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arDZN2型自动站与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对比分析
乌兰察布市人工测墒与自动土壤水分仪测墒结果分析

乌兰察布市人工测墒与自动土壤水分仪测墒结果分析郑丽娟【摘要】通过对察右中旗2011年人工观测与GStar-Ⅰ C型自动土壤水分仪观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祈两种观测方法存在的差异,为自动土壤水分监测仪投入业务化运行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期刊名称】《内蒙古气象》【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自动土壤水分仪;人工测墒;对比分析【作者】郑丽娟【作者单位】乌兰察布市气象局,内蒙古集宁0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2.7目前已报道的土壤水分测定法有20多种[1],随着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自动化的气象观测仪器在各地应用开来,并逐步替代了原有的人工观测方法。
乌兰察布市气象局于2010年10月在全市安装了6台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制的GStar-I C 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从2011年春季开始(土壤50 cm完全解冻),进行GStar-I C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法与传统土钻法进行测墒对比试验[2]。
本文选取察右中旗作物地段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同样的测墒环境下,两种测定方法对比分析基础数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试验,为GStar-I C自动土壤水分监测仪投入业务化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本文数据资料来源于2011年4月18日至9月28日的人工观测及GStar-I C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监测的土壤水分数据。
所测土层深度分别为10、20、30、40、50 cm,共5层。
GStar-I C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安装在察右中旗马铃薯种植地段,其中人工取土为每旬逢3、逢8日,降水量超过5 mm后需加测,取样点在GStar-I C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安装点2~10 m的范围,每次取4个重复。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每24h不间断运行,获取不同深度土层的一组监测值,监测数据自动上传至专用数据库,可以方便提取。
分析方法采用对比差值和相关统计法,用于分析人工与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监测数据的比值和偏大率、两种数据的相关等。
区域土壤水分与人工和自动站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区域土壤水分与人工和自动站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吴颖1,2范保松1,2(1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3;2河南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河南郑州450003)摘要利用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泰安、云南大理和新疆乌兰乌苏3个站点区域土壤水分观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差值分析等方法,分别与同期人工观测数据和自动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并对观测结果逐层进行准确性分析。
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土壤水分观测数据普遍大于人工和自动站观测数据,区域土壤水分观测数据与人工和自动站观测数据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的最小值均出现在40cm土层,它们所反映的土壤湿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区域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各土层的平均差均<0.1,与自动站观测数据之间的平均差在40cm土层相对其他层次较大。
以上表明,区域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对土壤水分的感应观测结果与自动站观测、人工观测的结果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分析结果可为评价区域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的监测能力、资料的应用价值与服务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土壤水分;人工观测;自动站观测;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P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05-0169-05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05.04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土壤水分指土壤含水量,以体积含水量度量,是水循环、能量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水文、气候、农业和生态等研究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土壤水分反映土壤的湿润状况,是农业气象主要观测要素之一。
