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保健科张医师(已接受相关培训)对蔡技师的 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并陪同其前往广州市艾滋 病防制科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将患者血样送检 作抗体确证试验
专科医师决定给其立即采用基本药物程序进行预防性 治疗,具体方案为:双汰芝(3) 1 ,连续服用28天, 蔡技师则觉得感染风险很大,要求加服强化用药佳息 患。
3、处理伤口的方法不当:针头划破了手套, 但未造成明显出血,用力挤压伤口造成 出血,容易使伤口旁微细血管造成负压, 把伤口周边可能存在的病毒进入血管;
4、蔡技师的风险等级为 2级轻度,只需使 用基本用药程序,而蔡技师坚持加服强 化用药,其药物毒副作用将大大增加。
五、总结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 正确掌握职业暴露防控知识 建立一个完善的职业暴露防控管理制度
粘膜暴露
9/3628 0/148 4/889
1/1007
0.2%(0.1-0.5) 0 0. 4%
0.1%(0.01-0.5)
通过完整皮肤的传播 0/2712
0%(0-0.1)
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的科室分布
工种
确认因职业暴露
感染例数
牙科工作人员
0
尸体防腐人员
0
急诊室工作人员
0
健康助理
1
维修工人
1、暴露途径
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期间注入了感染的血液,是医疗 卫生机构中发生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 为常见。完整的皮肤接触,感染的危险性相当低。
粘膜暴露: 粘膜接触或含有的血液、羊水等溅入眼、 鼻等部位。
2、职业工作者感染的危险
暴露途径
感染人数/暴露人数
感染的危险
针刺损伤
·针刺暴露于无症状 HIV感染者 ·针刺暴露于AIDS 病人
5、登记与报告
在职业暴露处理中,应当做好相关的登记与报 告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各抗体初筛实验室) 应当 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 总,上报至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区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每半年上报市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案例分析
发生地点:广州市某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
事故当事人:蔡技师
1
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16
非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3
各科护士
20
内科医生
6
外科医生
0
呼吸治疗师
1
透析技师
1
外科技术员
2
其它技术员及治疗师
0
其它卫生工作人员
0
合计
51
可能因职业暴露 感染例数
7 3 10 12 7 16 0 27 11 4 2 2 1 5 1 108
二、构成职业暴露的条件
接触物质是否含存活的病毒(先决条件) 身体与接触物接触的性质 接触物的多少 在接触物中病毒含量的多少
暴露级别 不明
3、预防性用药的实施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 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 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符合服药条件者应尽早服药,越早越好。 一旦服药,应坚持全程(28天)服用,切勿随
便停药。
基本用药程序: 2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
强化用药程序: 2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 +1种蛋白酶抑制剂
(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 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 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四、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伤口的处理
风险的评估
预防性用药的实施
暴露后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
登记与报告
做好对发生职业暴露当事人的咨询与相
关的保密工作。
(一)伤口的处理
皮肤暴露
挤
75%
压
肥
伤
皂 和 流 动 水 冲 洗 皮 肤
口 近 心 端 , 将 伤 口 血 液 尽 量 挤
酒
精
包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扎
0.5%
伤
口
碘
!
伏
消
毒
出
粘膜暴露
生
理
盐
水
严禁局部
反
挤压伤口
复
冲
洗
粘
膜
!
(二)风险的评估
暴露的级别 暴露源的级别
步骤1:确定暴露级别
暴露物是否是体液、含血体液、或其沾染器械
是
否
不需
血液或含血体液
完整的皮肤
谢谢!
