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精品教案(学案)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1课时) 【教材版本】
【教学内容】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1课时。
【教材分析】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第1课时是认识区域地理的基础章节,当我们讨论与地理有关的事情时,自然要谈到地理事象发生的地点,也就是要回答“它在哪里”的问题。
认识区域地理事象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应该是这个区域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包括它的界限和范围。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非常重要。
教材正文介绍了东北的范围、面积,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东北地区的位置。
教材设计的两组“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就是运用地图,也可以让学生掌握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同时第二组活动将地理位置对农业的影响带入了课堂,让学生学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分区、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等,对区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多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多设计学生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学习目标】
阅读课本图文资料,说出东北地区的范围、面积;
读图“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和“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说出东北地区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对比区域地理位置的不同,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东北地区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2、结合地图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引导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讲授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学习方法
主要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电影《智取威虎山》,引导学生思考:2014年12月24日上映的《智取威虎山》讲的是解放军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哪儿里的土匪斗志斗勇的故事?从而引出东北地区。
紧接着请同学们欣赏东北地区图片。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东北有什么印象?
过渡:xx的东北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描述东北地区在哪里?(即如何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二、“我”在哪儿?
问题:怎么知道“我”在哪儿?
完成P25活动1,使学生理解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我”在哪儿?这一问题我会设计下面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读图6-1、6-2,回答下列问题。
①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什么方位?
②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邻省(区)和濒临的海洋。
③东北地区东西跨多少经度,南北跨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
学生自学后,我会请同学作为东北的主人,到讲台上结合地图给大家介绍一下东北地区在哪里?
为巩固第②个小问题,我会给学生1分钟时间,让学生再次熟悉东北地区的邻国、邻省、濒临的海洋,然后以“比一比”的形式,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在第③个问题的处理上,我会先帮助学生回忆经纬度的知识,然后找学生结合地图给大家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和东北地区所处的温度带。
这三个问题的完成学生应该能感悟到如何描述东北地区地理位置,接下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阅读材料“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再次熟悉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过渡:其实,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该怎样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呢?
三、评价“我”的位置?
在学生回答完这个问题后,我对学生所说的答案暂不做评价,然后用两组活动让学生感悟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讨论:
①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②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两个问题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结合地图给大家讲解,不完整的地方其他组员再补充,直到得出答案)。
教师总结:
①蒙古:深居内陆,是一个内陆国,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国对
外贸易的发展;
日本:四面环海,是个岛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国的领土范围,但沿海
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日本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中国:一面临海三面靠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
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以及同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陆,
陆上交通便利,通过中亚可达西亚、南亚及欧洲,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
②纬度差异:
东北平原位于中温带,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
海南岛位于热带。
对农业影响:
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长江中下游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薯、
茶叶等;
海南岛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热带作物等。
过渡:两组讨论结束后,我们应该感悟到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的方法应从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来评价,下面我们就来评价一下东北地区地理的位置。
结论——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从相对位置来看,东北地区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濒临渤
海和黄海,背陆面海,海陆交通便利。
从绝对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来看,东北地区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
温带,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东北在哪儿,也知道了怎么评价它的位置,那么东北地区的范围是什么呢?面积又有多大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图文资料,说出东北地区的范围与面积。
四、“我”的范围与面积
1、范围
包括黑龙江省(黑)、吉林省(吉)、辽宁省(辽),简称“东北三省”。
2、面积
土地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8.2%。
五、我的收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
2、练习
①东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 A )
A.黑、吉、辽 B.内蒙古、吉、辽 C.黑、冀、辽 D.吉、辽、宁
②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位于北半球高纬度 B.东边和北边临海
C.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D.南连河北省和山东半岛
③东北地区邻国有:(俄罗斯)、(朝鲜);邻省有:(河北省)、(内蒙古自治);濒临的海洋有:(渤海)、(黄海)。
④如何评价某个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熟悉河南省的地理位置并评价河南省地理位置。
【板书设计】
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