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人员岗前培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新进人员岗前培训考试试题
检验科新进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试题
1、医院感染的定义:
2、为监测和统计需要,对于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如医院肺炎),规定在入院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院内感染与交叉感染的区别:院内感染分为( )和( )两种,而交叉感染属于感染。

4、根据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100张病床以下、100~500张病床、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应分别低于()
5、我国综合性医院感染平均发病率为()
6、根据《规范》要求医院应每年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漏报率应低于().
7、我国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是()。

8、引起医院内肺炎最主要的机制是( )。

9、血液感染易感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

10、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11、我国输血后的肝炎最常见的是()。

12、下列那些情况不一定是院内感染:()。

13、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专业人员应于()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14、尿路刺激症状,或下腹触痛、肾区扣痛,同时尿检WBC男性≥( )个/高倍视野,女性≥( )个/高倍视野,可诊断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者应结合尿培养。

15、无症状性菌尿症:虽然无症状,但近1周有内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浓度≥()cfu/ml,革兰阴性杆菌浓度≥()cfu/ml。

16、一般认为,在短时间内在某病区连续发生某种病原体(如MRSA)引起的感染超过()例,应怀疑医院感染爆发。

17、写出MRSA的中文全称和临床意义:
18、目前认为引起抗生素相关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19、根据国内外调查结果,多数发生在ICU的晚发性(插管96h后)呼吸机相关肺炎最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是().
20、根据国内外大宗调查结果,导致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医院感染
1、是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在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2.48h
3.内源性和外源性
4。

外源性7%、8%、和10%
5. 5%~9%
6. 20%
7.下呼吸道感染8。

口咽部和胃肠道定植菌的吸入9。

留置中央静脉导管10.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垂直)11. 丙肝12。

胰腺炎、术后发热、褥疮13。

24小时,24小时内14. 5个,10个15.10的四次方,10的五次方17。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仅对甲氧西林耐药,而且对所有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并对氯霉素、林可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及奎诺酮亦不敏感,目前万古霉素仍成为治疗MRSA的首选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18.艰难梭菌19.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0. 表皮葡萄球菌
检验科新进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1分/空)共计35分
1。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路运输.
2。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 .
3.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级。

4。

需要在动物体上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在符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级以上实验室进行。

5。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见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指的微生物,以及的微生物;第二类是指
的微生物,这两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6.医疗废物中、、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废物收集处理.
7.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的专用运
送工具。

8。

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

9.Ⅰ级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对排气进行净化,安全柜上部为,下部为 ,工作状态时保证 ,但不保证。

10.在主实验室应合理设置三区:、、 .
11。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留进行有关检测,以后定期复检。

12.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将医疗废物分为、、
、、。

13。

在二级以上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入口明显位置处必须贴,并。

14.污染患者血液的注射器属于性废物;废弃的疫苗属于性废物.
二、选择题(不定项)每题2分,共计30分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D、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3、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年。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4、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A、1名
B、2名
C、3名
D、4名
5、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 )年。

A、10
B、20
C、30
D、40
6、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年.
A、1
B、2
C、3
D、4
7、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天。

A、1
B、2
C、3
D、4
8、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A、1/2
B、2/3
C、3/4
D、4/5
9、以下哪些属于感染性废物?( )
A、病人血液
B、病原体的培养基
C、实验动物尸体
D、废弃的疫苗
10、以下哪些属于药物性废物?( )
A、病人血液
B、病原体的培养基
C、实验动物尸体
D、废弃的疫苗
11、乙型肝炎病毒,按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几类病原微生物?()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12、结核分枝杆菌,按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几类病原微生物? ( )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13、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四级,哪一级的防护水平最低? ( )
A、I 级
B、II级
C、III级
D、IV级
14、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主要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
A、微生物的致病性
B、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
C、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防护措施
D、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
15、根据生物安全柜的正面气流速度、送风、排风方式,将生物安全柜分为( )。

A、I 级
B、I 级、 II级
C、I 级、 II级、III级
D、I 级、 II级、III级、IV级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离心桶的装载、平衡、密封和打开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 )
2.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手段将病原微生物全部清除或杀灭。

