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生长及圆晶制备
单晶硅的生产工艺

单晶硅的生产工艺
单晶硅是一种高纯度的硅材料,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半导体等领域。
它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原料准备、单晶生长和晶圆加工。
首先,原料准备是制备单晶硅的关键步骤。
通常使用的原料是金属硅,它的纯度需要达到99.9999%以上。
原料经过高温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气体。
然后将原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高温,使其熔化成液态硅。
接下来是单晶生长阶段。
在熔融硅中加入少量的掺杂剂,以改变硅的性质。
然后,在特定的条件下,将种子晶体(通常是硅材料的小晶片)以特定的角度浸入熔融硅中。
通过缓慢提升或旋转种子晶体,可以在其上生长出一片完整的单晶硅。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温度、气氛和流速等参数,以保证单晶的质量和形状。
最后是晶圆加工过程。
将生长好的单晶硅锯成薄片,通常称为晶圆。
晶圆表面会有一层氧化膜,需要通过化学腐蚀或机械抛光等方法去除。
然后,在晶圆表面通过光刻和腐蚀等工艺制作电路图案。
最后,进行离散元件的切割、测试和包装等步骤,得到最终的单晶硅产品。
总的来说,单晶硅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在每个步骤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以确保单晶硅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单晶硅的生产工艺不断完善,产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单晶硅工艺流程图

单晶硅工艺流程图单晶硅是目前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下面是一幅简化的单晶硅工艺流程图,以便更好地了解单晶硅的生产过程。
第一步:原料准备原料通常为高纯度的二氧化硅(SiO2)。
首先将原料粉碎成较小的颗粒并进行筛分,以得到精细的粉末。
接下来,将粉末与一定比例的还原剂(如石煤)混合,以便在高温下还原。
第二步:气相法制备单晶硅将经过还原处理的粉末置于石英坩埚中,将坩埚放入高温炉中。
通过高温炉中的加热源(如电炉)提供热能,使粉末在适当的温度下融化。
在炉中引入气体流,使气体通过石英坩埚并与粉末反应。
反应产物是硅烷(SiH4),通过引入氢气(H2),使硅烷沿着一定的路径扩散并沉积在高温炉中的石英坩埚内壁上。
在此过程中,硅烷会发生化学反应以生成单晶硅。
第三步:生长单晶硅将生长的单晶硅棒置于单晶硅生长炉中,棒内壁为活性炭涂层,通过外加热源提供热能。
加热棒中心温度上升,熔融的硅逐渐凝固成为单晶硅。
生长的单晶硅棒沿着纵向方向生长,直至达到所需长度。
在单晶硅棒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添加掺杂剂(如磷、硼等),以调节单晶硅的导电性质。
第四步:切割硅锭将生长的单晶硅棒切割成所需的硅锭。
切割主要通过研磨和切割机器完成,将单晶硅棒分割成合适长度的硅锭。
切割出的硅锭表面需要经过打磨和抛光等处理,以获得平整的表面。
第五步:切割片材将硅锭进一步切割成更薄的硅片材料。
切割过程主要使用刀片或线锯,依靠机械力将硅锭切割成薄片。
切割出的硅片需要进行清洗和抛光等后续处理,以获得平整、干净的硅片。
第六步:高温退火与清洗将切割好的硅片通过高温退火炉进行热处理。
退火过程中,硅片经过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以消除内部应力和杂质,提高硅片的电学性能。
之后,将硅片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第七步:环接触涂覆为了与其他材料进行粘附和封装,硅片表面需要涂覆一层环接触剂。
这一层涂覆能够提供良好的粘接性能,并且能够防止硅片表面的氧化和污染。
太阳能单晶硅片的制备技术简介

太阳能单晶硅片的制备技术简介1.原料准备:太阳能单晶硅片的主要原料为高纯度硅材料,通常采用电石法或硝酸法制备高纯度多晶硅。
这些多晶硅切割成块状,作为生长单晶硅的原料。
2.单晶硅生长:单晶硅生长是太阳能单晶硅片制备的关键步骤。
生长方法主要有单晶拉扯法和单晶浸渍法。
单晶拉扯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在高温下将多晶硅块逐渐拉伸成单晶硅棒,然后通过切割和修剪获得所需尺寸的单晶硅片。
单晶浸渍法是将多晶硅块浸渍在熔融硅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拉扯速度来生长单晶硅。
3.单晶硅片的处理:生长出的单晶硅片需要经过多种处理步骤,以优化其电学性能和表面特性。
首先是去除表面杂质和氧化物的化学处理,通常采用酸洗和氧化处理。
接下来是通过机械或化学机械抛光进一步提高表面质量。
最后,使用化学蒸汽沉积或溅射等方法在单晶硅片表面沉积抗反射膜和屏蔽层,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4.单晶硅片的加工:生长和处理好的单晶硅片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以获得最终的太阳能单晶硅电池。
加工包括切割、清洗、染料涂覆、前金属化、背金属化、测试和封装等步骤。
除了传统的单晶硅生长方法,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
例如,有些公司采用单晶硅超薄切片技术,通过薄切片和高温层压的方法,将单晶硅薄片直接粘结在导电玻璃上,以减少材料损失和加工工序。
另外,还有一些公司采用了直接生长法,通过在硅基底上直接生长单晶硅,从而避免了多晶硅的生长和切割过程。
总之,太阳能单晶硅片的制备技术是太阳能电池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太阳能单晶硅片制备技术将不断提升,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半导体晶体制备

