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21期
众创空间
科技创新与应用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
刘科尧,李
东,程
越,关靖云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
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
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
要整合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高速、
高效、高质量发展。
土地是众多资源中的基础,能否科学、
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土地资源的摸排统计是实现高效利用的前提,传统的调查方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调查周期长且准确性有待提高;遥感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类型传感器得到了极大
地丰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获取多时相、多分辨率影像,节
省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调查结果时间上的一致性,结果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为土地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便利条件。
1遥感技术的特点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探测技术,利用遥感传感器,通过非直接接触的方式,采集不同地物的电磁波谱信息,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获取有价值数据。
1972年第一颗遥感卫星Landsat-1的发射,标志着遥感技术进入了新时代,并迅速在多个领域体现出其价值。
1.1多波段数据
遥感传感器通过采集地物反射的太阳光和自身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特定的数学计算公式运算,最终形成
各波段影像。
光线根据其波长可分为红外、
可见光、紫外波段,不同地物对光线各波段反射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不同波段信息的组合,可以精确识别不同地物。
遥感卫星能够在同一时间收集同一地物的多波段信息,根据地物光谱反射差异特征,按照使用者需求,有针对性的组合对应波
段的遥感影像,使目标与其他地物在显示效果上明显区分,提高可视化程度,为地物类型精准识别提供新方法。
[1]
1.2多分时空辨率
技术的进步使得遥感卫星在数量和类型上不断完善,先后发射了以Landsat 系列、高分系列为代表的遥感卫星。
遥感影像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差异决定了影像的使用功能。
例如Landsat 系列的代表卫星Landsat8-OLI 空间分辨率为30米和15米,数据更新周期为16天;MODIS 影像空间分辨率为250米、500米和1000米,数据更新周期为1-2天。
多平台遥感数据的发展提高了用户对遥感数据的选择性,大幅提高了工作和研究效率。
[1]
1.3多用途
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运用得到进一步深入和推广。
利用地物光谱分辨特征,可以进行针对性识别,目前已广泛运用在多个领域。
例如红外波段对温度差异及变化敏
感度高,实现了不同尺度火灾预警预监、
地表温度反演等。
根据大气气溶胶对不同波段的散射、反射能力强度,对空
气质量进行检测,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常规方式对地表生物量的探测需要大量人力且耗时长,为提高工作效率,已有多名学者利用遥感技术,建立计算模型,成功计算了森林、草原生物量。
自然界水体中含有多类生物和污染物,为保证用水健康需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根据不同污染物的光谱特征,使用遥感技术和数学统计方法,能够以较高精度检测水中污染物种类及其含量。
[2-4]
2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资源规划开发中的应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建设,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并定期更新,通过整合土地资源,科学管理与使用,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使土地价值最大化。
遥感
摘
要:文章以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为研究目标,通过分析遥感技术的特点,重点讨论了遥感技术在农村耕地面积动态监测、农村耕
地资源退化的动态监测、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应用方面起到的作用,为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信息参考。
关键词:遥感;农村;土地资源;规划开发中图分类号:S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21-0023-02
Abstract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as the research goa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ole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rural cultivated land area ,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rural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degrad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rural land use planning ,so a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reference for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Keywords :remote sensing;rural areas;land resources;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南疆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识别、帮扶与机制创新研究”(编号:16BMZ07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软科
学项目“南疆旅游扶贫民生效应测评、调适与防返贫对策研究”(编号:2018D07013)
23--
2019年21期
众创空间