( )
3.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高致病型禽流感病毒的危害程度属于第一类。

( )
4.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伤寒沙门氏菌的危害程度属于第三类。

()
5.申请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应当将申请
材料提交运输出发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审.( )
6.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 )
7.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必须要有生物安全柜。

()
8.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

()
9.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
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 )
10.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 )
四、论述题 15分
结合自身岗位,谈谈今后如何开展生物安全工作。

生物安全
一、填空题
1、路
2、公共点(汽)车和城市铁路
3、四
4、三
5、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高致病性病原
6、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感染性
7、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
8、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9、高效空气过滤器、观察窗、操作窗口、工作人员不受侵害、试验对象不受污染10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11、本底血清
二、选择题
1、AB
2、B
3、C
4、B
5、B
6、C
7、B
8、C
9、AB10、D11、C12、B13、A
14、ABCD 15、C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对
9、对10、对
检验科新进人员消防安全培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的____________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3、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实施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4、火灾_________阶段,一般燃烧面积小,火势较弱,在场人员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就能迅速将火灾扑灭。

5、单位员工应该达到“三懂三会"要求,即三懂:___________、懂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 三会:会查改火灾隐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消防法》中明确规定,消防工作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称为___________。

8、常见的燃烧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9、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__________。

10、二氧化碳的灭火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在灭火时具有一定的_________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
( )1、木材燃烧造成的火灾属于________ 。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2、下列灭火器中,扑救ABC类火灾均能使用的灭火器是________。

A、泡沫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3、干粉灭火剂灭火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

A、降低氧气浓度
B、降低温度
C、化学抑制和窒息
D、降低氧浓度冷却作用( )4、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_________逃生。

A、着火相反的方向
B、人员多的方向
C、安全出口的方向
D、人员少的方向
()5、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______.
A、被火直接烧死
B、烟气窒息死亡
C、跳楼致死
D、惊吓致死
()6、在相对封闭的房间里发生火灾时______。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B、只能开窗户
C、只能开门
D、可以打开门窗
( )7、发生火灾时,选择哪个逃生之路是错误的:
A、室内楼梯和走道
B、室外楼梯
C、屋顶平台
D、电梯
()8、_______灭火剂具有灭火效力大,速度快、不导电等优点,在我院广泛使用。

A、二氧化碳
B、水
C、干粉
D、泡沫
()9、以下对报警电话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

A、119报警电话时免费的
B、发生火灾时任何人都可以无偿拨打119
C、为了演练,平时可以拨打119
()10、下列________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

A、干粉灭火剂
B、泡沫灭火剂
C、二氧化碳灭火剂
()11、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对准火焰的_______.
A、上部
B、最旺部位
C、中部
D、根部
( )12、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要处于火焰的________方向
A、下风
B、对风
C、上风或侧风
D、正面
三、多项选择题
()1、灭火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
A、冷却
B、隔离
C、窒息
D、抑制
E、中断
()2、发生火灾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_______的义务。

A、立即报警
B、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
C、不得阻拦报警
D、扑灭火灾
E、抢救人员和物资
( )3、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的主要任务包括_______。

A、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
B、熟悉逃生路线
C、熟悉引导人员疏散程序
D、单位要明确疏散引导人员
E、员工会查改火灾隐患
()4、依据火灾中燃烧物的特性,火灾分为________
A、带电火灾
B、固体物质火灾
C、金属火灾
D、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E、一般火灾
F、气体火灾
()5、火灾的发展阶段分为_______。

A、发展阶段
B、初起阶段
C、猛烈阶段
D、熄灭阶段
E、下降阶段
()6、当燃烧发生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________。

A、可燃物
B、助燃物
C、易燃物
D、着火源
( )7、爆炸的形式有________.
A、粉尘爆炸
B、物理爆炸
C、锅炉爆炸
D、化学爆炸
E、核爆炸
()8、扑救电气火灾注意事项为________。

