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在明确什么是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上。抓住影响统计 数据质量的关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 提高数据的质量,确保统计三大职能的发挥。 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 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其表现形式
统计信息的需求,推动了统计事业的发展。但是,浮夸风
以及片面追求假、大、空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都违背了统 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阻碍了统计工作的发展。目前我国 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统计数据失真。统计制度不够完善是造成统计数 据失真的内在因素,表现在:统计部门内部各专业在统 计方法、指标涵义、口径上还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定程度上的不统 一;专业间统计方法改革不同步;统计范围、口径的理
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具有高度的统计法制观念。具有基本的工艺技术知识和 统计技能的统计人员,才具有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 础。因此,要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健全统计法规,防止某
合专家学者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研究.笔者提出一些
自己的看法。 1.搞好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 前提。国家统计局在《国家统计制度的总体方案》中提出 了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长远目标,即“建立以必要 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
必要途径。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处理高速化、
数据传输网络化、数据贮存资源化,从而降低统计数据 在人工处理、传输、贮存等环节上的技术性误差和逻辑 性差错.而且有利于从机制上形成强有力的统计质量管 理体系.维护统计数据管理相对独立性并有效地遏止随
意虚报、瞒报以及统计数据质量的其他腐败行为。 总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
投资与创业
2016.5
源,都有真实的原始记录为依据。从原始记录开始一直
到整理、场内报表及三种核算,数字来源通过逐级加 工,都是有据可查的。只有这样核算,数字的准确性才 有确切的保证。 3.加强统计法制法规建设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法 律保障。在企业统计工作中。主观随意性是影响统计数
对于多种经济成分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不够明澈:缺乏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统计局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衡量统计工作的核心指标。现 在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统计信息 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 论值与实际值出入有时还比较大;统计与财会在核算周 期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并且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上各级 统计管理部门在统计执法过程中力度不够,对统计过程 缺少制约与监督.对统计数据缺乏校验与复查的有力措 施。 2.设计时需求不明确,缺乏远见。数据库与文件管 理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不仅存放数据,而且存放数 据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不仅表现在数据依存的时间、 地点、类型和名称等原始属性上,还会在数据的转移过 程中产生再生的相关性。搜集数据阶段使用的方法不 正确,应用需求不明确等都会影响数据完整性和准确 性。 3.数据处理手段发展不平衡。数据处理手段出现从 基层的手工操作到省、国家一级政府统计数据处理的高 度信息化。就地域而言,占全国70%以上的地方统计数
投资与创业
2016.5
探索与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林江萍 (山东省郯城县统计局 山东 郯城
276100)
摘要: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衡量统计工作的核心指标。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 可利用性。统计数据质量低下将会直接导致错误的决策。因此,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实现统计信息的准确、 有效、全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处理是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底,可靠 性差.这与统计的及时性要求不相符合。统计所反映的
当前经济现象的真实性难以确定。 4.质量管理监督措施不够健全。由于 多数检索系统没有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数 据质量的控制和监督往往被人们忽视。绝 大多数单位在数据准备、录入阶段缺乏审 核等质量控制、监督措施,著录标引的检 查,一般采取自己审核或互相审核的方 法。缺少科学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和监控 造成统计数据不同层次脱离实际的偏差, 给决策带来极大的不便。 5.统计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基层统计
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可利用性。统计数据质量低下将会
直接导致错误的决策。因此,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 实现统计信息的准确、有效、全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人员大胆探索,辛勤实践, 在指标体系、调查方法、统计标准、技术手段、数据报送 与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
工作薄弱,统计手段落后,统计人员素质 比较低,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都影响了统
计数据质量。 在目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中,以
・124・
探索与研究 单项数据质量管理为主,缺乏综合的、全面的质量管理
体系;对数据质量内涵的理解相对来说仍较为狭隘.在 实践中主要围绕着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对数据质量的 其他方面重视不够;在评估过程中,没有让社会公众和 用户充分参与进来,评估机制缺乏必要的透明和有效 性,未能取得社会各界对数据资料的充分理解和认可:
些企业领导和统计人员对统计数据弄虚作假.要确定统 计犯罪的界限,作出良性的具体规定。以强化统计法规
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应通过典型案件的查处和暴光宣 传《统计法》,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制 观念和执法自觉性,使《统计法》真正成为提高统计数据 质量的法律保障。 4.加大新的统计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
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少量的全面报表综合运 用的统计调查方案体系”指明了抽样调查作为新统计调 查体系的主题,精简全面统计报表。要提高统计数据质
量.必须推广抽样调查方法的应用,它避免了对总体单 位的逐一调查和较多的中间环节。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 各方面对统计数据在调查过程中的干扰,因而使得调查 的数据较符合客观实际。它具有事先计算及控制抽样平
明确的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和目标。 二、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多年来.国家统计局一直把统计数据放在首要地 位,通过不断努力与实践的,摸索出一套方法,即一靠科 技,二靠法制,对统计数据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此,结