半导体晶体的制备主要包括单晶制备和晶圆制备两个步骤。
单晶制备的方法主要有:
从熔体中拉制单晶:使用与熔体相同材料的小单晶体作为籽晶,当籽晶与熔体接触并向上提拉时,熔体依靠表面张力也被拉出液面,同时结晶出与籽晶具有相同晶体取向的单晶体。
区域熔炼法制备单晶:使用一籽晶与半导体锭条在头部熔接,随着熔区的移动,结晶部分即成单晶。
从溶液中再结晶。
从汽相中生长单晶:包括液相外延和汽相外延两种方法。
液相外延是将所需的外延层材料溶于某一溶剂成饱和溶液,然后将衬底浸入此溶液,逐渐降低其温度,溶质从过饱和溶液中不断析出,在衬底表面结晶出单晶薄层。
汽相外延生长则是用包含所需材料为组分的某些化合物气体或蒸汽通过分解或还原等化学反应淀积于衬底上。
晶圆制备的过程则包括切割、抛光和清洗等步骤。
首先,将生长好的晶体进行切割,得到薄片状的晶圆。
然后,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对晶圆进行抛光,以获得平整的表面。
最后,对晶圆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在制备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掺杂的步骤,掺杂是为了改变半导
体材料的导电性能,通常将杂质原子引入晶体中。
掺杂分为两种类型:n型和p型。
n型半导体是通过掺入少量的五价元素(如磷)来增加自由电子的浓度,而p型半导体则是通过掺入少量的三价元素(如硼)来增加空穴的浓度。
掺杂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如扩散、离子注入和分子束外延等。
以上是半导体晶体制备的简要步骤和方法,实际制备过程可能因材料、设备和技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单晶硅的生产过程

单晶硅的生产过程一、单晶硅的制法通常是先制得多晶硅或无定形硅,然后用直拉法或悬浮区熔法从熔体中生长出棒状单晶硅。
熔融的单质硅在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排列成许多晶核,如果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相同的晶粒,则这些晶粒平行结合起来便结晶成单晶硅。
单晶硅棒是生产单晶硅片的原材料,随着国内和国际市场对单晶硅片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单晶硅棒的市场需求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单晶硅圆片按其直径分为6英寸、8英寸、12英寸(300毫米)及18英寸(450毫米)等。
直径越大的圆片,所能刻制的集成电路越多,芯片的成本也就越低。
但大尺寸晶片对材料和技术的要求也越高。
单晶硅按晶体生长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拉法(CZ)、区熔法(FZ)和外延法。
直拉法、区熔法生长单晶硅棒材,外延法生长单晶硅薄膜。
直拉法生长的单晶硅主要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二极管、外延片衬底、太阳能电池。
目前晶体直径可控制在Φ3~8英寸。
区熔法单晶主要用于高压大功率可控整流器件领域,广泛用于大功率输变电、电力机车、整流、变频、机电一体化、节能灯、电视机等系列产品。
目前晶体直径可控制在Φ3~6英寸。
外延片主要用于集成电路领域。
由于成本和性能的原因,直拉法(CZ)单晶硅材料应用最广。
在IC工业中所用的材料主要是CZ抛光片和外延片。
存储器电路通常使用CZ抛光片,因成本较低。
逻辑电路一般使用价格较高的外延片,因其在IC制造中有更好的适用性并具有消除Latch-up的能力。
单晶硅也称硅单晶,是电子信息材料中最基础性材料,属半导体材料类。
单晶硅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中各个领域,当今全球超过2000亿美元的电子通信半导体市场中95%以上的半导体器件及99%以上的集成电路用硅。
二、硅片直径越大,技术要求越高,越有市场前景,价值也就越高。
日本、美国和德国是主要的硅材料生产国。
中国硅材料工业与日本同时起步,但总体而言,生产技术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而且大部分为2.5、3、4、5英寸硅锭和小直径硅片。
硅晶圆生产工艺流程

