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名师把脉语文考纲 指导考生备战高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复习】名师把脉语文考纲指导考生备战高考【高考复习】名师把脉语文考纲指导考生备战高考
中文:扫描考点,发展优势,避免劣势
出场教师:河北辛集中学曹保顺
总的来说,今年的全国语文高考大纲在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形式上与去年保持一致,
有利于考生安心备考。

与去年相比,语文考试大纲有以下四个变化:
(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中,识记要求“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②识
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两点均删除了去年“常用”的限制(去年表述为普通话常用字、常
用汉字)。

该变化意味着考生的识字量将有所加大,虽然不会考繁、难、偏、怪字,但考
查难度有可能会增加。

(2)在“表达应用”中,“语言表达准确、清晰、生动、简洁、连贯、恰当”从去
年的最后一项调整为倒数第二项,并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准确、清晰、生动”的表达。

这表明,今年的高考强调试题的准确性,加强了理解能力的考试。

加上“生动”一词将把
考试提高到汉语水平。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拓宽视野,整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材料,这
完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这不仅体现在模仿问题上,也体现在写作和阅读问题上。

(3)在“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识记中,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
表作。

表述是将去年的两条表述合为一条,更加简洁明了,不涉及实质性的变化。

(4)在“写作”的考试要求中,今年增加了一个星号注释:每一个打字错误将扣1分,重复将不被计算在内。

高考大纲首次提出对错字扣分,引导考生规范写作。

在距2021年高考已经不足3个月的时候,如何安排这一阶段的语文复习对高考成绩
影响很大。

曹老师建议考生做好以下几方面“功课”———
-基本问题:注重积累,力求准确回答问题
在下一阶段,切不可走马观花,只求数量而不顾质量,要扎扎实实从语文的基本能力
入手。

例如,在高考考查的知识点中,纯记忆性的试题主要有3个:注音、字形、名句名
篇默写,分值大约10分左右。

如果在复习时留心积累,要全取10分并非不可能。

例如,在注音法方面,近年来,通常很难检查复音字、谐音字、常见单词误读、形声
字识别等常见字符。

对错字的考查也主要集中在常用词(包括成语)中的字上。

只要你真
正理解单词的组合和意思,你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它们。

例如,在2022全国高考第一卷1题中,D项目中写“摩梭”的正确方法是“摩梭”。

“摩梭”和“拓”在字体上很容易混
在一起,但“骚”来自女性角色的底部,其含义与姿势有关,“搓手”的动作与单词的底
部有关。

知道一个词的意思很容易判断是非。

近年来,著名句子和文章的考试基本上以大
纲要求背诵的项目为起点。

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常见而重要的古代诗歌和句子,这并不难。

许多考生都能背诵,但考试不及格。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书写错误,一个单词和一个单词
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分数损失。

这就要求考生记住一些罕见的、难以书写的单词,区分近义
词和近义词。

从历年高考来看,这三个知识点的得分率都很低。

事实上,一点也不多,主
要是因为它不够准确。

因此,对这三个知识点的审查应以“准确性”为基础。

提问时要注
意收集和积累,分类、总结、整理。

最好经常“亲自”写下容易出错的单词。

基础知识板块还包括词语应用、病句修改、语言表达、句式变换等。

对词语这个知识
点的掌握除把握基本的意义和用法外,一定要和“语境”联系起来,弄清楚它在特定环境
里的准确意义和用法。

例如病句的修改首先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如褒贬上、程度上、范围上有无不当;句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

其次是用紧
缩法检查句子的主干部分,检查句子有没有残缺,主干搭配是否恰当。

再次是检查句子的“枝叶”部分,看看搭配上有无问题,它们的排列是否恰当等。

今年将从多个方面测试语言表达(主观题):准确、清晰、生动、简洁、连贯和恰当
的表达。

内容也将多样化,但必须实用。

比如,往年要求考生写获奖词、对联、公益广告
词等,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生活,真正发挥汉语的工具功能,在表达时要特别注
意今年的新要求。

