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第一课时(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的悔》第一课时(语文版八年级必
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习课文,理解文中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
⑵、体会本文语言的平实自然,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我来教,你来学”环节,学生自主交流落实基础知识。
⑵、以“读”为主要教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线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中,要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做一个重亲情、有孝心的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线索,体会“悔”的内容及其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领悟本文在平实的语言中蕴涵的强烈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预习引导:熟读课文,制作生字、新词、作者情况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漫画作品:《鱼头》,学生仔细观察后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引领学生明白画的主题:儿小母爱,母老儿不孝。
从而得出启示:我们不能丢弃孝心。
2、同学们列举古今中外有孝心的人及事例导入新课。
二、以“读”导航,分析内容。
1、识读(落实语文基础知识)。
⑴、抽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再次完善预习卡片。
⑵、进入“我来教,你来学”环节:学生轮流担当“小老师”角色,对读音、字形、词义进行辨析讲解,对作者作品进行相关介绍。
(要求:不重复讲,对有争议的要马上查证确定。
)
2、析读(感悟课文,把握情感)。
⑴、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并讨论下列问题(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书记员负责记录,做到人人发言,教师适时参与各组讨论。
)
①、文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②、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母亲?
③、文章以什么线索贯穿全文?
④、你怎样看待这个“悔”?
⑵、各小组经过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小组间互相交流、积极讨论、明确内容。
3、赏读(加深理解,提高语文素养)。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话语、哪些
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要求:在书中找出并圈点勾画,旁批注记,写下自己的鉴赏、评价、感受之类的文字。
)
⑵、选一名学生当主持,以记者采访形式对同学的鉴赏
结果进行采访,同学们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发现,教师适时引导。
⑶、文中母亲的形象是我们母亲形象的缩影,联系自己
的母亲,用“母亲,我想对你说:()”的格式,表达自己
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
4、比读(整合对比,感悟亲情)。
⑴、由同学们心声的表达过渡到一位诗人对母爱的表述,引起回忆。
⑵、齐声背诵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回想课文,
并思考:
本文作者与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相通
之处?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①、二者都用的是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最
普通的事件,却感人至深,都讴歌了崇高的母爱。
②、人世
间没有什么感情比母爱更博大、更无私、更圣洁、更令人难
以忘怀。
)
5、展读(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默看课文后,结合实际谈谈:
①、你从哪些点滴的事中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爱?
②、你不想将来后悔的话,那从现在开始该怎样对待自
己的父母呢?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也是其中的发言者。
)
三、小结本课内容。
四、布置作业:
抓住琐碎的平凡小事,用平实自然的语言描述一段亲情。
(题目、角度自定,300字左右。
)
五、师生跟着多媒体播放器齐唱满文军的歌曲《懂你》,结束本次课堂教学。
附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悔----子欲养而亲不待
悟----孝心亲情不可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