硅晶圆生产工艺流程晶圆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基本材料,半导体集成电路最主要的原料是硅,因此对应的就是硅晶圆。
硅在自然界中以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中,硅晶圆的制造可以归纳为三个基本步骤:硅提炼及提纯、单晶硅生长、晶圆成型。
硅提纯,将沙石原料放入一个温度约为2000℃,并且有碳源存在的电弧熔炉中,在高温下,碳和沙石中的二氧化硅进行化学反应(碳与氧结合,剩下硅),得到纯度约为98%的纯硅,又称作冶金级硅,这对微电子器件来说不够纯,因为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性对杂质的浓度非常敏感,因此对冶金级硅进行进一步提纯:将粉碎的冶金级硅与气态的氯化氢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液态的硅烷,然后通过蒸馏和化学还原工艺,得到了高纯度的多晶硅,其纯度高达99.999999999%,成为电子级硅。
单晶硅生长,最常用的方法叫直拉法,高纯度的多晶硅放在石英坩埚中,并用外面围绕着的石墨加热器不断加热,温度维持在大约1400℃,炉中的气体通常是惰性气体,使多晶硅熔化,同时又不会产生不需要的化学反应。
为了形成单晶硅,还需要控制晶体的方向:坩埚带着多晶硅熔化物在旋转,把一颗籽晶浸入其中,并且由拉制棒带着籽晶作反方向旋转,同时慢慢地、垂直地由硅熔化物中向上拉出。
熔化的多晶硅会粘在籽晶的底端,按籽晶晶格排列的方向不断地生长上去。
因此所生长的晶体的方向性是由籽晶所决定的,在其被拉出和冷却后就生长成了与籽晶内部晶格方向相同的单晶硅棒。
用直拉法生长后,单晶棒将按适当的尺寸进行切割,然后进行研磨,将凹凸的切痕磨掉,再用化学机械抛光工艺使其至少一面光滑如镜,晶圆片制造就完成了。
晶圆制造厂把这些多晶硅熔解,再在溶液里种入籽晶,然后将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圆柱状的单晶硅晶棒,由于硅晶棒是由一颗晶面取向确定的籽晶在熔融态的硅原料中逐渐生成,此过程称为“长晶”。
硅晶棒再经过切段,滚磨,切片,倒角,抛光,激光刻,包装后,即成为集成电路工厂的基本原料——硅晶圆片,这就是“晶圆”。
制备单晶硅的方法和原理

制备单晶硅的方法和原理嘿,咱今儿就来唠唠制备单晶硅的那些事儿哈!你知道不,单晶硅那可是个宝贝呀!它就像一块神奇的魔法石,在好多高科技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呢。
那怎么才能得到这宝贝呢?先来说说直拉法吧,这就好比是一场精细的拔河比赛。
把多晶硅原料放在坩埚里,就像拔河的绳子一端,然后通过加热让它慢慢融化成液体。
接着呢,就像有个神奇的力量在往上拉,把一个籽晶放进去,让硅原子顺着籽晶慢慢往上生长,一层一层的,就像盖房子似的,最后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单晶硅棒啦!你说神奇不神奇?还有区熔法呢,这就有点像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用一个加热环在多晶硅棒上移动,就像一个小巧的画笔,把杂质都赶到一边去,留下纯净的硅在那里慢慢结晶。
这过程多精细呀,就跟大师在精心创作一样。
那原理又是啥呢?简单说,就是要让硅原子乖乖地排好队嘛!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得让他们有序地站好,才能形成整齐漂亮的队伍。
在制备过程中,温度啦、压力啦这些条件都得控制得恰到好处,不然这些硅原子可就不听话咯!制备单晶硅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呀,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技术呀!想想看,要是稍微出点差错,那不就前功尽弃啦?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活儿呢。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单晶硅,那我们的电子设备得成啥样呀?那些智能手机、电脑啥的还能这么好用吗?所以说呀,制备单晶硅的方法和原理可太重要啦!你说这科技的力量是不是很神奇?能把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材料变成这么厉害的东西。
我们的生活不就是因为这些科技的进步才变得越来越好的嘛!总之呢,制备单晶硅这事儿可不简单,方法和原理都得好好研究。
这就像是打开科技大门的一把钥匙,有了它,我们才能在科技的世界里畅游无阻呀!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制备单晶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单晶硅生产工艺流程图

单晶硅生产工艺流程图单晶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伏等领域。
单晶硅的生产工艺流程十分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得到高纯度的单晶硅产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单晶硅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1. 原料准备。
单晶硅的生产原料主要是二氧化硅,通常采用石英砂作为原料。
首先需要对石英砂进行粉碎、洗涤等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提高纯度,得到符合要求的原料。
2. 熔炼。
将经过处理的石英砂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加入适量的碳素材料作还原剂,通过高温熔炼使石英砂融化成液态硅。
在熔炼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气氛等参数,以确保熔炼得到的硅液纯度高、成分均匀。
3. 晶体生长。
将熔融的硅液逐渐冷却,形成硅棒。
然后利用拉棒法或者悬浮区法等方法,将硅棒逐渐拉长,形成单晶硅棒。
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梯度和拉速,以获得高质量的单晶硅。
4. 切割。
将生长好的单晶硅棒进行切割,得到符合要求尺寸的硅片。
切割过程需要考虑硅片的厚度、表面质量等因素,确保切割得到的硅片质量良好。
5. 清洗。
对切割得到的硅片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和杂质。
清洗过程通常包括酸洗、碱洗、去离子水清洗等步骤,以确保硅片表面干净。
6. 晶圆制备。
将清洗好的硅片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得到表面光滑、平整的硅片,即晶圆。
晶圆制备过程需要控制抛光厚度、表面粗糙度等参数,以满足半导体制造的要求。
7. 掺杂和扩散。
对晶圆进行掺杂和扩散处理,改变硅片的电学性质。
掺杂通常采用离子注入或者热扩散的方法,使硅片形成P型或N型半导体材料。
8. 沉积。
在晶圆表面沉积一层绝缘层或金属层,用于制作电子器件的绝缘层或导线。
沉积过程通常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
9. 光刻。
利用光刻技术,在晶圆表面覆盖一层光刻胶,然后通过光刻机将图案投影到光刻胶上,形成光刻图案。
光刻图案用于制作电子器件的导线、晶体管等结构。
10. 腐蚀和离子注入。
利用腐蚀技术,去除光刻图案未覆盖的部分材料,形成电子器件的结构。
单晶硅生长过程

