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别致的小花瓶 |冀美版(2014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小花瓶制作方法。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3、了解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审美能力及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花瓶的组成,学习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花瓶的装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花、各式花瓶。

学生准备:学生带上陶泥(或瓷泥、纸粘土)、报纸、玻璃瓶(圆木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家里的小花瓶,它由几部分组成?
(2)它的造型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了解小花瓶的组成部分和造型特征,为学生制作和装饰小花瓶做铺垫。

花瓶由:瓶口,瓶颈,瓶身,瓶底组成。

二、图片欣赏后,提问导入
(1)看了这么多别致的花瓶,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样做成的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拓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对“小花瓶”制作方法的探索
看书观察,找答案。

1.制作小花瓶,书中用了哪些方法?你能想到更好的办法吗?(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
2.这些方法使用了哪些工具?(陶泥(或瓷泥、纸粘土)、玻璃瓶(圆木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达能力,突破重点。

四、“小花瓶”制作方法的研究
观察,分析,讨论。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礼物——“花”(每组不一,有的长,有点短,有的仅有一枝,有的有多枝,根据每组花的特点)请同学们帮这些花,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作为它们的家
(1)小花瓶的高度
(2)小花瓶的开口大小
(3)小花瓶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4)小花瓶怎样才能稳稳立在桌上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主动探索出小花瓶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小组合作制作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每组花的特点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开始制作。

要求小组分工。

给小组成员分配工作,要求工作落实到个人。

(如:A做瓶身,B做瓶颈,C做装饰……)让学生在制作之前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想法,培养其创新意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达成共识。

进一步突破重难点。

六、学生动手制作(快乐、有序、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比赛)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制作,培养其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制作习惯。

七、“半成品”展示和评价
生评、师评、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对“小花瓶”制作的深入探究(扮靓“小花瓶”)
实物触摸、展示,看书欣赏,找答案。

让你们组的“小花瓶”变得非常别致的方法,想知道吗?
(1)图案装饰法(人、动物、植物、几何图形、水果、纹样、文具、生活场景、卡通形象、剪纸、年画、也可将其变形,还可以是擅长的图案) (2)瓶身直接装饰法(盘条成型、手捏成型、泥板成型、浅浮雕、阴刻、阳刻)
【设计意图:】通过触觉、视觉、感觉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概括表达能力,突破难点。

九、学生动手装饰制作(快乐、有序、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比赛)
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制作,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制作习惯。

十、成果展示、评价
请本组内部选出优秀作品1—2个,立于讲桌,展示。

学生自由评价作品,找出作品还有哪些不足并给出建议,最终投票选出“最别致的小花瓶”前三名并颁奖。

帮助学生总结小花瓶的造型特点、装饰制作的创新等,点评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与建议。

十一、课后拓展
欣赏中国古代及现代的陶艺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陶艺文化,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中,提高审美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