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在读教育硕士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认知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论坛Education BBS
■ 石涛
高师院校在读教育硕士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认知调查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要求在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应当持续对信息技术能力在教学中应用的培养力度。

本文调查对象为山西师范大学2015级教育硕士,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尚有欠缺;学校对信息技术和教育活动的结合方面的教学不够重视。

通过对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方面的研究与教育;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硕士;调查研究
1引言
信息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其本身的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无论是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教育中介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变化[1]。

教育硕士是我国面向中小学教师所设置的专业型硕士学位[2],其设置目的是为广大中小学输入高级别的专业人才,因此,在读教育硕士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知,既体现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未来教学活动中的重视程度,又侧面反映了当前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情况。

2015级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分为7个学科方向,分别为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政。

本级的培养计划改为2015-2016学年进行教育学基础理论学习,2016-2017年进行教育实践研究。

学生经过一年的理论学习,基本掌握了教育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为第二年研究实践打好了坚实基础。

2调查研究
2.1调查对象
山西师范大学2015级在读教育硕士,已经结束完毕研究生阶段所有理论课程。

为调查便捷需要,此次发放电子问卷总共50份,面向7个专业方向,分别为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和思政,其中无效问卷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50份。

2.2数据处理
首先对问卷进行编码赋分,对于四选项的问题,赋分一般参照5分、3分、1分、0分来进行;对于三选项的问题,一般参照5分、3分、1分来进行。

通过对问卷收集,统计各个题的分值和总分值来分析结果。

其中共有9道问题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视程度,3个问题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和学科发展的影响。

3个问题调查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预期。

其中评分标准参加下表:
表1各维度评分标准
认知程度赋分分值影响程度赋分分值使用预期赋分分值
重视23-29重视7-9积极使用7-9
一般12-22一般4-6一般4-6
不重视<12不重视<4消极使用<4
2.3调查结果与分析
2.3.1认知维度统计
利用Excel软件统计了山西师范大学2015级教育硕士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认知的重视程度人数和百分比统计结果。

分析可得,即使分为7个专业,各专业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变现重视,这部分学生攻占所有学生的82%。

10%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认为一般,表现为认为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可有可无。

8%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不重视,表现为一般情况下不使用信息技术或觉得日常教学经验以及已有的教学模式可以完全应对现有的教学活动,因此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并不重要。

总体上分析来说,大部分在读教育硕士在完成所有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重视程度较高。

2.3.2影响维度统计
利用Excel软件统计了山西师范大学2015级教育硕士对于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影响程度人数和百分比统计结果。

分析可得,68%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变化和学科本身的影响较大,认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学生的学习会有较大帮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加速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各学科之间教育教学方法也会加速融合。

12%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和学科本身影响作用一般,其认识主要是出于信息技术的影响本身还需要时间观察。

另有20%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虽然对现代社会尤其是教学形态领域变化很大,但是对学生的学习和学科本身的影响并不明显,学生的学习仍有赖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学科本身的变化在于学科的变化发展,属于学科自身的因素。

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仍旧认为信息技术的巨大变化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大概是因为信息技术本身对于人类社会各方面影响的一个侧面的体现。

2.3.3使用预期维度统计
利用Excel软件统计了山西师范大学2015级教育硕士对于在未来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预期人数和百分比统计结果。

通过分析可看到,大部分学生会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此部分学生占全部学生的60%,这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有关。

16%学生对于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预期表现一般,其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难以评估,因此影响了未来的使用。

24%学生不会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其表现为对信息技术在教学预期效能等方面的影响不大,本人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较低,且并不认为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活动来说很重要。

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仍旧会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各个过程,包括课前备课、课堂过程管理和课外交流谈论等,这大概与信息技术的便捷化有关。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山西师范大学2015级教育硕士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重视程度较高,能主动使用各种各样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基本达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态度要求。

而对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方面,学生看法不一,但是基本上来说主流认为信息技术对社会形态造成的变化必然延伸到教育领域,小部分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和学科的相互融合作用有限,并非大的影响因素。

教育硕士是面向未来教师这一工作岗位的,教育硕士在研究生学习中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认识层次,以及其本身的实践能力,会对以后的教学活动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鉴于此,在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应继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学习,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现代教育技术授课教师应当具有相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和促进研究生使用相关平台进行合作与交流;
(3)加强多媒体设计实践方面的实践锻炼。

作者简介:石涛(1987~),男,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物理)。

参考文献
[1]孔维宏.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J].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2014.
[2]徐福荫.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与专业必修课程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02.
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