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广场—逆推
学习内容:
三年级下册课本65页-66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形成初步的倒推思想方法,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通过不断反思,感受倒过来推想策略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豆浆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喝豆浆,豆浆里面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营养价值特别高。

今天老师去买豆浆的时候,卖豆浆的师傅听说我是一名数学老师,就给我出了一道难题。

老师被难住了,就把题带回来了,同学们一起来帮老师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哪位同学起来读一下题。

生1:已经卖了一半,又加上10升,现在桶里有28升。

桶里原来有
多少升豆浆?
师:读的真有感情,同学们要向他学习。

同学们你们将如何来解决这
个问题呢?(思考30秒)
生1:我会用水代替豆浆操作一下,最后看看桶里有多少水就有多少
豆浆。

师:你的动手能力很强,这种方法很好,既解决了问题又加深了印象。

生2:如果没有水,没有桶,那用操作的方法就解决不了问题了,我
采用的是画图示意图的方法,将题中的信息用示意图的方式画出来。

师:你思考问题更全面,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3:我也是用画图的方法,但是我会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更简单
更直观。

师:看来数学中简洁直观的思想你掌握的很好。

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
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们将如何解决这个
问题,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将你们的解题过程写或者画出来,一会上
台向同学们展示你们的解题过程。

好的,开始讨论。

二、合作探究
师:好,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解答完毕了,现在哪个小组愿意上台
展示你们的方法呢?
三组:我们小组是采用画示意图的方法。

原来?升
现在28升
用现在的28升减去后加入的10升,28-10=18(升),就是剩下的一半的豆浆,18再乘2就是原来豆浆的量,18×2=36(升)。

(28-10)×2
=18×2
=36(升)
答:桶里原来有36升豆浆。

师:老师这里有纸壳道具,你能具体演示一下这个过程吗?
生黑板演示。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哪个组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好,五组。

五组:我们是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

现在28升
加入10
原来?升
生:我们用一段线段来表示原有的豆浆,卖了一半,我们将卖掉的那一半用虚线表示,后来又加入10升,我们在剩下的一半的基层上又画上一小段线段表示加入的10升,现在实线的长度就表示现有的28升豆浆。

28-10=18(升),这是一半豆浆的量,原来的豆浆就是18×2=36(升)。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看来两个小组都是先求的一半豆浆有多少,通过一半求得了原来桶里有多少豆浆。

我们来看一下事情发生的顺序:原来有多少升我们不知道,用?来代替,之后卖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我们还不知道,还是用?来代替,之后又加入了10升,现在变成了28升。

这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那我们求的时候都是先求的一半,再利用一半求原有多少升豆浆,那同学们看我们解决问题的顺序正好和事情发生的顺序是相反的。

在数学中,我们将这种顺着整理信息,反着思考问题的方法称之为“逆推”。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解题方法。

板书
解:(28-10)×2
=18×2
=36(升)
答:桶里原来有36升豆浆。

三、 自主练习 师:我们刚学习了“逆推”这种重要的解题方法,那么我们马上进行应用一下吧。

+10升 -10升
1、张军原有一些卡片,后来又收集了20张;送给李明32张后,还剩18张。

张军原来有多少张卡片?
四、课堂总结。

愉快的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啊?起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生1:我学会了“逆推”这种解题方法。

师:很好,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说明你上课听讲很认真。

生2: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借助很多方法,比如画示意图或者线段图。

师:你很善于利用外部条件解决问题,思维很灵活。

生3:我发现有些问题反过来想反而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你很有想法,看来你平时很注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

师总结:像今天的这类问题属于还原问题,我们可以从最后的已知条件出发,结合顺序图或者线段图,一步一步倒着推理,直到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
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回去认真观察,看生活中哪些问题的解决还利用了“逆推”的原理,下节课我们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