据质量的重要因素。领导者的法制观念和对统计数据质 量的重视程度以及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统计数据质
统计信息的需求,推动了统计事业的发展。但是,浮夸风
以及片面追求假、大、空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都违背了统 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阻碍了统计工作的发展。目前我国 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统计数据失真。统计制度不够完善是造成统计数 据失真的内在因素,表现在:统计部门内部各专业在统 计方法、指标涵义、口径上还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定程度上的不统 一;专业间统计方法改革不同步;统计范围、口径的理
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具有高度的统计法制观念。具有基本的工艺技术知识和 统计技能的统计人员,才具有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 础。因此,要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健全统计法规,防止某
合专家学者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研究.笔者提出一些
自己的看法。 1.搞好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 前提。国家统计局在《国家统计制度的总体方案》中提出 了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长远目标,即“建立以必要 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
必要途径。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处理高速化、
数据传输网络化、数据贮存资源化,从而降低统计数据 在人工处理、传输、贮存等环节上的技术性误差和逻辑 性差错.而且有利于从机制上形成强有力的统计质量管 理体系.维护统计数据管理相对独立性并有效地遏止随
意虚报、瞒报以及统计数据质量的其他腐败行为。 总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
投资与创业
2016.5
源,都有真实的原始记录为依据。从原始记录开始一直
到整理、场内报表及三种核算,数字来源通过逐级加 工,都是有据可查的。只有这样核算,数字的准确性才 有确切的保证。 3.加强统计法制法规建设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法 律保障。在企业统计工作中。主观随意性是影响统计数
对于多种经济成分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不够明澈:缺乏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统计局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衡量统计工作的核心指标。现 在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统计信息 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 论值与实际值出入有时还比较大;统计与财会在核算周 期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并且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上各级 统计管理部门在统计执法过程中力度不够,对统计过程 缺少制约与监督.对统计数据缺乏校验与复查的有力措 施。 2.设计时需求不明确,缺乏远见。数据库与文件管 理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不仅存放数据,而且存放数 据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不仅表现在数据依存的时间、 地点、类型和名称等原始属性上,还会在数据的转移过 程中产生再生的相关性。搜集数据阶段使用的方法不 正确,应用需求不明确等都会影响数据完整性和准确 性。 3.数据处理手段发展不平衡。数据处理手段出现从 基层的手工操作到省、国家一级政府统计数据处理的高 度信息化。就地域而言,占全国70%以上的地方统计数
投资与创业
2016.5
探索与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林江萍 (山东省郯城县统计局 山东 郯城
276100)
摘要: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衡量统计工作的核心指标。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 可利用性。统计数据质量低下将会直接导致错误的决策。因此,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实现统计信息的准确、 有效、全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处理是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底,可靠 性差.这与统计的及时性要求不相符合。统计所反映的
当前经济现象的真实性难以确定。 4.质量管理监督措施不够健全。由于 多数检索系统没有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数 据质量的控制和监督往往被人们忽视。绝 大多数单位在数据准备、录入阶段缺乏审 核等质量控制、监督措施,著录标引的检 查,一般采取自己审核或互相审核的方 法。缺少科学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和监控 造成统计数据不同层次脱离实际的偏差, 给决策带来极大的不便。 5.统计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基层统计
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可利用性。统计数据质量低下将会
直接导致错误的决策。因此,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 实现统计信息的准确、有效、全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人员大胆探索,辛勤实践, 在指标体系、调查方法、统计标准、技术手段、数据报送 与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
工作薄弱,统计手段落后,统计人员素质 比较低,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都影响了统
计数据质量。 在目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中,以
・124・
探索与研究 单项数据质量管理为主,缺乏综合的、全面的质量管理
体系;对数据质量内涵的理解相对来说仍较为狭隘.在 实践中主要围绕着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对数据质量的 其他方面重视不够;在评估过程中,没有让社会公众和 用户充分参与进来,评估机制缺乏必要的透明和有效 性,未能取得社会各界对数据资料的充分理解和认可:
些企业领导和统计人员对统计数据弄虚作假.要确定统 计犯罪的界限,作出良性的具体规定。以强化统计法规
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应通过典型案件的查处和暴光宣 传《统计法》,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制 观念和执法自觉性,使《统计法》真正成为提高统计数据 质量的法律保障。 4.加大新的统计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
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少量的全面报表综合运 用的统计调查方案体系”指明了抽样调查作为新统计调 查体系的主题,精简全面统计报表。要提高统计数据质
量.必须推广抽样调查方法的应用,它避免了对总体单 位的逐一调查和较多的中间环节。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 各方面对统计数据在调查过程中的干扰,因而使得调查 的数据较符合客观实际。它具有事先计算及控制抽样平
明确的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和目标。 二、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多年来.国家统计局一直把统计数据放在首要地 位,通过不断努力与实践的,摸索出一套方法,即一靠科 技,二靠法制,对统计数据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此,结
据质量的重要因素。领导者的法制观念和对统计数据质 量的重视程度以及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统计数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