土壤水分观测是农业气象、生态环境以及水文监测的基础性工作,其观测数据也是土壤水分监测预测、农田旱情预报等实时服务的重要依据[1-4]。
我国气象领域现有业务已部署2000余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能够实现对土壤水分的单点、自动、连续、精确监测,但监测尺度小、无代表性,无法完全反映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
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常见问题

D Z 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常见问题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土地利用的不断扩大,土壤水分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DZ 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则成为了广泛使用的土壤水分监测设备,其可靠性和精准度成为了用户们选择它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DZ 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数据异常、检测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数据异常DZ 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数据异常的概率是较小的。
但一旦出现数据异常,必须及时进行处理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异常情况及其处理方法:1,数据偏高戒偏低如果检测到的数据偏高戒偏低,可能是由于测量深度不准确戒者传感器故障引起的。
此时,需要检查探头是否正确插入土壤,以及传感器是否正常,如确认没问题,则可以考虑更换传感器戒者重新校正测量深度。
2,数据波动过大如果检测到的数据波动过大,可能是由于土壤水分的变化比较大,戒者传感器读数不稳定造成的。
为了降低数据波动,可以将测量间隔时间调整为更长的时间,戒者考虑更换传感器。
2.检测不准确DZ 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检测不准确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检测不准确情况以及解决方法:1,测量结果不准确如果测量结果不准确,可能是由于测量深度、传感器故障戒者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重新校正测量深度,戒者更换传感器。
2,误差过大如果误差过大,可能是由于传感器读数不稳定、货车气泡未排干净戒者传感器故障引起的。
为了减少误差,可以每次使用前将传感器置于平稳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戒者将传感器差异化稳定前再重新进行测量。
3.其他问题在使用D Z 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时,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解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其他问题和解决方法:1,电池电量不足如果发现电池电量不足,需要及时更换电池,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阳山DZZ-Ⅱ型自动站探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的 发展 只 能 是 从 传 统 的纸 质 型 图书 馆 到 数 字 化 图 书 馆 。
参考文献 :
[ ] 汪冰, 1 数字图书馆: 定义、 影响和相关问题[ . I 中国图书馆学报 , 9 .) ] 1 86 9 (. [ ] 徐仕敏 , 2 论文献栽 体网络化 对文献功 能的影响 【 . J 图书馆理论 与 ]
子 文 献 资 源 共 享 网 络 。 联 盟 内 的 各 成 员 馆 采 用 同一 图 书 馆 系
统 , 立 动 作 , 与 中 央 系 统 相 接 , 立 联 合 目录 和 统 一 的 借 书 独 但 建
系 统 , 用 快 递 公 司送 资料 到各 馆 。今 天 ,hoI K 已成 为 图书 利 oiLN
科 技 教 育
农 经 与 技21年 2 第0期(第2 期) 村 济 科 0 第2卷 5 总 6 1 9
阳山O Z I Z —I 墨自动站搡潮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对.分析 比
陈 艺彬 ’谢 玉 宏 ’唐建 华 , 惠英 z , , 彭
( . 山县 气象局 , 东 阳山 5 3 0 ;. 1阳 广 1 10 2清远 市气 象局 , 广东 清远
馆 合 作 的典 范 。 在 知 识 更 新 速 度 日益 加 快 、现 代 信 息 网 络 技 术 兴 起 的 今
质 载 体 的 形 式 为 读 者 服 务 , 挥 传 播 知 识 的作 用 传 统 图 书 馆 发 的 收 藏 主 要 是 图书 期 刊 等 纸 质 文 献 。 着 新 的 文 献 载 体 不 断 出 随 现 , 书 馆 收 藏 的 文 献 将 以 电 子 出 版 物 为 主 , 纸 质 文 献 的依 图 对 赖 逐 步 缩 小 。 质 文 献 只是 作 为 一 种 补 充 来 体 现其 价 值 。 纸 对 于 大 型 图 书馆 来说 ,要 积 极 将 收 藏 的文 献 资 料 数 字 化 、 网 络 化 。 自 己在 未 来 的 信 息 化 网 络 中 占 据 一 定 的 位 置 , 实 使 为 现 文 献 信 息 资 源 建 设 协 调 和 资 源 共 享 创 造 条 件 。如 美 国 国会 图
自动土壤水分对比观测技术总结与日常维护

1 - 2 . 1 常数 的测定
很 多 台站 以前 没有 土壤水 分观 测项 目,因此新 开 展 土壤 水分 观 测项 目的 台站 必须 测 定 土壤 常 数 。 测 土壤 常数 取土位 置离 土壤水 分仪 不要 太远 ,每一
无裂缝 , 由于套管的长度有长短 , 所 以要恰当的量取 套管长度 , 套管安放后 , 注意量取传感器 的深度 , 以 免和 人工 观测深 度错位 ,保 持人 工观测 1 0 C l T I 深 度 与传 感器 1 0 c m深度一 致 。避雷 针一定 要安 装完 后
做检 测符 合要求 才行 。
2 0 1 4年 1 月 1日正式 投入业 务使 用 。 针 对土壤 水分 对 比观 测过程 中出现 的问题 以及仪 器 日常维 护需要