然后加热至熔化温度(1420℃)以上,将晶硅原料熔化。使用过大的功率来熔化晶
硅,虽然可以缩短熔化时间,但是可能造成石英坩埚壁的过度损伤,而降低石英坩 埚的寿命。反之若功率过小,则整个熔化过程耗时太久,产能下降。
3)引晶 当硅熔液的温度稳定之后,将<100>或<111>方向的籽晶慢慢浸入硅熔液中,由于 籽晶和硅熔液接触时的热应力,会使得籽晶产生位错,这些位错必须利用引晶 生长使之消失。为了能完全消除位错,一般的原则是让引晶长度约等于一个晶 棒直径的长度。
4)放肩 引晶之后,须降低拉速和温度,使得晶体的直径渐渐放大到所需的大小。出 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放肩的形状通常较平。在此步骤中,最重要的参数是直径
的放大速率(亦即放肩的角度)。放肩的形状和角度,将会影响晶棒头部的固
液界面形状及晶棒品质。如果降温太快,液面呈现过冷情况,肩的形状因直径 快速放大而变成方形,严重时易晶生长法
1. CZ法晶体硅生长设备
CZ生长炉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1)炉体:包括石英坩埚、石墨坩埚(用以支 撑石英坩埚)、加热和绝热元件、炉壁等。在炉 体内部这些影响热传导和温度分布的元件,一般 通称为热场。
(2)晶棒/坩埚拉升旋转机构:包括籽晶夹头、
吊线和拉升旋转元件。 (3)气压控制:包括Ar气体流量控制、真空系 统和压力控制阀。
(4)控制系统:包括侦测感应器(sensor)和
电脑控制系统等。 右图为一典型的CZ生长炉的示意图。
2. CZ操作流程与原理
(1)加料 此步骤主要是将晶硅原料和搀杂剂放入石英坩埚内。搀杂剂的种类是按照导电类型
N或P而定的,P型的搀杂剂一般为硼/镓,N型搀杂剂则一般为磷。
(2)熔化 当加完晶硅原料于石英坩埚内后,单晶炉必须关闭并抽真空使之维持在一定的压力范围。
单晶硅生长制备工艺

2、装料
装料前核对多晶、坩埚,确保与随工单的要求相符。装 料时戴上口罩时大小搭配,大料可砸开再装。埚底需摆些碎料, 然后摆放特大块料,中等大小和碎料可放上部,尖锐的大 块料尖端不能对准石英坩埚。料要放置稳妥,防止化料时 料掉出来,影响拉晶。 检查上保温盖、各密封环有无硅渣,用吸尘器吸掉。 再次用酒精擦拭一遍各密封环。 闭合副炉室前仔细确认籽晶无氧化和损伤,确认籽晶 已被籽晶夹头固定牢靠,确认籽晶夹头和软轴无损伤也无 严重老化。 闭合副炉室时,应特别注意慢慢推动副炉室,并用戴 有高纯手套的手扶住籽晶,以免籽晶碰撞炉壁。
3、抽空捡漏
闭合好炉子后,开启真空泵按扭,再打 开真空球阀。 如果抽真空不理想,可稍充氩气后再次 抽空。 真空要求为40分钟抽到4 真空要求为40分钟抽到4帕以下,然后 依次关闭真空球阀,真空泵按扭,开始检 漏,检漏要求5分钟漏气率不超过1 漏,检漏要求5分钟漏气率不超过1帕。
4、化料
检查各项数据应处于初始值,确认水路畅通、 水压达工艺要求。 充5分钟氩气后启动加热电源,分三次1小时内 分钟氩气后启动加热电源,分三次1 加到化料功率,最高功率不能超过85kw。 加到化料功率,最高功率不能超过85kw。 85kw 在化料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炉内情况,若料有所 下降,应及早打开埚转,并根据炉内的料位及时 调整埚位,以防止异常情况发生。 料化完时,需及时降温,以免熔体温度过高, 造成溅硅。
6、放肩
将拉速至0.4mm/min左右,若引晶温度 将拉速至0.4mm/min左右,若引晶温度 较低,放肩过快,可适当提高晶升 放肩时,根据生长情况,适当调整温度 和拉速,放肩要平滑。
7、转肩
转肩拉速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2.5mm/min。在刚转肩时进行计长清零。 2.5mm/min。在刚转肩时进行计长清零。 当直径控制住,缓慢降低拉速,跟进埚升 到工艺要求。直径稳定住压好光圈信号 (1/3),便可投自动控制。 1/3),便可投自动控制。 V埚=(Φ单晶棒/ Φ坩埚内)2×V晶升
第四五讲-单晶硅制备

