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们的过山车》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过山车”教学设计
【主题内容分析】
“过山车”又称为云霄飞车,是游乐园中一种富有刺激性的游乐工具,本课内容为:我们的“过山车”。
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物质运动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在斜面上运动的方式,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学生通过先观察真正“过山车”的运动,聚焦分析“过山车”的运动方式,再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提出设计制作自己的“过山车”。
设计制作“过山车”过程和让自己的“过山车”初步完成测试,并对自己的“过山车”进行评价和优化改进,为下一节的真正测试作准备,这是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
主要活动流程:
设计“过山车”:观察过山车的组成,认识过山车的特点。
进而选材、设计,交流完善“过山车”的设计。
制作“过山车”:动手搭建“过山车”。
测试优化:“过山车”的展示、测试、优化。
本主题将引导学生像工程师一样经历工程的设计、制作、测试、优化过程,在综合性、项目化的深度学习中,内化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极具有积极意义。
【主题教学目标】
科学(S)
●过山车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有坡度变化,有支架和底座。
技术(T)
●利用材料进行拼接和搭建过山车。
工程(E)
●完成过山车的设计、优化、测试等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并能在测试中,优
化。
数学(M)
●通过测试,过山车达到设计的要求。
【适用年级】
三年级
【建议课时】
2课时
【材料清单】
学生准备:塑料积木套件、小球、软尺、设计图纸(带小方格)、直尺、学生活动手册。
【主题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设计制作过山车
泉州市实验小学林云娥
课时目标:
科学(S)
●过山车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有坡度变化,有支架和底座。
技术(T)
●利用材料进行拼接和搭建过山车。
工程(E)
●完成过山车的设计、优化、测试等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并能在测试中,优
化。
数学(M)
●通过测试,过山车达到设计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合理设计和搭建自己的一座过山车。
难点:搭建过程中轨道铺设及曲线轨道的调整。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塑料积木套件、小球、设计图纸(带小方格)、直尺、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提问:同学们,你见过或玩过游乐园中的过山车吗?现在跟着老师准备的视频一起来体验一回。
播放“过山车”的视频,定格实物图片(公园里的过山车)。
2.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中,感受到过山车的刺激和惊险。
我们的年纪还小,不适宜乘坐这种刺激惊险的游乐项目。
4.师:从过山车的视频、图片中,我们发现“过山车”有什么特点?(结构组成上)过山车为什么这么刺激,跟轨道有什么关系,它跟我们平常其他车子行驶的轨道有什么不同?
预设:“过山车”由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坡度等组成,还有一个底座,同时底座要稳。
师:“过山车”是一项很刺激性的运动,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师,你能设计和搭建一座“过山车”吗?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设计和搭建一座自己的“过山车”(板书)
二、探索:设计和建造“过山车”(预设25分钟)
(一)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图(10分钟)
1.师:这是我们今天搭建的“过山车”材料,还有小球和软尺,这些材料在搭建中各有什么作用?从材料的形状中,同学们已经知道各种积木的作用了。
各种材料作用:直线积木、曲线积木、坡度、支架、两孔柱、弯道、弯道衔接口
2.搭建前要进行设计,设计是有要求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我们搭建“过山车”的设计要求,(课件出示)你能从这些设计要求中发现哪些重要信息呢?怎么达到这些要求?
3.学生交流,师小结: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软尺、细线对轨道进行测量,根据今天的材料,我们把轨道长度规定能达到2米就可以了,改变支架的高度来改变轨道的坡度,并且轨道间要连接到位,确保小球能顺利滚完全程。
4.教师小结:我们明确了研究的问题:(师贴板书:明确问题)就要进行设计,画出轨道路线设计图。
这是同学画的轨道设计图,仔细观察这小朋友是怎么设计的,设计图上还需要有哪些信息?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
5.学生交流设计图标注的信息,并小结。
结合同学们的交流,老师也做了补充,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语音朗读)(1)设计图上各项标注要清楚明白,可以用文字、符号和数据等方式;(2)整个轨道路
线应该保持封闭和连续并且要顺滑,弯曲到要用弧线表示;(3)上下层路线有重叠时,位于下层的路线使用虚线,建议配上文字说明。
6.出示评价量表,明确评价要求,并用量表的评价标准去指导自己的设计和小组搭建。
师: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更好呢?我们可以利用量化表进行评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参考表格进行,比比最后看哪个小组获得的分数最高。
7.这是我们的设计图,请同学们拿出设计图进行设计,设计不要过于复杂,画完后小组内选出代表与其他小组交流。
时间五分钟
8.各组交流“过山车”轨道设计方案。
交流:你们的过山车轨道设计什么样的?等下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建议或意见,也可以说说他们小组设计图有什么优点。
9. 修改完善小组设计方案:全班交流后,交流后,不同小组的设计
图有自己的优点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请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和意见,修改完善本组的设计图,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
(二)小实践(15分)
1.师:设计图画好了,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动手了对吧,搭建时还要注意:
搭建要求:(1)根据设计图从起点或终点开始搭建。
(2)轨道接口要平整、连续,轨道连接要牢固。
(3)搭建过程中发现设计有问题要及时调整。
(4)搭建完成后试着让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
(5)搭建“过山车”完成后,完成搭建活动记录表。
请一个同学大声朗读一下。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搭建活动记录表
“过山车”搭建活动记录表
第()小组
2.学生分组搭建,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拿出材料开始搭建。
(三)材料整理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完成了“过山车”轨道的制作,请将搭建好的作品放置在桌子中央,并将多余的材料整理好后交回材料盒。
【板书设计】7.我们的“过山车”
明确问题
设计方案
动手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