1 . 1 . 2 仪 器 的安装 在选 定位 置后 , 准备 安放传 感器 。 安放 传感 器前 首 先要 下套管 ,下 套管 时注 意记载 套管 里面 的每一 层 土 质情况 。 在安 装过 程 中 , 注意检 查套 管长 度和 有
1 7 0
在 人工取 土前 首先确 定范 围 ,取土点 的位 置应 分 布在 传 感器 四周 2 ~ 1 0 m 的范 围 内 ,前 后 各 取土 点相 距 1 m 以上 , 然 后 选 择 平 坦 的地 方 , 在 作 物 两
行 中间下钻 取土 。取 土时钻 要垂 直并按 顺 时针旋转
1 . 2Leabharlann 人 工观 测取 土 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 , 以供大家参考 。
1 自动 土壤水 分对 比观测
新 建 的 自动 土壤水 分 观测站 点 , 遍 布全 疆各地 ,
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刘立斌;刘晓凤
【期刊名称】《农业灾害研究》
【年(卷),期】2024(14)2
【摘要】利用索伦气象站土壤水分的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资料,分析了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值之间的差值以及相关系数。
结果表明:索伦站土壤相对湿度的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值存在一定偏差,总体自动观测高于人工观测,整体一致性较高,两者在浅层10 cm土层的平均差值最小,在20 cm土层的相关性最好;在20 cm土层的平均差值最大,40 cm土层的相关性相对最差。
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的偏差受仪器故障等问题影响,随着降水增多也会出现变化。
对比分析了兴安盟索伦气象站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及人工观测土壤水分资料,总结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引起差异的可能原因,旨在提高土壤水分自动观测数据精准性及可用性。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刘立斌;刘晓凤
【作者单位】兴安盟索伦气象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2.7
【相关文献】
1.沭阳县人工与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2.新疆土壤水分自动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3.肇源新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与人工平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4.DZN3
型自动站与人工土壤水分平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5.自动站土壤水分资料与人工观测土壤水分资料的对比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1054420_自动站土壤水分资料与人工观测土壤水分资料的对比分析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2)自动站土壤水分资料与人工观测土壤水分资料的对比分析王煜迪甘肃省气象设备公司,甘肃兰州 730030摘要 以定西农试站为例,对其自动站观测土壤水分资料和人工观测的土壤水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发现:从春季解冻开始,各层土壤水分各要素数值随着时间开始增大,在汛期前后达到最大值,汛期过后,由于降水减少和植被覆盖率降低,各要素的数值均随着时间有波动减弱的趋势。
总体而言,人工观测土壤水分资料的各要素值比自动观测的要素值偏大,可能是由于人工观测的地段有植被覆盖,本身蓄水能力比自动观测站所在的地段强,并且有作物种植,有额外的灌溉,这也是造成人工观测土壤水分比自动观测土壤水分资料数值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土壤水分观测;相对湿度;重量含水率;有效水分贮存量中图分类号:S15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2–0019-03土壤水分对农业至关重要,植物生长在土壤中,时刻需要土壤水分的供给。
因此,了解土壤水分的意义及其测定方法非常必要。
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影响着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对人工与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以便进一步提高土壤水分测定的准确性。
水分是天然土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其本身是一切植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1]。
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又称土壤湿度。
通常是将土样放在电烘箱内烘干(温度控制在105~110 ℃之间)后,能从土壤孔隙中释放的水量作为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分并非纯水,而是稀薄溶液,含有胶体颗粒。
土壤水分主要来源大气降水和灌溉水,此外,尚有近地面水汽的凝结、地下水位上升及土壤矿物质中的水分。
土壤水分依其物理形态可分为固态、气态及液态3种。
固态水仅在低温冻结时才存在,气态水常存在于土壤孔隙中,液态水存在于土粒比面和粒间孔隙中[2]。
在一定条件下,三者可以相互转化,以液态土壤水分数量较多。
人工与自动土壤水分平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用误 差分析 、 值 概 率及 相 关 法 。 由于 目前 针 对 土 差
壤水 分资料 的对 比分 析研 究 区域 多集 中在 我 国北方
1 0 , 算 土 壤 相 对 湿 度 , 中 R 为 土 壤 相 对 湿 0 计 其
干旱 区 , 涉及 的 自动设 备多 为 Z — 1型 土壤水 且 QZDs 分测量 仪 ] 0 5年 5月 , 西 省南 城 县 建 立 了 。2 O 江
第 3 8卷第 2 期
21 0 0年 4月
气
象
科
技
Vo . 8 No 2 13 。 .
