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门德尔松幻想曲音乐特征——以《升f小调幻想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门德尔松幻想曲音乐特征——以
《升 f小调幻想曲》
术难点进行归纳,结合自身的演奏分析如何突破这些难点更好的诠释作品。

关键词:幻想曲;音乐特征
一、概述门德尔松与《升f小调幻想曲》
(一)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与贡献
门德尔松是一位继承德国民族古典主义音乐遗产的音乐家,他所创作的音乐
是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一种结合,他的音乐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性与原则性,
又具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与抒情性。

他的音乐作品优美,高雅,明朗,流畅,宁静,浪漫,这种音乐风格一部分是由于他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影响。

他自幼
受到良好完善的教育,养成高贵而平和的性格,这对他日后创作风格的形成影响
极大,造成了他的音乐创作情感抒发以温和平淡为主,没有深刻的社会性,以及
真正的英雄性和激烈的戏剧性的表现,极少冲突与对抗。

明朗、安宁的大自然,
以及奇幻的想象和体验,似乎更符合他的天性。

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音乐更适合当时城市的音乐时尚。

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包括随想曲、幻想曲、奏鸣曲、变奏曲以及前奏曲、练习曲等,尤以八集的《无词歌》堪称钢琴小品的瑰宝。


他的歌曲作品同样与钢琴密不可分。

他的音乐以完善精美,灵巧温暖见长,大约
相当于中国宋词中的“婉约派”的小令。

这个幸福儿童、天才少年、完美男人的
音乐就如同其生活一样,波澜不惊,平如止水;精工细作,圆润无缺,就好似洁
白透亮的玲珑瓷品。

(二)简述门德尔松的《升f小调幻想曲》
门德尔松的《升f小调幻想曲》是他的一首鲜为人知的代表作品,是一首曲
长约十四分钟的大型奏鸣曲式的幻想曲,这种体裁的钢琴作品并不常见。

门德尔
松迷恋欧洲国家的自然景色风光,他多次出访欧洲,并且根据旅途中的见闻创作
了许多作品;这首《升f小调幻想曲》就是在他旅行途中创作的。

作品带有愁思,沉思之情,是他内心感情的真情流露。

这首《升f小调幻想曲》充分体现了门德
尔松明亮,优美,清新,高贵,典雅的音乐创作风格。

这首《升f小调幻想曲》
与贝多芬的奏鸣曲《月光》在结构上非常的相似,是由三个使用不同音乐素材的
乐章组合而成的,是一首能够体现门德尔松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一部作品。

第一乐
章以一个优美而华丽的引子开始,引出了主题旋律,表现出沉沉忧思的主题音乐
形象。

第二乐章主题色彩明亮,音乐具有强烈的律动感,与第一乐章的主题形象
形成鲜明又强烈的对比。

第三乐章是一个急板奏鸣曲式乐章,将热情的情绪体现
的淋漓尽致。

三个乐章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听众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充分体现
了作曲家变幻莫测的心情于情境,使人浮想联翩。

他对幻想曲这种题材有独特的
理解与想法。

“幻想曲”意为“幻想”与“想象”,源自于希腊文,幻想曲的特
点是作曲家可以自由发挥其想象力,很少遵循古典传统的曲式结构,结构灵活自由,在器乐题材中得以广泛使用。

作为一种器乐题材,在西方音乐史发展的不同
时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发展。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最为喜爱幻想曲这种题
材形式,这种题材极大的摆脱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题材形式的禁锢,使音乐形式
向着更加多样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幻想曲这种自由,即兴,洒脱的特点大大
满足了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对音乐的需求,他们通过这种题材形式尽情的抒发
了他们自己的内心感受。

(三)《升f小调幻想曲》的创作背景
门德尔松在开始创作这首作品的时候,还没有决定要使用幻想曲这种形式。

正如许多人所了解的,《升f小调幻想曲》最初开始创作于1828年,这部作品
的创作时间在他的苏格兰的旅行之前,所以这首曲子的创作来源并不是描写苏格
兰的旅行风光。

这首《升f小调钢琴幻想曲》在发表出来的时候门德尔松把“奏
鸣曲”改成“幻想曲”。

所以,这首曲子并不是描绘苏格兰的风光,而“升f小调”在当时那个年代更加倾向于描写严肃,所以根据这个可以判断出这部作品具
有十八世纪政治混乱动荡的影响。

这首作品中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元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特色,这首音乐作品与
别的音乐作品一样,门德尔松并不是照抄其他优秀的作曲家们。

