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功能分区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X inyang T eachers Co llege 第12卷 第4期 1999年10月(N atural Science Editi on)V o l.12N o.4O ct.1999
信阳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功能分区初探
α
靳军,王义民
(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系,河南信阳464000)
摘 要:旅游地功能分区是旅游开发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理论上对旅游功能区作以探讨,并对南湾湖风景区进行实证研究,将其分为4个旅游功能区。

关键词: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开发;旅游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F59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0972(1999)0420422204
南湾湖风景区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东距信阳市7km。

景区总面积443km2,其中林地145.8 km2,占32.9%,水域72km2,占16.3%。

这里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其中南湾湖(水库)被誉为“中州明珠”、“水上乐园”,景区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但由于景区属淮河上游水土保持区,南湾水库是信阳市城市工农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唯一水源,区内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质量,不仅涉及区内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与信阳市乃至淮河上、中游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功能分区,把开发旅游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是本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1.1 理论基础
1.1.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可持续旅游观念的核心是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是在为满足今日日益扩大的旅游需求而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又不损坏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开发的可能性的条件下的发展。

可持续旅游发展涉及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是三种生态的协调发展[1]。

旅游地功能分区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重要手段之一。

1.1.2 系统科学理论 把研究的对象视为复杂的系统,系统各要素互相联系与制约,系统科学是一门新兴的方法论科学。

它要求从宏观的整体角度,以系统的综合的观点分析、认识事物,不仅认识事物的表象,还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是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区域旅游开发的功能分区要涉及旅游资源的存在状况、旅游地的性质、客源市场结构、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承受能力、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区位条件等因素,因此,功能分区必须以系统的科学方法论为基础,以整体的思想、系统的观点去分析和认识区域旅游开发中的功能分区问题。

1.3 区域旅游开发理论 区域旅游开发是区域科学、旅游学、旅游开发实践等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它系统地研究区域旅游开发和发展旅游业的一般性理论方法,是区域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理论[223]。

旅游功能分区,是区域旅游开发的组成部分,以区域旅游开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1.2 功能分区的原则
1.2.1 突出特色,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原则 一个旅游区(地)旅游资源的品位、性质决定了旅游吸引向性和旅游活动的行为层次。

旅游资源品位越高,其吸引向性结构越多,吸引力和吸引范围越大。

旅游资源的组成要素决定了旅游地的性质,如山岳型、水域型、古迹型等,也决定了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类型和旅游
α收稿日期:1999203210 修订日期:1999206220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985020700)
作者简介:靳军(19642),男,河南信阳人,信阳师院旅游系讲师,学士.
活动的层次。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旅游地应该社区化[6]。

旅游社区的规划和布局考虑邻近旅游社区之间差异性和互补性,突出特色,尽量避免冲突,增加合作和互激。

[4]。

1.2.2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地实行功能分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了保护资源,例如加拿大的生态旅游地功能分区从内到外依次为:特别保护区、原野区、自然环境区、游憩区及公园服务区,各层区配置设施、设备都有严格规定。

特别保护区没有道路和设施;原野区设有道路,仅有宿营基地和登山者掩蔽处;自然环境区提供非永久性宿舍和低度运动设施与信息中心;游憩区及公园服务区集中布局旅游、娱乐、体育等服务设施。

[5]。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分园一般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保护区性质不同,在具体功能分区中各有差别。

实行功能分区是为了保护资源,保护是手段,利用才是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所以必须进行保护。

旅游地功能分区是保护与开发的统一。

1.2.3 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发展必然与区域经济息息相关。

因此,旅游业一直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一方面,旅游开发应以区域经济为支柱;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的带动,扩大与加强区域经济的影响,推动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相结合。

2 影响风景区旅游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2.1 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地域分布
南湾湖风景区是以山水为主体,融合了人文景观并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而闻名的风景区。