坩埚
单晶炉中所使用的坩埚,由石英坩 埚和石墨坩埚两种。石英坩埚放置 在石墨坩埚中,多晶硅原料放置在 石英坩埚中。
导流筒
导流筒主要是用来隔断热场内部 和外部,使外部的温度大大小于 内部,从而起到加快单晶拉速的 作用,同时也起到导流的作用。
加热器
加热器连接石墨电极,石墨电极连 接炉体电极。电流通过电极传到加 热器,并利用电流穿过加热器所产 生的热量,达到熔融多晶硅和持续 提供热量的作用。
拉晶过程中的保护气流
2、利用热场形成温度梯度 热场(hot zone)是由高纯石墨部件和保温材料(碳毡)组成。 ➢ 石墨加热器:产生热量,熔化多晶硅原料, 并保持熔融硅状态;
➢ 石墨部件:形成氩气流道,并隔离开保温 材料;
➢ 保温材料:保持热量,为硅熔液提供合适 的温度梯度。
单晶热场温度分布
3 晶转、晶升、埚转和埚升
4、 石英坩埚
两个检查步骤
主要检查事项: ➢ 1未熔物; ➢ 2白点和白色附着物; ➢ 3杂质(包括黑点); ➢ 4划伤和裂纹; ➢ 5气泡; ➢ 6凹坑和凸起; ➢ 7坩埚重量。
1 未熔物:不允许有未熔物存在;
2 白点数量:
Item 22′
>13.0mm 0
6.0~13.0mm 2
3 黑点数量:
这是指正晶向的情况。如果籽晶的晶向偏高度较大,或者 安装固定籽晶时发生了较大偏 离,生长出来的单晶,对称 性就差一些,相邻棱线之间的夹角有宽有窄,不但影响成 晶率,均匀性变差,晶向偏离大,切片也受影响。
单晶炉拉晶籽晶
规格 直径(mm) 长度(mm) 位错 晶向偏差
方籽晶 圆籽晶
10×10或 12×12
3 、自动控制
1 )温度自动控制
单晶硅生产制备方法大全

单晶硅生产制备方法大全单晶硅晶片及单晶硅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单晶硅晶片及单晶硅的制造方法,是属于切克劳斯基法(CZ法)生长单晶硅晶片,其特征为:对全部晶片进行热氧化处理时,在环状发生OSF的外侧的N区域,不存在通过Cu淀积所检测出的缺陷区域。
由此,可以利用确实能提高氧化膜耐压等电气特性的CZ法,在稳定的制造条件下,制造既不属于富含空孔的V区域、OSF区域,也不属于富含晶格间隙硅的I区域的硅单晶晶片。
绝缘体上的单晶硅(SOI)材料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SIMOX技术制造SOI材料的方法。
通过在传统的注氧隔离制造工艺中引入离子注入非晶化处理,使得非晶化区域内的各种原子在退火时产生很强的增强扩散效应,从而制造出顶部硅层中的穿通位错等晶体缺陷和二氧化硅埋层中的硅岛和针孔等硅分凝产物得以消除的高品质的SOI材料。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将离子注入非晶化处理应用到采用注氮隔离或注入氮氧隔离技术中制造SOI材料的方法,使得氮化硅埋层或者氮氧化硅埋层是非晶层,顶部硅层是和氮化硅埋层或者氮氧化硅埋层的界面具有原子级陡峭的单晶硅层。
分离单晶硅埚底料中石英的工艺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单晶硅埚底料中石英的工艺,包括下列步骤:a.将埚底料破碎,得到颗粒状的埚底料;b.用Si3N4涂料刷抹坩埚底部和内壁,让其自然干燥;c.把颗粒状埚底料放置在坩埚内;d.装有颗粒状埚底料的坩埚放入中频感应电炉,开启电源使炉内温度升高至熔点温度后100℃左右,保温10-30分钟,则颗粒状埚底料在坩埚内重熔;e.在加热达到规定时间后,关掉电源,待自然冷却后,可得到已分离的硅与石英;本发明提供的分离单晶硅埚底料中石英的工艺方法,通过将混含有石英的埚底料放置在中频炉中高温加热熔融,利用硅的熔点低于石英熔点的特性,能够方便地将石英颗粒与硅液分离开,因此,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安全、能耗低、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单晶硅衬底上可动微机械结构单片集成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硅衬底上可动微机械结构单片集成的制作方法,它涉及微电子机械工艺加工技术领域中的微电子机械系统结构器件的制造。
单晶硅生长的工艺流程

