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语言风格_谈契诃夫《苦恼》的语言风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契诃夫语言风格_谈契诃夫《苦恼》的语言风格
摘要《苦恼》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苦恼》的词语简洁、精确凝练;句子短小、结构单纯;辞格精简、生动形象。

整篇小说呈现出精练、简约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契诃夫苦恼语言风格简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他来自下层社会,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始终坚持民主主义立场,揭露、嘲讽俄国社会的丑恶现象,为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一生写了近四百五十篇中、短篇小说,尤其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

契诃夫的小说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善于选取日常生活中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小事来反映深刻的社会内容。

《苦恼》是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作品描写刚死了儿子的车夫姚纳想向人们倾诉他的痛苦,但周围的人都对他漠不关心,没有人愿意听他倾诉,结果他只能对着自己的马儿说了起来。

这个事件只不过是日常生活中下层人们的生活琐事,但语言大师契诃夫通过巧妙的艺术加工,却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姚纳,再通过对主人公姚纳简练的言语和动作的描
写,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催人深思、耐人寻味。

下面,我们从用词、选句、辞格三个方面谈谈《苦恼》的语言风格。

一词语简洁、精确凝练契诃夫在文学创作中善于抓住那些最富有特征性、最朴素精确的东西,寥寥几笔就把形象勾画出来。

《苦恼》用词非常简洁、精确、凝练。

首先文中对环境景物的描写可谓惜墨如金。

小说开头总共只用了两句话就交代了时间和地点。

第一句“暮色晦暗”点明了时间,第二句“雪片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点明了地点在大街上,季节是雪片飘飞的冬天。

对街景,写道:“杂乱的街上也热闹多了”,行人像“一团团黑影”,“游过来游过去”等,简洁几笔就画出了街上的夜景。

在人物描写方面,不去精雕细刻地描绘,也没有借助烘托渲染的笔法,而是选取那些朴实精练的词语,通过对人物最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和行为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的苦恼。

如“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不动,身子向前伛着,伛到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淡淡两笔就简洁地勾画出人物的外形特征。

“伛着”,写出了车夫姚纳长年拉车身子弯曲的情景;“一动不动”,活显了儿子死后车夫内心麻木及孤寂的神态。

车夫拉了一个军人,写“姚纳回头瞧着他的乘客,张开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可是喉咙里没吐出一个字来,只是哼了一声”。

后来,“姚纳咧开苦笑的嘴,嗓子里用一下劲,这才干哑地说
出来”。

这里的“回头瞧”、“张开嘴”、“没吐出”、“哼”、“咧开苦笑的嘴”、“用一下劲”、“干哑”几个词语,把姚纳想向乘客讲他苦恼的内心的一系列复杂活动活生生地表现了出来。

而这些词语既朴实无华、又简洁精练,寓意却十分丰富,这不能不说是运用词语技艺高超的表现。

二句子短小、结构单纯《苦恼》在选用句子方面,尤其在对话方面,短句多、不完全句多,句子结构单纯、短小精悍,显示出了语言简洁的特点。

车夫姚纳的话少,且多数是吞吞吐吐的不完全句和短句。

如晚上回来,他见一年青车夫起来喝水,于是便趁机说:“那就喝吧……喝点水,身体好……可是,老弟,我的儿子死了……听见了没有?这个星期天在医院里死的……真是怪事!”姚纳的话说完了,但他发现年青的车夫已盖上被子蒙着头睡着了。

这种吞吞吐吐的话语、断断续续的句子,充分表达了姚纳说这话时想说又不敢大胆说,但又不能不说的内心状态。

三辞格精简、生动形象《苦恼》中在描写时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格,收到了简洁、精练、形象、生动的修辞效果。

如写小母马“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梭梭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

比喻的巧妙运用,活显了小母马形体瘦小,且因长时没拉人,那被冻得发硬的腿及姿势。

文中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写马“它
大概在想心事吧”,表面上写马在想心事,实际上暗示人想心事。