科技创新与应用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的开发能够快速监测多时相、大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现状,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更新数据,做到动态监测,为土地资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2.1耕地面积动态监测
土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并非保持不变,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人地关系也愈发紧张,为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土地利用类型转变速度远高于历史水平,耕地面积持续增加。
为防止土地违法使用,强化耕地保护,需要频繁进行土地资源调查。
通过使用遥感数据的高精度、
大尺度动态监测,时时监控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提高管理精度,保障耕地利用的合法性,使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5]
2.2农村耕地资源退化的动态监测
土地资源质量受自然条件和人类利用共同影响。
由于人口增长对物质的需求,很多自然条件下的土地被有针对性的开发,转变为诸如农田、工厂、
矿区等。
但由于开发过程不合理,开发者缺乏环保意识,导致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沙化等现象[6];部分耕地开发后未获得理想的经
济收益而被搁置,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农田生态多样性降
低,土地质量严重下降。
遥感技术由于时间分辨率高,可以
在短周期内实现对同一地点的重复监测,及时发现耕地质
量变化情况,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耕地使用政策提供参考。
[7]
2.3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应用目前,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多平台、多类型遥感数据可以满足各类需求。
此外,遥感数据之间互补性较强,可以结合不同遥感数据的特征建立遥感信息大数据平台,实现多方面、深层次数据分析。
同时,利用遥感大数据平台,考虑以往的土地利用情况并结合现实环境,可以为制定更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政策提供信息支持。
[8]
3结论
农村土地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高效率、高质量的利用方式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能够更快、更优质的实现新农村建设。
遥感作为一种新技术,
根据其大尺度、
短周期、多数据类型的特点,可以快速完成农村土地资源及其他资源信息的收集,
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工作成本,
能够做到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和土地质量的实时监测,并为土地利用规划制定提供信息参考,对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1]李德仁.论21世纪遥感与GIS 的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03(02):127-131.[2]程玉丝.结合地形因子的酉阳县针叶林实际地表生物量遥感估算[D].西南大学,
2017.[3]粟君莲,何政伟,
潘佩芳,等.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东风渠水污染分析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3,11(01):82-85+14.
[4]侯宇初,
张冬有.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对比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0):142-147.
[5]常布辉,王艳明,
杨江,等.河套沈乌灌域遥感耕地面积变化[J].人民黄河,2019,41(03):150-155+160.
[6]张蓉蓉,樊会敏,
郭军艳,等.陕西渭北农田土壤盐碱化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西北农业学报,2018,27(03):440-450.[7]冯雪力,刘全明.基于多源遥感协同反演的区域性土壤盐渍化监
测[J].农业机械学报,
2018,49(07):127-133.[8]陈向东.遥感大数据助推城市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9(05)
:14-15.观定权法对工程控制网进行平差定权是合理的而且精度有所提高。
4结束语
本文将两种客观定权法(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引入
到工程控制网平差定权中,详细阐述了定权的具体步骤,通过一工程控制网进行定权并进行平差计算,其结果表明与常规先验定权法和二次定权法相比,定权更加合理,平差结果精度有所提高。
对于实际工程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具
有一定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祥元,梅是义.控制测量学:下册(第二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2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陈本富,岳建平,席广永.二次定权平差法在边角网平差中的应
用[J].测绘通报,2009(10):26-27.[4]王永弟,许承权.熵权理论在测量平差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
2012(11):52-54.
[5]刘洪顺.变异系数赋权法对水准网平
差定权方法的改进[J].地理空间信息,
2012(4):142-143.
[6]肖明,赵宏伟,王晓峰.用熵确定权重
的方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6):21-22.
[7]姜君.基于熵权与变异系数组合赋权
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D].首都师范大
学,2011.
方案
P1
P2 X/m
Y/m
M p /mm
X/m
Y/m
M p /mm
方案1 4933.0380 6513.7670 30.5891 4684.3940 7992.9600 31.1524 方案2 4933.0670 6513.7250 29.4527 4684.4230 7992.9520 29.8366 方案3 4933.0350 6513.7510 19.6498 4684.3840 7992.9860 29.6850 方案4 4933.0360 6513.7550 21.4100 4684.3820 7992.9890 30.2394
均值 4933.0440 6513.7500 25.2754 4684.3960 7992.9720 30.2283 表2平差结果
(上接22页)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