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感官参与,发展空间观念---------《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感官参与,发展空间观念 --------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实践与
思考
【摘要】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

教师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合理制定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空间观念的培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教学活动空间观念线段、直线、射线
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为例,简要介绍如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循序渐进,发展学生思维,使空间观念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挖掘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搭建空间观念框架
1.教材解读:
《线段、射线、直线》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些知识及思想方法是学生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实践,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实践
(一)、情境引入,进一步认识线段。

引入(课件):这只猫想要抓住对面的老鼠,走那条路最近?为什么?
师小结:在数学王国里,我们把像这样两点间直直的一段线叫做什么?(线段)线段两端都有一个点,谁知道这个点叫什么?(端点)
(课件:线段端点)
1.画线段。

师:请同学试着画一条线段。

(板书:)学生在作业纸上画出线段。

师:通过画一画,你发现线段有什么特点?(直的,两个端点)出示两条长度
不一的线段,问:这两条线段一样长吗?如果想知道这条线段有多长,你有什么好
办法?
请同学们量一量你画的线段有多长?指名答,小结:线段是可以测量,它的长
度是有限的。

板书:有限长
2.总结线段的特征。

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师板书:直,2个端点,可以测量,有限长。

3. 用字母表示线段。

4.找线段。

教学思考:
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
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

(二)、深入探究射线和直线。

1.认识射线。

(1)体验感受。

引入:刚才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线段。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有一条线段(出示一条红绳)你没看,你能找到他的两个端点吗?谁来指给大家看看,如果老师想把这条线段向一端延长,猜一猜,可以吗?师演示,延长延长,再延长。

还可以再延长吗?如果这条线这样一直延长下去,它有没有尽头?如果我把这条线想成是这一束的光线(出示课件),这一束光线会射向哪?
问: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我们就得到一条(射)线。

课件演示夜景中的灯光。

(2)画射线。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画:请你试着画一条射线。

指名板演。

展示学生的表示方法。

小结:这种画法很好地表示了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板书:)
A B
(3)提炼、归纳射线的特征。

问:通过画一画,看一看你发现射线有什么特点?
(5)找生活中的射线。

问:生活中,哪些光线可以看作射线?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出示课件)手电筒、汽车大灯、探照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教学思考:
对于射线和直线无限长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感觉抽象,靠老师讲授学生难于理解。

而教师借助一根红绳以及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并且多次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符
合学生由感知到表象,再由表象到抽象这一认识规律,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
抽象、概括等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2.认识直线。

(1)观察比较,说特点,画直线
这时候我们就得到一条什么线?板书:直线,出示课件,同桌互相说说直线有
什么特点?请学生说。

师小结时引导学生说。

板书:直,没有端点,无限长。

(2)找一找问:生活中,哪些光线可以近似地看作直线?课件演示金箍棒
的变化,
教学思考:
在教学中,学习完线段和射线后,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生活中去,用客观真
实的材料形象的把长度从有限长扩展到无限长,对于学习直线的特点就水到渠成了,正因为有了这一基础。

教师在教学直线的特点时可以放手学生利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自主发现,从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探究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问: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
么不同点呢?
小组合作,在报告单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思考:
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培养学生对几
何图形的敏感性,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对于三线的异同点,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
在小组内讨论。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三线问题形成清晰知识网络,让学生成为课堂
的主人,通过探索、发现培养学生推理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的空间观念自然形成。

(三)、运用新知,巩固拓展。

1.下列线中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2猜一猜: 有始有终(线段)
有始无终(射线)
无始有无终(直线)
3. 画直线,感悟极限思想。

1、画线比赛如果时间不限制,过一点你能画几条直线?课件: 过一点能画无
数条条直线。

过两点呢?同学们试试看。

教学思考:
对于概念的教学,教师并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知识教学,而是让学
生去感悟。

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得到数学内涵,例如“过一点画直线有无数条”,而“过两点画直线只能有一条”,通过让学生画线比赛,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
念激活了,让学生感悟极限思想,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利用肢体语言、
数学语言对事物的特征加以描述。

享受学习过程中探索的乐趣。

将图形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落脚点,通过再现生活经验、观察
感知、操作实践、发挥想象等手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直观感知---建立
表象---几何抽象等教学的循序渐进,抓住数学的本质,自主探究中求异同,对
比归纳后拓展延伸,逐步培养几何直觉和空间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明祥.基于空间观念的变式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9(32):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