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2020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D卷(精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喀什地区2020版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D卷
一、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25分)
1. (1分)给划线字写拼音。

①威廉叔叔到国外出差________,这只陶瓷虎是他刚从那儿寄回来的礼物。

②我这次的考试成绩很差________。

③你知道佛________教的创始人是谁吗?
④她仿佛________觉得有一只虎眼朝她眨了一下。

2. (2分)选择合理的解释填空。

(1)“老师夸李明的这篇作文内容独出心裁,很值得大家借鉴。

”这句话中“裁”的解释在字典中有以下几种,你认为该选哪种()
A . 用剪子剪或刀割
B . 削减,去掉一部分
C . 决定、判断
D . 安排取舍
(2)“春来江水绿如蓝”()
A . 这句诗中的“蓝”是指蓝颜色。

B . 这句诗中的“蓝”是指叶子为蓝绿色的一种植物。

3. (2分) (2018四上·福田月考) 关于对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这幅对联把“绿水”“青山”当成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 这幅对联中,“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是下联。

C . 上下联中词语都是一一相对的,比如“绿水”对“青山”,“皱面”对“白头”。

D . 这幅对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青山绿水的喜爱之情。

4. (2分) (2018四下·龙岗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刘明是我们班的八大写作高手。

B . 昨天上午下了一天的雨。

C . 寒风呼啸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5. (1分)在下列词语中找出相对应的近义词
快乐道别丰收留心告别留意
收获匆忙绽开欢乐绽放匆匆
例:快乐——欢乐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 (2分)对《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二句是对偶句,又是比喻句,交代送别之地,从空间着眼,景中寓情。

B . 三、四句巧用设问,一问一答,点明行人去处。

此二句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又流光溢彩,摇曳多姿。

C . 下片写离别之情,“才始”、“又”清晰地交代了时间顺序。

此二句又为粘对句。

D . 整首词善用比喻和想像,写得形象、别致、流利、深刻,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7. (2分)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这些衣服轻柔极了,像蜘蛛网一样。

这是一句比喻句()
8. (5分)仔细观察图片,想一想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用几句话写一写。

9. (2分)选择关联词语填空,正确的是()
________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________不爱,________嫌恶他,________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A . 因为不但而且所以
B . 虽然不但而且但是
C . 但不但并且因为
D . 因为不但并且所以
10. (6分)现代文阅读。

泪水中收获力量
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

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2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

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

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

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

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

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50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

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

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

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

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

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

在绵阳采访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作剖宫产缝合手术。

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

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

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

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

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

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

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俯瞰 ________ 思忖 ________
(2)品读全文,指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3)选文第一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一句中的“思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5)划线句中的“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有什么值得珍藏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6)读了选文你有何感想?请拿起笔写出你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15分)
11. (11分)(2019·三都) 阅读《放飞蜻蜓》片段,回答问题。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身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

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飞行方向。

据说,它饿极了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

不过,以后还会长出来的。

”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只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_____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_____把它放了_____好不好_____说着_____把蜻蜓还给翠贞_____翠贞看了看小伙伴们。

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1)补全文中所缺的标点。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________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________把它放了________好不好________说着________把蜻蜓还给翠贞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事?
(3)蜻蜓尾巴的特点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眼睛特点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12. (4分)阅读理解
奇妙的唾液
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

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

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

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

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

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

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

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

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

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

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

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

(1)读了短文,我知道唾液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短文第一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将________与________进行比较,突出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

(4)第四自然段中加点的词“几乎”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三、习作与表达 (共1题;共5分)
13. (5分)题目:爸爸妈妈,我长大了!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25分)
1-1、
2-1、
2-2、
3-1、
4-1、
5-1、
6-1、
7-1、
8-1、
9-1、
10-2、
10-3、
10-4、
10-5、
10-6、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15分)
11-1、
11-2、
11-3、
12-1、
12-3、
12-4、
三、习作与表达 (共1题;共5分)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