A、利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灭火
B、切断电源
C、佩戴绝缘防护用品
()9、下列______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A、金属钾、钠
B、木材、纸张
C、甲苯、酒精
D、棉布、家具
()10、使用干粉灭火器应注意________事项
A、防止复燃
B、防止触电
C、防止干粉受潮结块
D、防止气压不足
()11、水做为最常用的灭火剂,其主要灭火作用有______。

A、冷却
B、抑制
C、窒息
D、水力冲击作用
E、稀释
F、隔离
()12、提高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包括_______。

A、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B、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C、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D、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E、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监督的能力;
四、判断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物理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

()2、凡是能够有效的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终止的物质,统称为灭火剂.
()3、可燃固体的燃点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小。

()4、C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灾。

()5、火灾隐患是指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

( )6、用电设备因电线绝缘老化短路发生火灾,可以用水来扑救.
()7、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 )8、安全出口指直通室外或经走道、楼梯间、门厅等能通向室外的出口。

( )9、当打开房间闻到煤气味道时,要迅速打开门窗通气。

()10、单位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灭火灾,及时疏散人员.
消防培训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2、主要负责人;
3、2010年---2012年
4、初起
5、懂基本的消防常识;懂逃生自救技能。

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6、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7、火灾
8、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9、燃点
10、窒息;冷却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C)
5、(B)
6、(A)
7、(D)
8、(C)
9、(C) 10、(C) 11、(D) 12、(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D)
4、(ABCDF)
5、(ABCDE)
6、(ABD)
7、(BDE)
8、(ABC)9、(AC)10、(ACD)11、(ACDE)12、(ABCD)
四、判断题
1、(X)
2、(√)
3、(X)
4、(X)
5、(√)
6、(X)
7、(√)
8、(√)
9、
(√)10、(√) 11、(√) 12、(√)13、(X)
检验科新进人员岗前专业知识培训考核试卷
姓名:总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电子血细胞计数仪评价范围
A 精度
B 准确度
C 可比性D灵敏度
2、SDS-Hb测定法的最大优化点是
A 操作简便
B 呈色稳定
C 准确性高D没有公害
3、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的原理,以下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在规定波长和液层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消化系数
B 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结合成稳定的棕褐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C 血红蛋白可被亚铁氯化钾氧化成正铁血红蛋白
D 在721型比色计上测得透光度,乘以367。

7,即得血红蛋白浓度
4、目前国际推荐测定Hb方法是
A 十二烷基硫酸钠比色法 B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
C 碱羟血红蛋白比色法
D 酸化血红蛋白比色法
5、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是概念是错误的
A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一致的
B 红细胞的主要成份为血红蛋白
C 每个红细胞含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
D 一般情况下,随红细胞的增多和减少,血红蛋白常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6、不属于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参数的是
A.HGB B.RDW C.MPV D.Hct
7、下列哪个是血细胞分析仪首先抗凝剂
A.枸橼酸钠 B.EDTA-k2 C.肝素 D.草酸盐
8、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瑞氏染色的最适pH值为6~7
B.瑞氏染料中含酸性染料美蓝和碱性染料伊红
C.染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
D.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
9、下列网织红细胞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A 它是介于晚幼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其胞浆经特殊染色后可见蓝色网状结构即DNA
C 通常比红细胞稍大
D 通常以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表示
10、用煌焦油蓝乙醇溶液作染液计数网织细胞时,哪一步是错误的
A取血液和染液各一滴,混匀后推片
B 染色时间5~10min
C 在室温低时,染色时间还应适当延长
D 在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细胞数
11、用玻片法做网织红细胞计数的缺点是
A容易使血液中水份蒸发 B 染色时间较试管法长
C 有时结果偏高
D 重复性较好
12、目前目视法计算红细胞的最佳稀释液是
A Hayem液
B 枸橼酸盐甲醛稀释液
C 生理盐水
D 1%甲醛生理盐水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白细胞计数的技术误差
A 取血部位不当
B 稀释倍数不准
C用未经校准的吸管 D 充液外溢
14、嗜酸粒细胞计数最常用于
A 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 诊断变态反应
C 诊断粘液性水肿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
15、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
A 正常红细胞
B 畸形红细胞
C 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
16、血友病甲是缺乏凝血因子
A.XI B.Ⅷ C.Ⅸ D.Ⅶ
17.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不包括
A.中毒颗粒 B.空泡 C.Dohle小体D.染色质小体18、下列不属于正常人尿液检查结果的是
A.RBC 0~1/HP B.WBC 1~3/HP
C.透明管型偶见/HP D.颗粒管型0~1/HP
19、静脉采血时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可引起
A.白细胞分类值异常 B.血沉增快
C.使某些凝血因子活性增高 D.红细胞计数值偏低
20.“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
A、100 mg
B、150mg
C、200mg
D、250mg
21、下列何种情况干扰血清总蛋白的双缩脲法测定
A.血清呈乳糜状 B.高血糖 C.高血钾 D.高血钠
22.我国生产的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多属于
A、光电检测型
B、激光检测型
C、电学检测型
D、电阻抗型
23.下列各项中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是
A、APTT
B、TT
C、RT
D、PT
24.目前血沉测定首选的方法是
A、库氏法
B、温氏法
C、潘氏法
D、魏氏法
25.“无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小于
A、0.1L
B、0.2L
C、0.4L
D、0。

