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贷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经济信息
308
我国农村信贷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阮小平 王 琳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College of Gongqing,Nanchang University,Jiangxi Jiujiang 332020)
摘要:农业投入的资金主要是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资金。

而信贷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非常重要,然而,我国现代农业对于信贷资金的需求与实际投入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本文首先对农村信贷进行概述,并对我国农村信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剖析其原因,进而得出完善我国农村信贷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信货;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308-01
一、相关理论概述
农村信贷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在有资金需求时,按规定的条件
和程序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获得,并约定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到期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行为,主要应用于三农生活、生产、经营、周转、基础设施建设等的信贷资金。

在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信贷补贴理论一直在农村信贷理论研究中占据着主流的地位。

该理论认为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农业自身的局限,农户的收入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农村不可能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主要客户群。

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该理论的主张主要有:第一,发展农村信贷的前提是保持稳定的经济形势。

第二,保持并好控制利率的波动。

第三,运用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支持。

第四,合理使用担保、保险及互助合作等形式来改善信贷。

第五,确保信贷资金的回收。

二、我国农村信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村信贷的现状
我国建立的是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农商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民间信贷和小额贷款组织为补充的农村信贷组织体系。

具体现状主要表现为:
第一,农村信贷需求量大,银行信贷约束条件多。

我国农村正规借款需求远远高于城市平均水平,但实际上农户信贷满足率却并不高。

第二,对农村家庭信贷的认识较少。

由于农民对金融知识认识不足,对相关信贷政策缺乏理解,我国农村居民向正规银行借贷的意识较差,习惯通过自己的渠道来解决资金需求而不敢向银行伸手。

第三,农村信贷的方向存在着偏离农户、农业的问题。

我国农村信贷还是主要用于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给了非农户口。

农户贷款的渠道不断改善,而农业贷款不断后退。

2.我国农村信贷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主体功能弱化。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主要吸收存款,面向农户发放的贷款少之又少。

第二,农村信贷机构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我国农信社的体制障碍不仅仅在于其与政府的关系问题,还有其管理体制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安排。

第三,非正规信贷活动隐含较大风险,农村信贷中存在很多的居民间的借贷活动,非正规信贷现象较多。

三、我国农村信贷现状的问题分析
1.二元经济的影响
我国农村信贷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应归根于二元经济。

农业金融的发展滞后,导致了农村信贷的严重供给不足,同时,也局限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业自身特性的制约
农业本身的特点(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等)也严重制约了农村信贷的供给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如此。

3.体制性因素的影响
第一,贷款手续比较繁琐,审批时间过长。

农户觉得贷款的主要障碍在于手续繁琐。

而金融机构又纷纷转型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到城市。

第二,担保与抵押制度是制约
农户获得正规信贷支持的主要制度障碍。

首先商业金融机构所要求的贷款抵押物、信用担保等农户难以提供。

其次,农村也缺少其他可提供第三方担保的途径。

再者,一些信贷员使申请贷款的隐性成本居高不下,相当多的农户反映“不走后门贷不到款”。

第三,利率管制使商业性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盈利空间。

大多数农户生产性贷款需求往往金额小、季节性强、时间性强。

即使农户能够满足商业银行所要求的各种苛刻条件,商业银行发放单位金额的农户贷款却要付出比工商业贷款更高的管理成本,同时利率官定导致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利润驱动。

四、完善我国农村信贷的对策
美国农村信贷的需求一般分为五个方面,即:农业、农村住房、消费、农村小企业和农村社区发展。

美国农村的信贷来源和金融市场支持包括零售贷款人、二级市场和信用增级项目。

在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相关好的做法,完善农村信贷。

第一,政府应加强支持,完善相关政策。

比如:增加农村信贷的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引导并规范民间信贷等非正规信贷的发展;给予一定的财政税收优惠等。

第二,强化金融机构相关职能,完善农村信贷体制。

比如: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更大的支农作用;加快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建立相应的金融组织。

第三,加强并完善相关保险制度的建设。

比如:进行信用体系、农业保险体系、农村信贷保险体系、农村信贷抵押担保体系等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保险功能。

第四,放松管制,创造更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在美国,其农村金融市场有为数众多的直接提供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直接促进了农民和农村企业提供更多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的发展,而在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上,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较少,发展比较缓慢,所以中国应放松管制,让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加快发展。

第五,保持合作金融体系的独立性。

多年来,美国的农场信贷管理局一直强调经营分权、抵制经营和人员任命方面的政治压力。

第六,政府以恰当的方式提供援助。

美国就是如此,只要农村信贷陷入困境,美国政府都会对其提供援助。

当然,这些援助资金以后都必须还本付息,这样可以规避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马九杰,刘海英,温铁军.农村信贷约束与农村金融体系创新[J].中国农村金融,2010(2).
[2]刘卫锋.农村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3]鞠荣华,何广文.美国农村信贷供给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11).
[4]任元芬,江山.发展农村信贷市场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22).
作者简介:阮小平(1981-),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

王 琳(1984-),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度项目:项目名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额信贷支农绩效评价——以江西共青城为例:项目批准号:JJ1548,项目类别:规划项目。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