单晶硅生长的工艺流程
单晶硅生长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备硅单晶种子
将高纯度多晶硅加热至熔点,使其中的杂质浮起,用特殊的设备从上端抽取到纯净的硅熔体,然后使用旋转器旋转并拉扯出来,即可得到具有较高晶格定向性的硅单晶种子。
2. 准备硅熔体
在特殊的反应炉中,将硅石和氧化铝等原料加入到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中,使它们发生互相作用,生成硅熔体。
3. 单晶硅生长
将硅单晶种子放入硅熔体中,并逐渐上升和旋转,依次凝固、生长出单晶硅,这个过程被称为“拉曼”过程。
同时,通过恰当的加热和冷却控制,可以获得所需的硅单晶形态和尺寸。
4. 硅单晶切成片
将生长好的硅单晶锯成晶片,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半导体器件。
5. 优化和制备半导体器件
对硅单晶晶片进行表面抛光、清洗等处理,采用化学蚀刻、光刻、离子注入、渗透等工艺优化晶体结构,然后通过印刷、焊接、封装等过程制备成各种半导体器件。
单晶硅的工艺流程

单晶硅的工艺流程
单晶硅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备硅原料:通常使用二氧化硅(SiO2)作为硅原料,可以从矿石中提取或通过化学反应合成。
2. 熔化:将硅原料放入熔炉中进行高温熔化,通常采用电阻加热炉、感应加热炉等。
3. 晶体生长:在熔融硅中加入掺杂剂,并悬挂一个种子晶体(通常为硅单晶),通过缓慢降温的方式,将晶体生长到所需尺寸。
4. 切割:将晶体切割成薄片,形成所需的单晶硅晶圆。
5. 去除污染物:使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去除晶圆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6. 染色:经过划痕和酸蚀处理,将晶圆表面染成特定颜色,以方便后续工艺步骤的区分和识别。
7. 衬底制备:将晶圆放入真空中,在高温下沉积一层薄膜作为衬底,常用的材料包括氮化硅、二氧化硅等。
8. 制造集成电路:在晶圆上利用光刻、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方法制作不同的电子器件和电路结构,形成集成电路器件。
9. 片上测试:对制造好的集成电路进行测试,验证其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10. 封装和封装测试:将集成电路器件封装成IC封装,然后对封装好的器件进行测试,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11. 包装和出货:将测试合格的芯片进行包装,然后进行质量检验和标识,最后出货给客户。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单晶硅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每个步骤可能还有许多子步骤和细节操作,具体工艺流程可能因不同的产品、工艺要求和制造厂商而有所差异。
单晶硅工艺流程

单晶硅工艺流程
《单晶硅工艺流程》
单晶硅是制造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其工艺流程十分复杂。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单晶硅的工艺流程。
1. 制备高纯度多晶硅
首先,需要制备高纯度多晶硅。
通过氢气还原法将硅矿石还原成多晶硅,再通过碘化法或氯化法提炼成高纯度多晶硅。
2. 生长单晶硅
接下来,将高纯度多晶硅放入石墨坩埚中,加热至熔化点,然后缓慢凝固。
在凝固过程中,通过拉晶法或单晶法,将多晶硅生长成单晶硅棒。
3. 切割晶圆
将生长的单晶硅棒切割成一定厚度的圆片,即晶圆。
晶圆表面需要进行化学机械抛光,以去除切割带来的粗糙和损伤。
4. 污染物去除
在清洗过程中,需要将晶圆表面的氧化膜去除,并除去各种杂质和残留物。
通常采用HF酸、HNO3酸和H2O2的溶液进行腐蚀清洗。
5. 氧化与扩散
将晶圆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形成一层绝缘层。
然后通过掺杂的方式,在晶圆表面形成P型或N型半导体区域。
6. 光刻
将光刻胶覆盖在晶圆表面,然后使用光刻机将光刻胶暴露在紫外光下。
随后,利用显影、蚀刻等方法,在光刻胶上形成芯片图形。
7. 沉积金属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在芯片表面形成金属化层,用于连接电路。
8. 清洁与检测
最后,需要对芯片进行清洁和检测。
清洁可以去除沉积在芯片表面的污染物,检测则是验证芯片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单晶硅可以制备成各种微电子器件和太阳能电池。
这些工艺流程不仅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技术,还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单晶硅产品。
单晶硅制备方法