8L
26.正常人脑脊液中主要的蛋白质是
A、球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白蛋白
D、甲胎蛋白
27.饱和盐水浮聚法最适用于检查
A、未受精蛔虫卵
B、钩虫卵
C、肝吸虫卵
D、带绦虫卵
28、作网织红细胞计数,下列哪项注意事项是错误的
A、网织红细胞体积较大,常在血膜尾部和两侧较多
B、复染对网织红细胞计数影响不大,因此可用瑞氏染液进行复染
C、油镜下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见到网织红细胞数用百分数报告
D、可用绝对值来报告网织红细胞数即网织红细胞个/L
29、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

5×109/L,但分类100个白细胞中遇到有核红细胞为20个,校正后白细胞应报告
A、1.4×109/L
B、1。

35×109/L
C、1.25×109/L
D、1.20×109/L
30.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A生物安全柜 B 防护服 C口罩D缓冲间31.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A 规范操作B戴眼罩 C 加强人员培训 D 改进操作技术
32.国务院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11月12日
C 2005年1月1日
D 2005年6月1日
33.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是
A外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口罩帽子→内层手套
B 防护眼镜→外层手套→口罩帽子→防护服→内层手套
C 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帽子→外层手套→内层手套
D 口罩帽子→外层手套→防护眼镜→内层手套→防护服
34。

全自动高压灭菌器的使用哪项是正确的( B )
A 同类物品装放一起
B 液体和固体物品分开存放
C 敷料与器械同时灭菌时,应将敷料放在下层
D 常用各种物品的灭菌时间(110-121℃)20—30min
35.血钾、钠、氯、钙测定时,标本应置于
A.石蜡油试管 B.普通抗凝管
C.肝素抗凝管D.干燥清洁试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酮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物质。

2.沉淀反应的试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胎蛋白是__________标志物之一。

4.沉淀性抗原的性质是__________溶的。

5.个体发育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目变化曲线出现两次交叉,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时。

三、简答题(10分)
双糖铁、三糖铁培养基按其作用都属于什么培养基?试述它们的原理。

专业知识答案:
1、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2、环状沉淀、絮状沉淀、琼脂扩散、免疫电泳
3、原发性肝癌
4、可
5、初生后6~9日,4~5岁
三、
①.鉴别培养基
②.培养基中葡萄糖与乳糖的含量为1∶10,指示剂为酚红
③.细菌若只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在斜面部分易挥发、氧化或因细菌分
解含氮物质产碱而呈红色,直立段黄色
④.细菌分解乳糖时产酸量大,斜面也变黄
⑤.细菌若产生硫化氢可与培养基中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⑥.分解糖产气时可出现气泡、裂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