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B.速度、速率
C.加速度、速度D.路程、位移
参考答案:
C
2. 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大小不计),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并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应为()
A.mgh
B.mgH
C.mg(H+h)
D.mg(H-h)
参考答案:
B
3. (单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的“云不动”所选定的参考系是()
A 榆堤
B 风
C 船D江岸
参考答案:
C
“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云和船(我)相对静止,故所选定的参考系是船;
故选C。

4. 做一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过程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取决于
A. 物体的高度和所受的重力
B. 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C.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 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参考答案:
B
5. (多选)以下是书本上的一些图片,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火星的轨迹不是直线,说明炽热微粒不是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的
B.两个影子在x,y轴上的运动就是物体的两个分运动
C.无论小锤用多大的力去打击弹性金属片,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
D.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F在半径方向的分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
参考答案:
B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所示,图给出了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标。

(1)若认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则打计数点1、3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_m/s,v3=________m/s, (小数点后保留二位)
(2)据此可求出小车从1到3计数点内的加速度为a=____________m/s2。

参考答案:
7. 长度为0.5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3 kg的木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2 m/s,取g=10 m/s2,则此时球对轻杆的力大小
是,方向.
参考答案:
6 竖直向下
8. 如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大齿轮,Ⅱ是小齿轮,Ⅲ是后轮.
(1)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则大齿轮的角速度是2πn rad/s.
(2)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有多大,还需要测量哪些量?答: 大齿轮的半径r 1,小齿轮的半径r 2,后轮的半径r 3 .
(3)用上述量推导出自行车前进速度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
解答:
解:(1)大齿轮的周期为n 秒,则大齿轮的角速度ω1=
=2πn rad/s .
(2)大齿轮和小齿轮的线速度相等,小齿轮与后轮的角速度相等,若要求出自行车的速度,还需测量:
大齿轮的半径r 1,小齿轮的半径r 2,后轮的半径r 3.
(3)因为ω1r 1=ω2r 2,所以ω2=
.后轮的角速度与小齿轮的角速度相等,所以线速度
v=r 3ω2=.
故答案为:(1)2πn .(2)大齿轮的半径r 1,小齿轮的半径r 2,后轮的半径r 3.(3)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靠链条传动,线速度相等,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
9.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 型玻璃管两端开口,竖直向上放置,右管水银柱下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其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 1、h 2,如向右管倒入少量水银,则有h 1______;如向左管倒入少量水银,则有h 1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增大,不变
10. 一个质量是2kg 的物体以3m /s 的速度匀速运动,动能等于______J 。

参考答案:
11. 放在桌上的书本,受到支持力的作用,其施力物体是______;支持力的产生原因是
______发生了弹性形变。

同时,书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______,其产生原因是______发生了弹性形变。

参考答案:
12. 如图是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得到的一段纸带.其中O 是起始点,A 、B 、C 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 到A 、B 、C 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 ,应记作 cm .
参考答案:
15.7cm ;15.70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分析】毫米刻度尺最小刻度是1mm ,所以需要估读到下一位. 【解答】解: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要求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OC 段:15.7,应记作15.70cm . 故答案为:15.7cm ;15.70
13. 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出发以的加速度竖直下降,则: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参考答案:
mgh/2 mgh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得到某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力f之间的关系图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30.0N/m
B.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C.由图象可知弹簧原长为5.0cm
D.当弹簧伸长2.5cm时,弹簧弹力为0.75N
参考答案:
ABD(5分)
15. 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图甲安装,准备接通电源后
开始做实验.
(1)图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
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于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滑轮的高
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
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
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
匀速运动
D.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约等于mg,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100g,m=40g、50g、60g、80g、100g、120g
B.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C.M=200g,m=40g、50g、60g、80g、100g、120g
D.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5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
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AB=4.22cm、S BC=4.65cm、S CD=5.08cm、
S DE=5.4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T=0.02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C=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的符号表达式为:a=(用上面的符号表示).
(4)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
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其原因可能
是;图线的斜率代表的物理意义是:.
参考答案:
(1)B;(2)D;(3)0.49;0.42;(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大小;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分析】(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平衡
摩擦力;
(2)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即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
小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
(3)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其中加速度、质量、合力三者的测量很重要.
(4)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
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解:(1)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
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
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即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AC错误.
(2)当m<<M时,即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因此最合理的一组是D.
(3)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
由平均速度可求得瞬时速度;
则有:=0.49m/s;
VC=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
s DE﹣s AB=3a1T2
s EF﹣s BC=3a2T2
s FG﹣s CD=3a3T2
a==0.42m/s2.
(4)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
其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大小;
根据F=Ma得a=
所以图线的斜率代表的物理意义是:小车总质量的倒数
故答案为:(1)B;(2)D;(3)0.49;0.42;(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大
小;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
(1)当甲车速度减至等于乙车速度时两车的距离最大,设该减速过程所用时间为t,则有v乙=v甲-at,解得t=12 s,
此时甲、乙间距离为v甲t-at2-v乙t=36 m
(2)设甲车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t1,则有t1==20 s
t1时间内,x甲=t1=×20 m=100 m
x乙=v乙t1=4×20 m=80 m
此后乙车运动时间t2== s=5 s
故乙车追上甲车需t1+t2=25 s.
17. (计算).如图所示,装置BO′O可绕竖直轴O′O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与两细线连接后分别系于B、C两点,装置静止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o。

已知小球的质量
m=1kg,细线AC长L=1m,B点距转轴的水平距离和距C点竖直距离相等。

(重力加速度g取
10m/s2,sin37o=0.6,cos37o=0.8)
(1)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时,细线AB上的张力为0而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仍为37°,求角速度的大小;
(2)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时,细线AB刚好竖直,且张力为0,求此时角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
(1) (2)= rad/s
18. 如图,质量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

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拉至B处。

(已知,。

取)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参考答案:
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
(2)设作用的最短时间为,小车先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加速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匀减速秒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定律
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