文献报道: 24小时内用药100%保护。 48小时内用药50%保护。 72小时内用药25%保护。
4、暴露后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 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抗体检测、药物毒性监控、处理、感染早期症状的观察记录
发生时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6个月
除抗体监测外,应在开始服药时及服药2周后 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
刺、割伤皮肤
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
不需
危险度
暴露量
低危 如表皮擦 伤、实心针头刺伤
等
2级暴露
高危 如伤口较深、 肉眼可见血液
3级暴露
量小 暴露时间短
1级暴露
量大 暴露时间长
2级暴露
步骤2:确定暴露源级别
暴露源的情况
阴性
阳性
不明
不需
滴度低 无症状,4高
滴度高 有症状,4低
暴露级别1 轻度
暴露级别2 重度
三、职业暴露的预防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 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 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 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 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 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 行手消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 作过程中,有可能发 生血液、体液飞溅到 医务人员的面部时, 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 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 罩、防护眼镜;有可 能发生血液、体液大 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 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 时,还应当穿戴具有 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 或者围裙。
感染监测和随访:蔡技师在服用首剂预防性药物后,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科立即为其抽取 血样进行抗体本底检查,经检测证实其为抗体阴性。 此后,分别于事故发生后4周、8周、12周、6个月随 访检查抗体,经检测抗体未出现阳转。
分析:
1、该单位建立起完善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 有专人负责;
2、当事人具备职业暴露预防原则,为防控 措施的落实争取时间;
一、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从 事诊疗、护理等 工作过程中意外 被感染者或者艾 滋病病人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皮肤 或者粘膜,或者 被含有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的针 头及其他锐器刺 破皮肤,有可能 被感染的情况。
包括:羊水、心包 液、胸腔液、腹腔 液、脑脊液、滑液、 阴道分泌物
不包括:唾液、 泪液、汗液、尿
液
事故发生过程: 9月16日,患者吴因发热、咳嗽入急诊内
科治疗,医生让其到门诊实验室做血象检查。 8:30,蔡技师为其扎手指取血时,不慎划破 左手手套,左手食指侧见一小伤口,伤口处稍 红肿,但未见出血。
处理措施: 大力挤压伤口部位刺激出血,并用碘伏、酒精消
毒
医务人员立即抽取患者吴的血液送医院检验科检 测,约30分钟后医院检验科应用快速检测方法 发现吴的血样呈抗体阳性反应
疗程:28天
轻度 无需服药 一级暴露
重度 基本用药程序 轻度 基本用药程序 二级暴露 重度 强化用药程序 轻度 强化用药程序 三级暴露 重度 强化用药程序 无论暴露级别 暴露源情况不明 基本用药程序
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使用越快越好, 最好在1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 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专科医师决定给其立即采用基本药物程序进行预防性 治疗,具体方案为:双汰芝(3) 1 ,连续服用28天, 蔡技师则觉得感染风险很大,要求加服强化用药佳息 患。
3、处理伤口的方法不当:针头划破了手套, 但未造成明显出血,用力挤压伤口造成 出血,容易使伤口旁微细血管造成负压, 把伤口周边可能存在的病毒进入血管;
4、蔡技师的风险等级为 2级轻度,只需使 用基本用药程序,而蔡技师坚持加服强 化用药,其药物毒副作用将大大增加。
五、总结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 正确掌握职业暴露防控知识 建立一个完善的职业暴露防控管理制度
粘膜暴露
9/3628 0/148 4/889
1/1007
0.2%(0.1-0.5) 0 0. 4%
0.1%(0.01-0.5)
通过完整皮肤的传播 0/2712
0%(0-0.1)
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的科室分布
工种
确认因职业暴露
感染例数
牙科工作人员
0
尸体防腐人员
0
急诊室工作人员
0
健康助理
1
维修工人
1、暴露途径
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期间注入了感染的血液,是医疗 卫生机构中发生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 为常见。完整的皮肤接触,感染的危险性相当低。
粘膜暴露: 粘膜接触或含有的血液、羊水等溅入眼、 鼻等部位。
2、职业工作者感染的危险
暴露途径
感染人数/暴露人数
感染的危险
针刺损伤
·针刺暴露于无症状 HIV感染者 ·针刺暴露于AIDS 病人
5、登记与报告
在职业暴露处理中,应当做好相关的登记与报 告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各抗体初筛实验室) 应当 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 总,上报至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区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每半年上报市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案例分析
发生地点:广州市某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
事故当事人:蔡技师
1
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16
非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 3
各科护士
20
内科医生
6
外科医生
0
呼吸治疗师
1
透析技师
1
外科技术员
2
其它技术员及治疗师
0
其它卫生工作人员
0
合计
51
可能因职业暴露 感染例数
7 3 10 12 7 16 0 27 11 4 2 2 1 5 1 108
二、构成职业暴露的条件
接触物质是否含存活的病毒(先决条件) 身体与接触物接触的性质 接触物的多少 在接触物中病毒含量的多少
暴露级别 不明
3、预防性用药的实施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 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 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符合服药条件者应尽早服药,越早越好。 一旦服药,应坚持全程(28天)服用,切勿随
便停药。
基本用药程序: 2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
强化用药程序: 2种抗逆转录酶抑制剂 +1种蛋白酶抑制剂
(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 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 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四、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伤口的处理
风险的评估
预防性用药的实施
暴露后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
登记与报告
做好对发生职业暴露当事人的咨询与相
关的保密工作。
(一)伤口的处理
皮肤暴露
挤
75%
压
肥
伤
皂 和 流 动 水 冲 洗 皮 肤
口 近 心 端 , 将 伤 口 血 液 尽 量 挤
酒
精
包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扎
0.5%
伤
口
碘
!
