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药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药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探索
作者:席继伟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16期
席继伟
粮食和中药材间套,是阆中市近些年以来旱地高效种植模式的主要特色之一。

既要扩大经
济作物面积的种植,也要保障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不能减少,只有这样才能使全年的粮食亩产
量达到一定规模,实现千斤以上的产量,实现亩产值上万元的目标。

生姜、川明参在我地经济作物中占相对较好的优势,随着各地区及政府的大力支持,生姜
和川明参的种植产业也得到了很高的重视。

于是我们总结出了旱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即“川
明参、小麦、生姜、二季玉米”种植模式。

通过对粮食和中药材间套种植模式的探索,并根据
阆中市种植习惯及温光气候特点,提出了粮经复合高效种植模式,实现粮食、中药材亩产值上
万元。

近几年的探索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这种套种模式对其种植产量和产值有着非常大的提
升和帮助,现就该模式简介如下。

一、模式特点
在第一年的8月份要每隔一带种上川明参,而另一带则要在10月的下旬种小麦,第二年的
4月份川明参收获后在种植带上栽种上生姜。

小麦收获后栽上二季玉米;二季玉米收获后再种
上川明参,生姜收获后种上小麦,即该模式中川明参、生姜可连续种植2年。

该种植模式应选择在土壤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灌良好的夹沙壤土或沙壤土内进行。


各作物的茬口进行很好的衔接。

并以分带轮作的方式解决川明参和生姜的连作问题。

此模式对
各种作物的耗地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达到土壤养分的基本平衡。

该种植模式的各方面投入
都比较大,对种植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

二、模式效益分析
参照当地同类作物进行同一种植标准平均产量和市场均价测算的结果,小麦亩产200公斤,2.4元/公斤;二季玉米亩产350公斤,2.2元/公斤;川明参亩产700公斤(鲜品),8元/
公斤(鲜品);生姜亩产2000公斤,7元/公斤。

亩总产量为3250公斤,其中亩产粮食550
公斤,经济作物2700公斤,亩总产值为20850元。

亩产粮食超千斤,亩产值超万元,产量和产值都双超目前常规生产水平,是我地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粮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之一。

三、各种植作物栽培技术
1、川明参栽培技术要点
(1)施足底肥,强化配方。

川明参属块根收获作物,应尽量选择多施有机肥以及钾肥,而氮则以少量最佳。

在翻地耕作时一次性的进行施入,如果是套作地块则要施用量减半。

(2)精细整地,规范作厢。

川明参在施足底肥排栽之前,土壤要深翻33厘米左右为宜,
将地面欠细并整平,然后将厢面做成瓦背型。

(3)规范移栽,强化质量。

我市川明参的最佳移栽时间是每年的立秋至处暑,在起苗时一定要避免挖断及挖伤种根。

保持合理的密植,株行距以6.6厘米×23.2厘米为宜,保障每亩种
植量3.5万株。

在整个田地排栽完成后,要采用麦秆或玉米秆来进行覆盖,目的是避免阳光以
及保证湿度,改善土壤的板结等。

在此期间要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壮苗早发,及成熟后
适时收挖。

2、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

早熟、高抗条锈是品种选择的重要环节,而高抗白粉病,抗倒伏能力强,分蘖力适中的优质品种也是选择的必要条件。

(2)播期。

该种植模式,小麦播种期应该比大面积种植的时间早5-7天左右,要想达到小麦早播并促早熟的效果,必须要在10月25日前播种完成。

(3)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对于氮肥的施用要适量减少,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避免小麦在生长的中后期出现倒伏以及麦苗贪青和晚熟的现象。

(4)密度。

适当密植,控制分孽过旺,避免晚熟。

(5)注意防治病虫。

我市小麦前期以防红蜘蛛、灌浆期防蚜虫,分蘖期防治好条锈病,抽穗期防治好白粉病和赤霉病。

(6)适当早收。

小麦8-9成熟时即可抢晴收获,以利后茬作物早栽。

3、生姜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

我市以本地竹根姜为宜,株型紧凑,对生姜的选择也是按照要求进行的严格优选,并进行晒姜和困姜及药剂浸姜种的处理。

(2)催芽栽植。

种植模式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种植技术的规程进行操作,而我市的生姜种植应该在3月的上旬进行催芽的处理,在4月初完成栽种,把姜芽催成1-2厘米长的壮芽。

(3)整地施肥。

种植姜的地块应该采取深翻土壤的方法,并保持地块平整土质细。

做好姜沟以便底肥的深施,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400公斤以上,腐熟菜枯160公斤,硫酸钾型复合肥
50公斤左右,避开姜芽不要直接接触。

(4)栽植密度。

开沟点播,沟深25厘米左右,每带栽4行姜,窝距23-26厘米,亩植3500株左右。

(5)盖土覆膜。

采取边栽边盖土,覆土厚度为4-5厘米,把生姜种植带用地膜全部的覆盖好,并将膜的四周用细土压实,这样就可以达到增温和保湿的效果。

(6)适时揭膜。

待姜苗有30%左右出苗时,可破膜引苗,等气温稳定达到15℃以上时才
全部揭去地膜。

(7)病虫防治。

生姜齐苗后即开始用药来预防病虫害,主要以姜瘟和姜螟为主,用“益微菌剂+龙克菌十康宽”以900倍液的量,采用灌根或者淋苗基部的方法精心喷洒。

并连续用药
2-3次为宜,间隔10天左右一次。

(8)及时追肥和培土。

齐苗半月后可开始追肥,以稀粪、少量氮肥为主,隔15-20天一次,每次5公斤左右尿素;而复合肥应在8月上旬进行一次重施。

(9)适时收获。

我市一般要在10月底-11月上旬是生姜的最佳收获时间,这样有利于下茬小麦播种。

4、二季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

重点选生育期较短的玉米品种,且高抗倒伏、半紧凑型的优良品种。

(2)施肥方法。

重施底肥,而追肥要以稀粪加碳铵为主,移栽返青后追施一次氮肥,连续追施3次,保证秧苗粗壮。

注意后期氮肥不宜施用过多、过晚,避免造成贪青晚熟。

(3)移栽期。

我市小麦收获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二季玉米育苗期应确定在4月底,以利小麦收后玉米移栽时叶片达到3-4叶,移栽时边栽边浇定根水,以利早活。

(4)田间管理。

一是早追肥;二是对玉米螟的防治。

(5)及时收获,以利后茬川明参的种植。

(作者单位:637472四川省阆中市二龙镇农业服务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