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推荐】小升初水平复习测试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虽然……但是……也
B .虽然……也……可是
C .即使……也……可是
D .既然……就……但是
5. 下列语段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
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 .相得益彰
B .美不胜收
C .花团锦簇
D .天伦之乐
6. 古诗文积累。
1.(1)①爱春花,苏轼漫步江畔,勾勒出“______,______。
”
的优美意境。
《惠崇春江晚景》
②爱绿水,白居易思绪万千,赞美那“______,______。
”的旖旎江南。
《忆江南》
③爱烟雨,翁卷轻叩柴门,沉醉于“______,______。
”的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
④爱秋月,月下刘禹锡发现了“______,______。
”的秋叶静美。
《望洞庭》
2.(2)《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怎样对待别人的优缺点呢?孔子是这样说的:______。
那么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又是这
样安慰我们的:______。
7.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爱护—______ 漂亮—______
赞叹—______ 滋味—______反义词:
仔细—______ 漂亮—______
赞叹—______ 爱护—______
8. 我国著名作家谢婉莹的笔名“冰心”一名出自古诗《宿建德江》。
9. 选出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句()
A .第十二期《〈知友〉杂志》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
B .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C .今天,《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农民爱看喜盈门》的文章。
D .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
10. 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争______(______)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今天,谁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呢?
B .我看到了他那乱莲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C .这不是粥,就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D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渴望睡熟了。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
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
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
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1)填空。
①“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______。
②“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______。
2.(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
成了现实。
”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______。
3.(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碗清汤荞麦面(节选)
对于面馆来说,生意最兴隆的日子,就是大年除夕了。
北海亭每逢这一天,总是从一大早就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平时到夜里12点还熙攘热闹的大街,临到除夕,人们也都匆匆赶紧回家,所以一到晚上10点左右,北海亭的食客也就骤然稀少了。
当最后几位客人走出店门就要打烊的时候,大门又发出无力的“吱吱”响声,接着走进来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
两个都是男孩,一个6岁,一个10岁的样子。
孩子们穿着崭新、成套的运动服,而妇人却穿着不合季节的方格花呢裙装。
“欢迎!”女掌柜连忙上前招呼。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要一份……可以吗?”
躲在妈妈身后的两个孩子也担心会遭到拒绝,胆怯地望着女掌柜。
“噢,请吧,快请里边坐。
”女掌柜边忙着将母子三人让到靠暖气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向柜台后面大声吆喝,“清汤荞麦面一碗——!”当家人探头望着母子,也连忙应道:“好咧,一碗清汤荞麦面——!”他随手将一把面条丢进汤锅里后,又额外多加了半把面条。
煮好盛在一个大碗里,让女掌柜端到桌子上。
于是母子三人几乎是头碰头地围着一碗面吃起来,“咝咝”的吃、吸声伴随着母子的对话,不时传至柜台内。
“妈妈,真好吃呀!”兄弟俩说。
“嗯,是好吃,快吃吧。
”妈妈说。
不大功夫,一碗面就被吃光了。
妇人在付饭钱时,低头施礼说:“承蒙关照,吃得很满意。
”这时,当家人和女掌柜几乎同声地回答说:“谢谢您的光临,预祝新年快乐!”
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是大年夜。
过了晚上十点,店门又被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走了进来。
老板娘看那女人身上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去年大年夜最后那三位顾客。
“……这个……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请,请到里边坐,”老板娘又将他们带到去年的那张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一碗——”
“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 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老板说着,抓了一份半的面下了锅。
“今年又能吃到北海亭的清汤荞麦面了。
”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
1.(1)文中划线的内容可以换成______这个成语。
2.(2)以下哪一项的省略号与例句用法一样?()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要一份……可以吗?”
A .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
”戴礼帽的回答。
B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了。
”
C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D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3.(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4.(4)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5.(5)善良的老板和老板娘为什么不干脆给母子三人下三
碗面?说说你的看法。
6.(6)想象“躲在妈妈身后担心会遭到拒绝的两个孩子”
在等待回答时,心理的想法。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院长是一位六十来岁的长者,满头花白的头发。
他用一种让人坐立不安的目光打量了我三十秒之后,走进休息室叫了个人出来。
①我一看,马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这不就是那位拾金不昧的黑大哥吗?
院长叫黑大哥确认是不是我,黑大哥点了点头。
接着,院长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抽出一张纸,递了过来。
天哪,是一张四十美元的罚单!上面赫然写着由于我在教学楼白净的墙上贴了那几张寻物启事,弄脏了墙壁,影响极其不好,因此作出罚金如此之高的处罚。
要知道那表最多也就值两百元人民币。
院长递给我一本校规手册,并告诫我几句关于遵守校规和爱护名誉的话,我连忙点头称是。
我顿时明白了,告发我的就是那位把表还给我的黑大哥!
②我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眼光看了他一眼,他给我的居然是一种遗憾的笑容,还笑着解释了一句:“这是公德,这是规则!”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③之后,我愤愤不平地去学校管理处缴纳罚金……
1.(1)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情况下,给文中划线的词语换
一种说法。
极其——______告诫——______ 居然——______
2.(2)文中①②③句通过对“我”的______描写,写出了
“我”的心理及思想感情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既表现出“我”对______的
不理解,也可以看出“我”对______的不满。
3.(3)“我”为什么会受到处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三、写作(30分)
15. 习作:最难忘的事,要求字数不低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