伏
消
毒
出
粘膜暴露
生
理
盐
水
严禁局部
反
挤压伤口
复
冲
洗
粘
膜
!
(二)风险的评估
暴露的级别 暴露源的级别
步骤1:确定暴露级别
暴露物是否是体液、含血体液、或其沾染器械
是
否
不需
血液或含血体液
完整的皮肤
谢谢!
文献报道: 24小时内用药100%保护。 48小时内用药50%保护。 72小时内用药25%保护。
4、暴露后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 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抗体检测、药物毒性监控、处理、感染早期症状的观察记录
发生时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6个月
除抗体监测外,应在开始服药时及服药2周后 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
刺、割伤皮肤
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
不需
危险度
暴露量
低危 如表皮擦 伤、实心针头刺伤
等
2级暴露
高危 如伤口较深、 肉眼可见血液
3级暴露
量小 暴露时间短
1级暴露
量大 暴露时间长
2级暴露
步骤2:确定暴露源级别
暴露源的情况
阴性
阳性
不明
不需
滴度低 无症状,4高
滴度高 有症状,4低
暴露级别1 轻度
暴露级别2 重度
三、职业暴露的预防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 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 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 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 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 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 行手消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 作过程中,有可能发 生血液、体液飞溅到 医务人员的面部时, 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 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 罩、防护眼镜;有可 能发生血液、体液大 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 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 时,还应当穿戴具有 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 或者围裙。
感染监测和随访:蔡技师在服用首剂预防性药物后,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科立即为其抽取 血样进行抗体本底检查,经检测证实其为抗体阴性。 此后,分别于事故发生后4周、8周、12周、6个月随 访检查抗体,经检测抗体未出现阳转。
分析:
1、该单位建立起完善的职业暴露管理制度, 有专人负责;
2、当事人具备职业暴露预防原则,为防控 措施的落实争取时间;
一、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从 事诊疗、护理等 工作过程中意外 被感染者或者艾 滋病病人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皮肤 或者粘膜,或者 被含有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的针 头及其他锐器刺 破皮肤,有可能 被感染的情况。
包括:羊水、心包 液、胸腔液、腹腔 液、脑脊液、滑液、 阴道分泌物
不包括:唾液、 泪液、汗液、尿
液
事故发生过程: 9月16日,患者吴因发热、咳嗽入急诊内
科治疗,医生让其到门诊实验室做血象检查。 8:30,蔡技师为其扎手指取血时,不慎划破 左手手套,左手食指侧见一小伤口,伤口处稍 红肿,但未见出血。
处理措施: 大力挤压伤口部位刺激出血,并用碘伏、酒精消
毒
医务人员立即抽取患者吴的血液送医院检验科检 测,约30分钟后医院检验科应用快速检测方法 发现吴的血样呈抗体阳性反应
疗程:28天
轻度 无需服药 一级暴露
重度 基本用药程序 轻度 基本用药程序 二级暴露 重度 强化用药程序 轻度 强化用药程序 三级暴露 重度 强化用药程序 无论暴露级别 暴露源情况不明 基本用药程序
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使用越快越好, 最好在1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 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