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0T12:24:17.76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作者:王鹏飞
[导读] 力学是高中物理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难度系数非常大
王鹏飞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
摘要:力学是高中物理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难度系数非常大。
如果学生们仅仅借助教材,无法深入学习。
所以,老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在学生熟悉的事物中融入力学概念,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理解物理学中的力学知识。
力学是一个很广阔的范畴,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何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看到力学的本质,是教学中的难点。
鉴于此,老师要加大力学和生活的联系,并改进教学方法,进行拓展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同时,老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不能急于求成,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1生活现象和物理力学之间的关系
物理是自然学科,是自然学科的重要分支,对人们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从牛顿力学到量子力学,均是物理学家科学精神、科学素质的体现,对人们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理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光学和生活的关系,人们利用光学效应,制成汽车头灯。
而利用力学的例子就更多了,总之力学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多的影响。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来自力学,这些看似抽象的力学知识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现象。
老师在力学教学中,把生活实际和力学原理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们快速理解原理。
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
在生活实际中,学生搬运东西需要摩擦力,如果物体较重,学生在搬起来过程中非常吃力。
但是如果学生们使用杠杆,则可以减少人工用力。
学生们利用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事情,给生活带来了方便。
虽然,力学是非常复杂的体系,但是如果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力学概念联系起来,便会发现力学中有很多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是有规律可循的。
因此,在高中力学学习中,应用生活现象,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逻辑能力,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现象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乐趣,老师要把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难点。
2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2.1改善课堂氛围,增强生活气息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偏好与课堂气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目前的物理课堂普遍存在内容分散枯燥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被调动,容易产生疲劳感。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在力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立体化引导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考范围,使学生能够根据课堂中的知识联想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形成物理应用与物理理论的联系。
例如:在进行弹力与摩擦力的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物理学科水平划分讨论小组,令学生结合生活中弹力与摩擦力的具体用处,展开对力学知识的讨论,利用小组讨论的灵活性,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能够在小组模式的讨论中体会物理力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之美,促进课堂探究气氛的不断优化。
2.2加强情景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教师可以加强生活场景的导入。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有着概念抽象、公式复杂等诸多特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而有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理解相应的物理力学知识并充分把握物理力学知识等相关内容。
而在生活化的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则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为学生创建相应的学习情境,从而联系具体的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环节当中,且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加强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力的作用和影响。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在无摩擦力的情况下,运动的小钢珠是永远不会停下的,在摩擦力的影响下,运动的小钢珠是可以停下的。
在实际生活中,自行车要向前走主要是依靠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刹车时则是增加刹车片与车之间的压力,阻止车轮转动。
教师可播放视频,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加强力的分析,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帮助学生明确力的组成,让学生能够学会应用力的分解来解决具体的题目。
2.3丰富实验,培养生活情怀
根据高中物理的实践性的学科性质,学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获得并验证了理论物理的知识,感受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氛围。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物理力学教学生活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的普及,高技术设施已逐步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内,并取得了越来越明显的进步效果。
与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相比,信息技术教学融合了多媒体视频、先进实验设备等,融汇了高中的物理知识,使力学知识能够更加具体化、生活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保障了力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运转。
例如,在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力学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蒸汽导轨与木块运动的设置,令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木块运动问题的现象,利用实验的生活化与直观性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通过亲身试验提高对物理相关题型的认知水平,促进物理思维的不断进步。
2.4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总结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高中物理教学往往忽视了实验教学。
因此,老师在进行力学概念教学时,要借助实验,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生活中有很多的现象,都和力学概念息息相关。
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要帮助学生分析这些现象,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并帮助学生总结力学概念。
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构建力学实验。
老师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不断给物体加大质量,让学生们观察物体的摩擦力。
同时,老师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让学生们再次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学生们通过观察,对质量、惯性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有了思考。
老师接着引导,让学生们自己总结牛顿第一定律中涉及到的力学现象,激发学生们的探究能力,让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概念。
结束语
物理学习可以活跃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和物理力学有关,如重力、自由落体、摩擦力等。
目前学生不喜欢物理的原因是内容抽象,理解起来困难。
所以,老师要加强力学概念和生活现象的联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能联想到力学知识,在学习中能解释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另外,老师要激发学生主动性,让学生亲自总结,自己探索,提高学习质
量。
参考文献
[1] 郭凯杰 . 浅谈如何从生活现象中学习高中物理力学概念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174-174.
[2] 谷硕 [1]. 探究如何从生活现象中学习高中物理力学概念 [J]. 课程教育研究 : 学法教法研究 ,2019(1):18-18.
[3] 杨明远 . 浅谈如何从生活现象中学习高中物理力学概念 [J]. 中国校外教育 ( 理论 ),2019,000(008):130.
[4] 柯子杰 . 浅谈如何从生活现象中学习高中物理力学概念 [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000(0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