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 浦东实现了“五大跨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年浦东实现了“五大跨越”
作者:温映瑞
来源:《上海人大月刊》2020年第04期
在上海的发展史上,1990年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上海的建设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浦东的命运也得以彻底改变。

我是1994年到浦东工作的。

当时的浦东,交通极为不便,作为主要道路的浦东大道、浦东南路、源深路常常尘土飞扬;城市建设布局、产业布局及居住布局都比较凌乱,整体上与浦西存在巨大差距。

浦东开发比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晚了十年,错过了一拨宝贵机遇,当时有些人因此对浦东开发抱着怀疑的态度。

但是,很多人相信,“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浦东开发前景美好,未来可期!我当时就是冲着这种预期来的!
30年来,浦东经历了快速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作为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受益者,我为上海、为浦东感到由衷的骄傲!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新浦东人,我的切身感受是,30年来,浦东实现了了不起的“五大跨越”:一是经济发展的跨越。

浦东经济总量1990年为6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不到10%;2019年浦东GDP达到1.27万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超过1/3,人均GDP达到3.32万美元。

浦东已经形成底子厚、基础实、多元化、韧性强的产业结构。

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意味着浦东用短短30年的时间,快速跑过了很多地方二三百年的工业化道路。

正是由于这样的发展跨越,浦东这些年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

二是社会事业的跨越。

老领导赵启正多次指出,浦东开发不仅是追求经济发展,而是力求实现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令人骄傲的是,这一认识和理念早已成为浦东发展的现实。

今天,浦东的教育、医卫事业蓬勃发展,一批名校、名医院因进驻浦东而获得了长足发展,也很好支撑了浦东的经济建设、给浦东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浦东村居的“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事业15分钟生活圈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三是人力资源建设的跨越。

经上海市统计局综合评估,浦东新区2019年末常住人口为556.70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234.22万人。

正是源源不断的导入人口,给浦东带来了巨大活力,改变了浦东的人口结构,促进浦东形成了五湖四海、海纳百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

浦东新区目前的人才资源总量,达到约140万人,其中海外人才约4万人。

陆家嘴各类从业人员已达50万人,其中金融从业人员约23万人。

张江科学城更是人才高密度区域,人才总量达到20多万人。

四是东西交通一体化的跨越。

因为交通极为不便,过去人们的说法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但现在,浦东与浦西之间的越江交通已经非常便捷,市民已普遍感受不到浦东与浦西交通的差别了。

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使得浦东早已与全市、与浦西成为一个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中枢神经系统。

五是城乡融合的跨越。

浦东开发初期,城是城,乡是乡,城乡分野、城乡二元极为严重,浦东开发打破了这种格局,搞了以城(开发区)带动乡村发展的“列车工程”,形成了功能互补、多心组团、整体发展的崭新城乡布局。

今天,浦东早已迎来了城乡融合發展的新时期,全域美丽乡
村的建设,全域公共服务的提升,使浦东的农村人挺起了腰杆、增强了自信,过上了“有尊严的乡村生活”,浦东的城乡界限正变得模糊,城乡互动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了质的改变。

小平老人家当年就指出,“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清晰看到,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带动效应日益突出,浦东开发的战略意义已得到充分体现。

经过30年的发展,浦东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创新在召唤,辉煌在未来!今天的浦东,已经确立了到2025年经济总量达到2万亿元的奋斗目标,正全力实施“五大倍增行动”(产业能级、项目投资、功能优势、土地效益、服务效能倍增),奋力推进新时代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

我坚信,浦东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浦东新的更大的发展跨越,一定会在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实现!(作者系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