根据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可分为以下几类:
2.1.1 以水为主导要素构成的水景旅游资源 在地域分布上有:南湾水库、位于景区西部的黑龙潭、白龙潭及其瀑布群、水库上游的 河、董家河等6条河流。

南湾水库汇水面积达72km2,湖水清澈,湖内岛屿星罗,岸边港汊栉比,构成“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的画卷,是整个风景区的核心地域,可开展多种项目的旅游活动,旅游功能较为齐全。

水库上游的瀑布、河流,受构造和地形的影响,流水从峭壁上倾斜而下,似白练悬空,云重烟接,极为壮观。

在水域和森林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风景区局部湿润气候,常年云雾不断,给风景区笼上神秘的色彩。

2.1.2 以山峦、植被为主体构成的旅游资源 从地貌上分析,风景区地处大别山北麓的丘陵山地,广泛分布着侵蚀剥蚀丘陵,一般海拔高度在250m以下,最高峰四望山960m[7],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加之局部小气候作用,植物生长茂盛,约有1500多种,主要为松、栎、杉木,植被覆盖率高达85%。

野生动物活动其间,有豹、貉、鹭、雉等40余种[8]。

2.1.3 独特的物产资源 风景区位于丘陵山地,盛产板栗、木耳、茶叶、猕猴桃、木炭、鱼类等名优特产。

其中本区所产的“龙潭牌”信阳毛尖茶因“高山云雾、日夜温差大、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等原因,成为信阳毛尖中的极品,在1990年全国茶叶评比中与“西湖龙井”并驾齐驱。

优质茶叶的集中产区位于风景区内的五云(车云山、集云山、连云山、天云山、云雾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

2.1.4 优美的生态环境 根据西方经济学中效用价值论原理,环境资源的价值等于人们对该商品的支付愿望。

受森林、水域调节,景区气候宜人、温差小、湿度大、风力弱、噪声低,环境清幽,适宜开展度假、疗养、休闲、娱乐等多种旅游的项目。

2.1.5 人文旅游资源 风景区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为古迹类和现代建筑类。

古迹类有何家寨古文化遗址, 河港西周铜器群遗址;贤山贤隐寺、梁王垒、东云山千佛塔,四望山黄龙寺等[9]。

本区还是大别山红色根据地之一,四望山暴动旧址、抗日边区游击队司令部旧址等为信阳市重点文物。

现代建筑有南湾大坝、望湖亭、逍夏园及廊、台、亭、山庄等。

2.2 开发现状
风景区旅游开发始于80年代初,由于受风景区性质(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区域经济整体水平、政府对旅游开发的政策等因素的限制,现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且区内发展不平衡。

已开发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核心区的湖面上,湖周围的山地少有开发,湖区上游的 河港、董家河几无开发。

风景区内现有南湾水库管理局、南湾林场等十余家管理机构,旅游开发各自为政,无统一规划。

已开发的旅游项目设施落后,可观性差,服务质量低劣。

旅游开发处在粗放经营状态,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效益为代价。

例如,南湾水库是信阳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由于旅游船只无度剧增且以燃油为多,夏季游泳高峰期生活垃圾丢弃湖中、岛屿中引进的动物其粪便流入湖中等原因,已造成水质污染,有些指标严重超标,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2.3 客源市场结构
南湾水库管理局的调查显示:客源结构以相邻地域为主,其中一年中游客人数70%~80%来自信阳
324
第12卷 第4期 靳军等:信阳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功能分区初探
市区;旅游方式以观光游览为主,人均游览时间3.5~4小时,人均消费50~70元;旅游旺季为3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年的“五・一”、“十・一”前后为旅游高峰期,日接待游客最多达4.5万人次。

1993年至1997年年均接待游客为15.8万人次。

根据客源市场结构状况,风景区市场定位为国内旅游且以邻近地域为主。

2.4 区位条件及旅游开发政策
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比较优越,信阳市作为依托城市,有公交车直达景区。

信阳是中原南部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和修建中的宁西铁路经过市区, 107国道和312国道纵贯南北东西。