在他童年的时候
就沉迷于贝多芬晚时期的音乐作品中,他自然受到了这些作品的影响,并且努力
的创作,不会进行简简单单的复制。

实际上,门德尔松,门德尔松是一位把他所
有接触到的东西都转变为门德尔松化的伟大的作曲家,有时候他并没有非常成功
的对贝多芬的作品做出解释,门德尔松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本身。

这首幻想曲使用升f小调来创作就代表了它并不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
章是以一些增强的,范围宽广的琶音开始,之后的八小节展示了忧郁的主题形象。

第二乐章是一个谐谑曲的素材。

最终章是一个急板的奏鸣曲式,与月光奏鸣曲第
三乐章相媲美。

二、门德尔松《升f小调幻想曲》的音乐特征分析
(一)曲式结构的分析
第一乐章:这是一个有135小节并带有前奏和尾声的奏鸣曲式结构的乐章。

第一乐章是自由的奏鸣曲式结构,并以华丽的,渐强的和跨度较大的琶音开始。

随后的八小节的行板充分展现了忧思重重的主题形象。

回归到关系大调里并引出
了第二主题。

华丽的音节与琶音,代表了活跃的气氛,构成了中心部分。

再现部
分开始变得更加响亮,要比第一主题的演奏更加有力度。

结尾部分,主题部分再现,用踏板烘托气氛来演奏。

这一乐章曲式结构自由,灵活,既带有古典的一种
原则性,又具有着幻想曲的自由性。

第二乐章:这是一个有96小节并且使用对比中部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的乐章。

第二乐章使用的是复三部曲式,音乐是A大调活跃的快板,这段乐章的特点就是
使用了谐谑曲的素材。

在优美的三重奏后,谐谑曲的素材伴随着简单的音阶旋律,在一点点不断的重复,回归,再现,并且带有延伸。

这一乐章在复三部曲式结构
当中,非常美妙的融入了一种复对位的创作技法,使这一乐章初具有一定的复调
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演奏时要更加注意声部之间的准确对位。

(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这首《升f小调幻想曲》体现出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
乐相结合的特点。

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创作手法,包
括曲式,和声色彩,结构等,但是这些都与门德尔松所受到的教育有关。

他曾跟
从策尔特学习作曲,他的老师指引他从德奥古典音乐中汲取营养,培养对于民间
音乐的兴趣,老师的这种趣味同时也束缚他的音乐创作思维,与诗人歌德的交往,对于他使用古典主义的音乐创作手法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是他并没有对古典主义
时期的这些创作手法进行完全的抄袭,而是把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征与浪漫主义
时期的音乐特征结合在一起。

总之,门德尔松的这首《升f小调幻想曲》在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原则上与
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了音乐的典雅,优美,清新的特点,没有剧
烈的冲突性。

在他的那个年代下,既能有着古典主义严肃的风格又有着浪漫主义
的情怀是是非常不容易的。

他从古典主义中吸取丰富的逻辑性思维,同时又延续
了古典主义的精神特征,成为浪漫主义潮流里的古典主义者,其古典主义与浪漫
主义的结合在这首曲子中体现到了极致。

(三)浪漫主义风格特征中的异国风采
门德尔松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音乐作品表达出的情
感如诗情画意般优雅。

他的作品清新典雅,精美灵巧。

门德尔松的音乐创作就像
其生活一样,一平止水,波澜不惊,好似精雕细作的工艺品。

2
门德尔松一生热爱于大自然,青年时期的他四处游历,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大
多记录他在旅行途中的见闻,集具有异国的风采。

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的特点都
是标题性非常强,以写景抒情为主要的内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首《升
f小调钢琴幻想曲》。

门德尔松的这首《升f小调幻想曲》,是一首大型奏鸣曲式的幻想曲,又名“苏格兰幻想曲”,可以看出是描绘异国风光为主题。

门德尔松在绘画方面也有
着很高的天赋,有许多的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他的创作是提炼出中心情感再加以
构思与创作。

这首《升f小调幻想曲》,是在他苏格兰旅行后所创作出来的作品,
在创作中门德尔松运用了多种音色来描绘和诠释,他具有超凡的创作才华,使这首作品具有高度的形式美,就好似美丽的风景画一样。

作者简介:张晨蕊,女,河南大学,钢琴,硕士研究生。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