

接到美国方面的答复,中国很快以照会的形式给予回复。

照会首先指出,中国正在定期、分批地全部撤出朝鲜,然而,联合国军方面却至今没有在撤军问题上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

接着,照会谴责美国“竟然对这个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上最为迫切和现实的撤军问题避开不谈,而别有用心地扯出所谓‘澄清’监督选举的问题来进行纠缠……联合国军各国政府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为了转移世界人民的视线,以图掩饰美国长期占领南朝鲜、继续阻挠朝鲜的和平统一和进一步制造远东紧张局势的阴谋”。

面对中国的谴责,美国充耳不闻。

7月2日,美国对5月6日的中国照会做出答复,反而对中国坚持所有外国军队从朝鲜撤军作为朝鲜自由选举和统一的前提表示遗憾,并冠冕堂皇地指出:在没有任何事先安排的情况下撤出联合国军,将不能适当地解决朝鲜问题,联合国军的存在,是为了在朝鲜问题最终解决之前防止进一步的侵略,当按照联合国决议,朝鲜问题解决的条件具备并执行时,经联合国提议,他们准备撤出联合国军。

从两次照会往来双方强调的重点来看,中国坚
中国志愿军官兵与朝鲜民众依依惜别

持先撤军,再讨论全朝鲜的选举问题;而美国则避而
不谈撤军问题,坚持联合国处理朝鲜问题的能力,并
在这个前提下,让中朝方面澄清有关选举的问题。


国可谓故伎重演,利用其可以操控联合国的优势,实
现坚持在朝鲜驻军的目的。

11月11日,第13届联大第一委员会就新西兰
等13国提议的关于朝鲜问题决议案进行投票。

经过
美国的会前运作,联合国大会以54票赞成、9票反
对、18票弃权,通过了新西兰的提案,坚持了美国
在朝鲜问题上的原有立场。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从朝鲜撤出。

面对美国决意在朝鲜半岛继续驻军的情况,中国政府
做了最后的外交努力。

首先,中国政府再次通过英国
向美国传递照会,对美国7月2日照会做出答复,重
申所有军队从朝鲜撤军,而后通过政治磋商实现朝鲜
统一的立场,并谴责美国拒不撤军的行为,揭露其本
质意图。

接着,委托苏联驻联合国代表索波洛夫在联
合国大会上宣读散发中国的照会,呼吁参与“联合国
军”的国家调整立场,呼吁爱好和平的联合国成员国
为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采取积极措施。

面对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美国不为所动。

在美
国的压力下,11月26日,15国通过了答复中国的照
会。

照会重申了美国的原有立场。

12月5日,该照会
和11月14日联合国通过的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案,
经由英国传递给中国政府。

收到美国的照会,12月8
日,中朝发表联合声明,再次对美国拒不撤军的行为
进行公开谴责。

此后,围绕从朝鲜撤军问题,中美双
方的宣传战一直持续到1959年底。

但是,无论中国如
何主动努力,美国铁了心不撤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撤
出之后,美国继续长期操控联合国,推迟讨论朝鲜问
题。

时过境迁,而美国军队却一直驻扎在南朝鲜至今。

【实习编辑/谢玫玫】
中国努力促进
朝鲜战争和平谈判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上取得的重大胜利
为和平谈判奠定了基础。

1951年1月11日,联
合国朝鲜停火三人委员会提出和平解决朝鲜问
题的五步方案,即立即实现停火;举行一次政
治会议以安排恢复和平所应采取的进一步措施;
外国军队分阶段撤出朝鲜,并采取措施以实现
联合国关于在朝鲜建立统一政府的决议;在实
现第三条步骤之前,制定出管理朝鲜和确保朝
鲜和平与安全的临时性办法;由美国、英国、
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国代表举行会议讨论
远东问题,其中包括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
的代表权问题。

中共中央探讨了这一方案。

认为其最大弱
点在于,一旦承认此方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
共和国就没有存在的合法性了。

1月17日,周
恩来致电联合国,建议必须在同意撤退一切外
国军队和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基础
上,再谈判结束朝鲜战争和美国撒出台湾海峡
等问题。

1951年6月12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得
到通报说,美国前驻苏联大使凯南5月31日曾
以私人身份会见了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
拐弯抹角地表示美国希望在联合国或是以其他
方式与中国方面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办法。

为商定谈判的指导方针,金日成来到北京
同毛泽东进行会谈,提出倾向赞成停战谈判的
意见。

6月13日,毛泽东提出进行停战谈判的
步骤与方案:1.等待敌方首先提出停战谈判,以
保持政治上的主动;2.由苏联政府根据凯南的声
明向美国政府试探停战问题;停战条件为恢复
“三八线”边界;从北朝鲜和南朝鲜划出一条不
宽的地带作为中立区,绝不允许中立区只从北
朝鲜领土中划出的情况发生;4.坚守现有防线,
充分准备持久作战,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
5.向前线调动空军。

毛泽东的这一安排为和谈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

和谈由此开始。

经过整整两年的时间,经过所有反对战争、
要求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努力,经过中朝两国军
队的浴血奋战,通过战场上的打与会场上的谈
紧密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从而最终敲
开了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厅的大门。

链接
朝鲜人民送志愿军回国一直送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