风景区的进出性好,只有扩大宣传,加强市场开拓力度,优越的区位条件才能发挥作用。

1998年6月,信阳撤地、改市,对信阳地区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为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

从资金投入到政策扶持,都为风景区旅游业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

据信阳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制定的20%的增长率计,未来几年内,南湾湖年均接待游客应在30万人次左右。

旅游功能分区应具有前瞻性,旅游项目及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也应如此。

3 风景区旅游功能分区
3.1 南湾湖综合旅游区
本区包括大坝、水库、岛屿及临湖的山峦林地,这是旅游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已开发的旅游项目大都在此,最突出的特色为水景,旅游开发必须统一规划,旅游项目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实施保护性开发。

本区又可分五个景区进行开发:①水上观光娱乐景区,可开发划船、游泳(限制人数)、水上跳伞、垂钓、竞技等旅游项目。

旅游开发必须服从于水源保护,现有的游船数维持现状不再发展,并尽快将燃油船改造成电瓶船和人工划船。

②岛屿生态游览景区。

利用岛屿特有的生态环境,以天然的岛屿鸟岛为依托,引进动植物,形成特色岛屿。

让游人观看动物的生态习性,创造人与动物接近的机会,欣赏丰富多彩的植物物种,感悟自然生命力的真谛,体味返朴归真的乐趣。

控制引进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处理好动物的排泄物是开发的关键。

③贤山探幽寻古景区。

贤山位于大坝的东端与水库紧邻,“贤岭松风”为古信阳八景之一。

贤山海拔325m,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山上树木茂密,尤以松树为众,山风起处,松涛起伏,激起阵阵涛声。

贤山上古迹众多,主要有建于齐梁年间的贤隐寺、贤隐洞、梁王垒遗址等。

可以开发登山寻古旅游项目,把本地特产和佛教文化结合起来,开发出生态旅游产品,如佛水、佛茶、佛果(桃、梨、柿)等。

④大坝游览赏景区。

大坝建于1952年,1955年峻工,控制流域面积1100km2,坝高38.3米,长816米,坝顶宽8米,坝底宽244米,是现代人工建筑的杰作,也是近观湖光山色的最佳场所。

为了丰富游客的夜生活,可在坝上设置景灯,在临坝湖域建设水幕电影,伴随优美的音乐,从不同角度欣赏这一风景线。

⑤沿湖旅游景区。

利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建造一些非永久性的简易卫生接待设施,提供生态娱乐产品(如林中野营、野餐、采集山野果等)和保健产品(如森林浴、生态健身、林中体育运动等)。

3.2 坝下旅游服务区
本区位于大坝下面,北临南湾镇,开发宗旨为“区内旅游,坝下食宿”。

目前,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布局较乱,有大片荒地没有很好利用。

其功能是为旅游服务,可开发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各类项目。

具体开发可分5个部分:①入口区。

包括进入景区的大门、停车场等,现尚未开发。

这是游客进入景区的第一印象,设计上要突出整体视觉效果,既体现出申城山水美,又表现出人杰地灵的意境。

②商业街区。

南湾路是进入景区的主干道,现路面狭窄、桥梁承载力有限,可以此道为基准进行改建扩建,使其成为主要商业街区,可分段建成食品街、小商品街、娱乐街等,出售能体现豫南风情的旅游纪念品和名优土特产。

③垂钓区。

现为鱼池,位于大坝西端下侧,稍加修整,在鱼池周围栽植遮荫大树,置上几块景石,营造幽静的环境和纯自然氛围,让游客临水垂钓或上船而渔,体验休闲和收获的喜悦。

④西山区。

现建有西山宾馆、唐王游地府游戏城。

旅游开发应首先进行山体绿化,有选择地保留一些树种,增加风景林的比重,在景点处孤植或丛植树形优美的常绿树、大乔木等,利用植物造景。

对山洞进行改造,建造文化品位高的游乐项目,在西山北坡(南坡因水厂限制,不宜搞建筑)可错落有致地布置别墅群和小型度假宾馆,突出安逸清静的特点。

⑤滨河区。

水库之水经大坝注入 河, 河流经信阳市区。

在1993-2010年《信阳城市总体规划》中,从市区到南湾沿 河建成风景绿化带,滨河区是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也是坝下综合服务区的高潮地段。