从马儿对环境的感想中可知:姚纳原本是农奴制改革后千万个破产农民中的一个,他是被迅猛发展的资本主义“丢”到大城市的一员。

寥寥几笔,十分生动地从侧面点出了人物所处的大的时代背景。

又如,“苦恼刚淡忘了不久,现在又回来了,更为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

一个“撕扯”,人格化地写出了苦恼对姚纳的折磨及姚纳对苦恼的忍受。

另外,《苦恼》中还大量运用了省略号,这些省略号的运用,对人物形象及内心活动的刻画起了极好的辅助作用,构成了修辞中的跳脱辞格,从而使语言含蓄、凝练,产生空灵之美。

文中的省略号有两种作用:一是形象地再现了姚纳说话时吞吞吐吐的神态,另一方面则是以简洁省略的形式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如“这个星期我……嗯……我的儿子死了!”句中的省略号表明姚纳讲话时断断续续、吞吞吐吐,同时也寓藏着姚纳说话时内心的复杂活动。

又如,文中结尾的省略号寓意更深沉。

“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他听了……”姚纳找了几个人诉说烦恼,遭到的不是置之不理,就是一顿谩骂,而小母马却默默地听着主人的话,主人就把一切讲给了小母马听。

这两段话独立成段,且后边都用了省略号,这两个省略号构成的结尾简洁、精练,含义
深沉,耐人寻味,寄寓着对小人物的同情和对沙皇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黑暗现实的揭露和讽刺。

主人公姚纳内心是痛苦而忧愁的,他的苦恼无处诉说,没人理睬,为了充分表达这一事实,如果一味地选用简约的笔法来写,即使寓意再丰富,也难免有单调之感,因此,在必要处也不由得饱蘸笔墨,尽情抒发一番。

如当姚纳正想准备给三个小伙子说一说他儿子是怎么死的,但小伙子们却下车走了。

这时写道:“他又孤单了,寂静又向他侵袭过来……苦恼,刚淡忘了不久,现在又回来了,更加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那苦恼是浩大的,无边无际。

要是姚纳的胸裂开,苦恼滚滚流出来的话,那苦恼仿佛会淹没全世界似的,可是话虽如此,那苦恼偏偏没人看见。

那份苦恼竟包藏在这么渺小的驱壳里,哪怕在大白天举着火把去找也找不到。

”至此,读者也随着一连串的描写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沉闷的气氛也缓和了一下。

这一段的细致描写,不但没有破坏整篇文章的风格特点,而且使简约中又寓丰赡,人物形象才显得有血有肉,更有助于表达姚纳内心的苦恼。

契诃夫从不轻易在小说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倾向和主观主义论,而把这种主观倾向寓含于客观冷静的艺术描写之中,让生活本身来说话,做到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正如契诃夫在谈到自己创作时曾说:“人可以为自己的小说哭泣、呻吟,可以和自己的主人公一起痛苦,可是这应该做得让读者看
不出来才对。

态度越客观,所产生的印象就越有力,如果我加进主观的成分,形象就会模糊。

我写的时候,充分相信读者,认定小说里所缺的主观成分,读者自己会加进去。


《苦恼》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主人公车夫姚纳生命中唯一的依靠儿子死了,他想向别人诉说心中的痛苦,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只能向自己的马儿倾诉。

这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但以敏锐的目光进行观察,用心去体验,发现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含义。

在那个社会里,车夫姚纳连那么一个小小的愿望都无法实现,通过车夫姚纳的遭遇揭露了社会下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黑暗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

但没有站出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他笔下的人物的言行来充分体现。

通过上边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写姚纳的言语和行动时,用词用语非常简洁、凝练,但反映的内容非常深刻、沉重。

这正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的惊人功底,也是简约语言风格的魅力体现。

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云:“意则期多,字则唯少。

”用少量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做到寓繁于简,以一当十,就能显示出语言简洁的风格。

综上所述,《苦恼》在语言运用方面整体上表现出的风格是精练、简约。

文章的语言简约,有助于读者把握要领。

因此,我国古今作家都十分重视语言的简练。

刘知几说过:“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

”老舍也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也是最精练
的文字,哪怕只几个字,别人可是说不出来。

简单、经济、亲切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文字。

”文贵简约,但简约并非疏漏,而须是“文简而理周”。

简约凝练而蕴含丰富,这才是简约风格所刻意追求的。

从以上分析看出,契诃夫的《苦恼》正充分体现了简约的语言风格及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