金属1001 覃文远单晶硅制备方法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硅”的身影和作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近15年来形成产业化最快的。
单晶硅,英文,Monocrystallinesilicon。
是硅的单晶体。
具有基本完整的点阵结构的晶体。
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性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
纯度要求达到99.9999%,甚至达到99.%以上。
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等。
用高纯度的多晶硅在单晶炉内拉制而成。
用途:单晶硅具有金刚石晶格,晶体硬而脆,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但导电率不及金属,且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具有半导体性质。
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在单晶硅中掺入微量的第ЩA族元素,形成P型半导体,掺入微量的第VA族元素,形成N型,N型和P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就可做成太阳能电池,将辐射能转变为电能。
单晶硅是制造半导体硅器件的原料,用于制大功率整流器、大功率晶体管、二极管、开关器件等。
在开发能源方面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
单晶硅按晶体生长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拉法(CZ)、区熔法(FZ)和外延法。
直拉法、区熔法生长单晶硅棒材,外延法生长单晶硅薄膜。
直拉法生长的单晶硅主要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二极管、外延片衬底、太阳能电池。
直拉法直拉法又称乔赫拉尔基斯法(Caochralski)法,简称CZ法。
它是生长半导体单晶硅的主要方法。
该法是在直拉单晶氯内,向盛有熔硅坩锅中,引入籽晶作为非均匀晶核,然后控制热场,将籽晶旋转并缓慢向上提拉,单晶便在籽晶下按照籽晶的方向长大。
拉出的液体固化为单晶,调节加热功率就可以得到所需的单晶棒的直径。
其优点是晶体被拉出液面不与器壁接触,不受容器限制,因此晶体中应力小,同时又能防止器壁沾污或接触所可能引起的杂乱晶核而形成多晶。
直拉法是以定向的籽晶为生长晶核,因而可以得到有一定晶向生长的单晶。
直拉法制成的单晶完整性好,直径和长度都可以很大,生长速率也高。
所用坩埚必须由不污染熔体的材料制成。
因此,一些化学性活泼或熔点极高的材料,由于没有合适的坩埚,而不能用此法制备单晶体,而要改用区熔法晶体生长或其他方法。
单晶硅生长及硅片制备技术概述

• 为了避免硅金属在高温下氧化,炉子必 须在惰性氩气气氛下操作,氩气可以从
炉顶及长晶腔顶流入,使用机械式真空 抽气机及气体流量阀将气压控制在5~ 20torr及80~150升/分钟的流量,氩气 流经长晶腔再由抽气机带走。
• 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石英坩埚在高温惰性气氛下逐渐脱氧:
• SiO2→SiO+O
(2.12)
• Si+SiO2→2SiO (2.13)
• 氧原子溶入硅融液中成为硅晶棒氧杂质的来源。同时,氧
原子可以以一氧化硅化学组成的气体,进入氩气气流中排
出长晶炉外。
• 石墨在高温下与微量的氧气有下列反应而导致材质衰变:
• 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硅晶种被纯度99.7%的钨丝线所 悬挂。晶体成长时,钨丝线及晶棒以2—20rpm旋转且 以0.3—10mm/min速率缓慢上升,造成融溶液面下 降,为保持固定的液体表面水平高度,坩埚的支撑轴 需不断地慢速上升,此支撑轴由冷等压石墨材制成, 与钨丝线成不同方向旋转。使用光学影像量测系统固 定扫瞄晶棒与融熔表面形成的凹凸光环(meniscus)大小, 以决定成长中晶棒的直径。晶棒直径是晶体生长工艺 过程中第一优先控制的参数。其次为钨丝线上升速率 及液面温度,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控 制。在某固定直径的长晶条件下,融液温度瞬间变高 将导致晶棒直径变小的倾向,进而造成钨丝线上升速 率急速变慢,反之则变快。温度不稳定会引起钨丝线 上升速率交互跳动,进而晶体品质不良
单晶硅生长过程的技术要点
• 提拉法生长单晶的过程可细分为(1)硅金属及渗杂质 (Dopant)的融化,(2)长颈子(Necking),(3)长晶棒主体 (Body)及收尾(Tail Growth)
单晶硅的生产过程