目前重要的是将濒河的电厂等迁移,留出开阔的临水区域。

南部区域利用地形高差,修建绿地广场。

东坡绿地以开敞性
424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10月
草皮为主,辅以丛植的常绿乔木为绿色背景,由花灌木和花卉组成色彩绚丽的花带,使 河景色更加迷人;西坡绿地以群植的乔灌木为主,形成优美的林冠线,构成郁密的景观,来遮挡生活区的建筑。

北部主要突出 河水域,在水面上搞水上活动中心,如滑坡池、高架滑水、激流勇进、冲浪池、儿童嬉戏池等,沿岸地段可建成开放型绿地,植物造景为主,设置园林小品、以自然、清新、朴实风格为主。

3.3 董家河生态茶文化旅游区
本区位于风景区的西北部、南湾湖区上游地带,是优质信阳毛尖的主产区,旅游开发尚未起步。

其突出特色是茶文化,把环境保护与茶文化相结合,建成生态茶文化旅游区。

可利用现有的茶场、茶园投资兴
建生态观光茶园,使游人在茶园中采茶、制茶、品茶、购茶,体验茶农的生活情趣,体会茶文化的奥妙。

3.4 河港观光游览区
河港位于景区西部,从大坝乘船可直达该区。

本区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适宜开展旅游观光,目前基本没有开发,处于自然状态。

本区的首要任务是优化线路,使游客在较短时间内尽可能多欣赏景点。

待旅游初具规模后,可把 河港建成风景区西部的中转站,建成一个以水为主调,动、静结合,能体现本地特色的观光基地。

可建成渔业区、手工业区、水生植物区、野营区、阳光河滩别
墅区等,建造生态饭店,向游客提供本地生产加工的各种绿色食品,出售能体现水乡特色的旅游小商品。

4 小结
旅游地功能分区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
研究课题。

本文从理论上探索了旅游地功能分区,并以南湾湖风景区为例将其分为4个旅游功能区,但对
各功能区之间如何协调。

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带来
影响如何处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舒伯阳,刘爱荣1现代旅游开发中持续发展理念的拓展与操作[A ].中国地理学会编1区域可持续发展
研究[C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2212224.
[2] 保继刚1旅游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1993.[3] 苗以柱1区域开发与规划[M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4] 刘爱荣1嵩山国家公园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A ].张占仓主编1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研究.[C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1762181.
[5] 卢云亭.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J ].经济地理,1996,16(1):1062112.
[6] 唐铁顺.旅游目的地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 ].地理研究,1998,17(2):1452149.
[7] 刘嘉言.南湾湖风景名胜区自然地理造景要素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7(1):
962100.
[8] 钟家智.信阳旅游指南[M ],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
[9] 信阳地区地方史志编委会.信阳地区志[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Study on tour i n g function area
of Nanwan Lake Scen ic Area i n X i n yang
J I N Jun ,W AN G Y i 2m in
(D ep t .of Geog .,X inyang T eachers Co llege ,X inyang 464000,Ch ina )
Abstract :T he tou ring functi on area p lays a very i m po rtan t ro le in tou ris m developm en t .T he avticle m ain ly p resen ts som e studies on th is ter m .N o t on ly from the theo ry ,bu t also from the p ractical evidence ,M o reover ,from the studies ,N anw an L ake Scen ic A rea in X inyang are divided in to fou r tou ring functi on areas .
Key words :X inyang city ;N anw an L ake Scen ic A rea ;tou ris m developm en ts ;tou ring functi on area
责任编辑:张建合
5
24第12卷 第4期 靳军等:信阳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功能分区初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