-古诗鉴赏:找准要害,答题势如破竹
在考试中,许多学生害怕古诗词鉴赏有困难。

事实上,只要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知识、最有用的方法和一些技能,我相信经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他们
会感觉更好。

古诗鉴赏复习,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在哪一方面进行鉴赏。

若是思想内容方面,就
要借助诗人写的景、人、事,体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感情经历、反映的道理;若是形象方面,就要找准诗中所写的形象,体会这些形象的经历、心态或代表意义;若是语言方面,
就要认真体会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词类,分析其如何体现意境,如何
表现诗人情感;若是表达技巧方面,就要弄清诗歌的表达技巧,借助原诗句进行分析。


诗鉴赏重在字句的理解,要从诗中找答案,各种方法要学,但关键是对本诗的理解,特别
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即这首诗表现的心境,由此再落实到词句中。

要注意答案在诗歌内,在字句内,在作者表达的情景内,如“冷、清、寂、绝、暗、阴、闹、笑、泪”中。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总结规则,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下一阶段的复习备考一般应结合相应知识点和做过的模拟试题进行。

对知识点和试题
要多分析、多思考,掌握知识点涉及的主要内容范围、命题规律及解题思路。

这是实现语
文能力飞跃的关键。

比如文言文复习,首先要立足教材,做好实词、古今同义词、致使、有意、动词等固
定格式用法的总结和梳理。

同时,我们应该根据近两年的高考试题。

除了理解词义和翻译
句子外,我们还应该能够分析文言文的内容,总结作者对文言文的看法和态度。

复习需要
做适当的提问,培养语感,总结规则。

又如现代文阅读复习,要重点抓文章思路,掌握不同文体的行文特点,能整合文章中
的重要信息。

理清文章思路,才能知道每一段、每一句话在整体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
相互层次关系,不至于在作答时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行文特点,阅读
议论性文章重点抓中心句、分论点句及文意转折句,散文要重视其中的抒情议论句和使用
修辞格的句子。

现代文阅读答题原则是“答案多在原文中”,考生应能从原文中筛选、提
取有效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

但仅对原文中的相关语句照抄照搬是不行的,有的题
要求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

有些阅读题要求考生用自己
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

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
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作文:加强考试,写出自己的特点
高考作文,是思想、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高度融合,短期突击的效果并不明显。

但是,
在下一阶段对作文的练习只能加强而不能放松。

作文既要准确把握文题实质,写出情理,
还要能够突出个性。

下一阶段要重点加强专题考试理念的培养。

在考场中由于考试错误而造成的损失几乎
是致命的。

一旦考试出现偏差,基本上等于宣布作文考试完全失败。

这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是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而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

内容的选择有相对的自由性,但绝不是无边无际、随心所欲。

考生在写作时必须紧扣文题,不可偏离文章的主旨。

一要抓材料关键词,理顺逻辑关系,揣摩出题意图。

并要读清题干
要求,选择恰当文体。

如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命题人给的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要求
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有的考生抓住牧羊人孩子的
那句话“它也很可爱啊!”将作文题目命中为“可爱”,不是谈乌鸦精神的可贵,而是通
篇只抽象地谈“可爱”,根本不联系所给材料;也有考生就牧羊人孩子的话谈童心的可贵……这些都是考生没有真正理解所给材料的寓意,结果写作时偏离了所给材料的内涵,
得分都在30分以下。

其次,我们要注意写自己的特色。

在下一阶段,考生首先要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积累,
找到自己的特点。

在考试准备的最后阶段,我读过的书,读过的精彩文章,我有过的独特
经历,或我听到的让人感动的事情,或我有过的好主意,我写过的成功文章等等,这些材
料应按项目收集和分类,以做好原材料储备。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和思维特点,擅长不
同的风格。

叙述、解释、讨论和抒情。

你擅长的可以通过对你的传统作文进行分类来回答。

只要题目允许,考场应该尽量利用自己的优势,用自己独特的主题和熟悉的体裁来展现自
己的特色。

在备考阶段,最好能坚持一周一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细致推敲分析,锤炼出几篇成功的文章,做好迎考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