单晶硅的生产过程单晶硅, 生产一、单晶硅的制法通常是先制得多晶硅或无定形硅,然后用直拉法或悬浮区熔法从熔体中生长出棒状单晶硅。
熔融的单质硅在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排列成许多晶核,如果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相同的晶粒,则这些晶粒平行结合起来便结晶成单晶硅。
单晶硅棒是生产单晶硅片的原材料,随着国内和国际市场对单晶硅片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单晶硅棒的市场需求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单晶硅圆片按其直径分为6英寸、8英寸、12英寸(300毫米)及18英寸(450毫米)等。
直径越大的圆片,所能刻制的集成电路越多,芯片的成本也就越低。
但大尺寸晶片对材料和技术的要求也越高。
单晶硅按晶体生长方法的不同,分为直拉法(CZ)、区熔法(FZ)和外延法。
直拉法、区熔法生长单晶硅棒材,外延法生长单晶硅薄膜。
直拉法生长的单晶硅主要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二极管、外延片衬底、太阳能电池。
目前晶体直径可控制在Φ3~8英寸。
区熔法单晶主要用于高压大功率可控整流器件领域,广泛用于大功率输变电、电力机车、整流、变频、机电一体化、节能灯、电视机等系列产品。
目前晶体直径可控制在Φ3~6英寸。
外延片主要用于集成电路领域。
由于成本和性能的原因,直拉法(CZ)单晶硅材料应用最广。
在IC工业中所用的材料主要是CZ抛光片和外延片。
存储器电路通常使用CZ抛光片,因成本较低。
逻辑电路一般使用价格较高的外延片,因其在IC制造中有更好的适用性并具有消除Latch-up的能力。
单晶硅也称硅单晶,是电子信息材料中最基础性材料,属半导体材料类。
单晶硅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中各个领域,当今全球超过2000亿美元的电子通信半导体市场中95%以上的半导体器件及99%以上的集成电路用硅。
二、硅片直径越大,技术要求越高,越有市场前景,价值也就越高。
日本、美国和德国是主要的硅材料生产国。
中国硅材料工业与日本同时起步,但总体而言,生产技术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而且大部分为2.5、3、4、5英寸硅锭和小直径硅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的矿石,在电弧炉中用碳还原成,这是冶金级硅,之后还要进行提纯。
熔融的单质硅在过冷条件下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形态排列成许多晶核,如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则这些晶粒结合起来,就结晶成多晶硅。
多晶硅可作拉制单晶硅的原料,多晶硅与单晶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物理性质方面。
例如,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和热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方面,远不如单晶硅明显;在电学性质方面,多晶硅晶体的导电性也远不如单晶硅显著,甚至于几乎没有导电性。
在化学活性方面,两者的差异极小。
多晶硅和单晶硅可从外观上加以区别,但真正的鉴别须通过分析测定晶体的晶面方向、导电类型和电阻率等。
多晶硅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
石英砂在电弧炉中冶炼提纯到98%并生成工业硅,其化学反应SiO2+C→Si+CO2,为了满足高纯度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提纯。
在悬浮区熔法中,使圆柱形硅棒固定于垂直方向,用高频感应线圈在氩气气氛中加热,使棒的底部和在其下部靠近的同轴固定的单晶籽晶间形成熔滴,这两个棒朝相反方向旋转。
然后将在多晶棒与籽晶间只靠表面张力形成的熔区沿棒长逐步向上移动,将其转换成单晶。
悬浮区熔法制备的单晶硅氧含量和杂质含量很低,经过多次区熔提炼,可得到低氧高阻的单晶硅。
悬浮区熔法有两个主要的缺点,其一是熔体与晶体的界面复杂,所以很难得到无层错的晶体,其二是他的成本很高,因为它需要高纯度的多晶硅棒当做原始材料。
液封直拉法、水平布里支曼法、垂直梯度凝固法/垂直布里支曼法和蒸气压控制直拉法。
首先将熔体温度降到稍高于熔点,将籽晶下降到熔体表面烘烤几分钟后,继续下降籽晶使其与熔体接触,润和良好后开始提拉,这一步叫做引晶。
处于熔体状态的砷原子和镓原子会在提拉过程中顺着籽晶中砷化镓的排列结构在固液交界面上形成规则的结晶,在生长的过程中籽晶中存在的缺陷会被放大,为除去晶粒上的杂质和减少缺陷,采用缩颈工艺,提高拉速增加温度使直径变细。
反之降低拉速和温度可使直径变粗,缩颈以后控制合适的拉速的温度把晶体放粗到要求的直径,这一过程称作放肩。
有了所要求直径的单晶后保持此直径生长,进入等径生长阶段。
直到大部分原料都结晶成砷化镓单晶锭,从窗口直接观察到坩埚中剩余的砷化镓熔体开始小于晶体直径,增加降温速率,使剩余的砷化镓熔体全部结晶成固体,完成收尾工艺。
在抽真空的石英管内,一端放置盛高纯镓的舟,另一端放高纯砷。
镓端位于高温区,砷端位于低温区。
升温后,砷扩散到镓中形成GaAs。
扩散的原理被用来将N-型或P-型杂质引进到半导体表层深部。
然而,小尺寸器件的要求使业界转而采用离子注入作为主要的掺杂技术。
单晶表面经适当的预处理工艺处理,在金相显微镜下会观察到许多腐蚀坑,即所谓晶相。
这些腐蚀坑是由与晶格主要平面平行的小平面组成。
它们腐蚀坑(或称晶相的光像小坑)是一些有特定晶向的晶面族,构成各具特殊对称性的腐蚀坑,这是晶体各向异性的结果。
锗、硅单晶的{1ll}晶面是原子密排面,也是解理面(或称劈裂面)。
当用金刚砂研磨晶体时,其研磨表面将被破坏,出现许多由低指数晶面围成的小坑。
这些小坑对于不同晶面具有不同的形状,可以利用这些小坑进行光学定向。
但由于光的散射和吸收较严重,使得反射光象较弱,图象不清晰,分辨率低。
为获得满意的效果,可在晶体研磨后进行适当腐蚀,使小坑加大。
经过腐蚀处理的晶面,不但形状完整,且具有光泽。
当一束细而强的平行光垂直人射到具有这种小坑的表面时,在光屏上就能得到相应的反射光相。
因为激光束的直径约一毫米左右,而小坑的大小一般为微米量级,因而激光束可投射到众多小坑上。
这个光相就是由众多小坑上相同取向的晶面反射的光线朝相同的方向汇聚在光屏上而成的光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