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下雨啦 ▏人教新课标(2014秋)(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下雨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雨时,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在雨中奔跑、嬉戏的情景,在儿童看来,下雨是一件有趣而令人激动的事情。
?
教材把《下雨啦》安排在第7课,这时正是秋季,秋日的小雨清凉缠绵,能够给孩子带来创作的灵感和真实的体验。
教材中还提供了一些和下雨有关的情景图片,是要引导学生悉心观察,丰富联想,引发回忆。
这是一节绘画练习课,一般说来,孩子们创作的内容大致会偏重于两类,一是表现雨:用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点表现出雨的大小,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二是表现雨中的情景,主要是表现人、动植物等在雨中的活动,有的可能是真实的回忆,也有的可能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
教材中出示的学生作品在这些方面可以给学生带来某些启发。
学生在进行本课题的创作时,一般会涉及到描绘下雨时的某种“场景”或“情节”,和前几课的创作相比,画面内容会更加丰富,往往容易把握不好画面的构图,教学时,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引导,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在下笔前有意识地区分画面表达的主次,安排画面,以便能更好地借助画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看一看:体验雨给人和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回忆下雨时的场景。
2.画一画:用点、线、色表达出自己对下雨时的感受。
3.说一说:通过描绘下雨时的场景,自己对生活有什么样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用长短、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条以及线状和色彩来描绘下雨时的场景。
2.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场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教具学具:多媒体、雨衣、雨伞、范画、油画棒、水彩笔
五、教学内容:
(一)引入主题
1.激情导入:动画片故事(下雨啦),引导学生直观的进入课题,并且问学生你从动画中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动物?——出示课题《下雨啦》
2.自设情景:矿泉水瓶制造下雨时的场景,让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到生活中的雨。
(二)我学会:
1.看一看:体验雨给人和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回忆下雨时的场景。
2.画一画: 用点、线、色表达出自己对下雨时的感受。
3.说一说:通过描绘下雨时的场景,自己对生活有什么样的感受。
(三)师生互动:
1.学生通过听音乐和看老师的表演,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吗?——雨(多媒体课件)
2.说一说:不同脾气雨他们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一样有高兴和伤心,那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多媒体课件)有大雨、小雨、雷阵雨、暴雨、太阳雨,引导学生认识雨的名字并且知道雨的特点,重点是掌握雨的形状,并且知道雷阵雨的时天气阴暗,讲解闪电的形状。
(细细长长的线条)
3.欣赏各种雨的图片,加深对雨形状的描绘。
(大雨密密麻麻,小雨滴滴答答,雷阵雨轰隆隆)
4.出出示下雨时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下雨时都有些什么人和物,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有树、房屋,并且都穿着雨衣或者打着雨伞)
5.教师出示下雨时所需的雨伞和雨衣,并且讲解他们的形状和颜色。
(四)教师示范:
1.拿出事先画好的一幅下雨时的图画,让同学们观察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2.在另一张图画纸上再次强调下雨时所出现的事物
(五)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多媒体课件)
(六)学生创作:(播放轻音乐)
1.画一幅完整的下雨天的画,注意下雨天的特点,要有打伞或者穿雨衣的人,还要有雨线。
2.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保持安静,画面饱满
(七)展评
1.把学生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展示。
学生互评。
2.教师点评。
3.对表现大胆、画面生动有趣的作品进行表扬,以带动全班学生整体表现水平的提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下雨啦》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下雨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所以这节课对于一
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并不陌生,这堂课主要是教孩子们学会用点、线、色来描绘生活中的雨,通过播
放动画片孩子们很快的融入到了课堂气氛,进入到了老师预设的情景当中,线条的长短、粗细、疏
密不一可以来表达雨的大小,通过图片的比较和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观察,孩子们灵活多变的把这
节课掌握了,对于美术来说,我们更重要的是把知识更”活泛”,通过学生的作品来看,学生们的
掌握情况很好。
对于我来说,更要加强书面语的运用,减少自己的口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