Ap .2 0 r 01
METE0R0L0G1 CAL S E C1 NC AND E TECHNOLoGY
人工与 自动土壤水分平行观测资 料对 比分析
胡 新 华 杜 筱 玲 全 根 元 。
测 代表 站 , 自动与 人 工 观 测 资料 的对 比分 析 研 究 其
尤 其显 得重 要 。本文采 用 对 比差 值 、 差值 概 率 、 关 相 统计 等 方法 , 析南城 HYA— F型 士壤 水 分 自动 监 分 S
测 站与人 工平 行 观测资 料 , 为评 价 HY S A— F型 自动
法 , 于分 析人 工 与 自动站 差 值 的平 均 、 大 、 小 用 极 极 分布 , 以及 差值 在不 同数 据段 出现 的概 率 、 两种数 据 的相关 等 。在 对 比过程 中排 除 了因土壤 水 分测量 仪
所 在 地 段 的 安 装 因 素 造 成 的 误 差 , 量 避 开 外 界 因 尽
素 干扰 , 观测 数据具 有充 分 可 比性 。 使
站 的监 测能力 、 挥 资 料 应用 价 值 与 服 务 效 益 提供 发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湿度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

绝对值最大值, 出现在湿度值< 0 均 5%的区域 , 在该区
域湿度传感器测量 的湿度值较人工站 明显偏低 ;自动 站与人工站湿度差值平均值 的绝对值最小值 ,均 出现 在湿度值 >6 %的区域 ,在该区域湿度传感器测量 的 0 湿度值 比较接近于人工站 。
收稿 日期;20 .11 070 -8 作 者简 介:刘万 章 ( 94 ) 16 一 ,男, 山东省 宁津人 ,大 气探 测工 程师 ,主要 从事 基础 业务 工作 。
维普资讯
可以看 出, 自动站与人工站湿度的月平均差值为
度 值>6 %时 , 0 再次说 明湿度传感器测量 的湿度值一 般 较人工站偏 小。但是 0 4年 l 2月 2 0日因仪器故障
摘要:为进一 步提 高湿度 测量 的准确 性 ,通 过对 宁 津 20 04年 、20 0 5年 自动 站和人 工站 湿度数 据 的对 比分析 ,根据 湿度 差值 的 变化 波动情 况 ,来研 究 自 动站和 人 工站湿度 观测 数据 器的 差异及 其 变化 规律 。 关键词: 湿度; 自 动气象站;对比分析
月 份
0 1 ~ 0 1 ̄2 0 0 2 ̄3 0 0 3  ̄4 0 0
e虹 .
%
m L 8 O
湿
度
区
间
6  ̄7 0 0 7 ~ 8 O O 8 O~9 0 9 ~ l0 0 0
4 o~ 5 0
5 0 ̄ 6 0
注: 1 带下 划线 的数据 是每 月湿度 差值 平均值 绝对 值 的最 小值 . 2 .加 方框 的数 据是每 月 湿度 差值 平 均值 绝对值 的最 大值 。
比较大 ,绝对 值最大的有 7个月份 ,占 7 . 78 %;当湿 度值在 4 % ̄9 %时 , 0 0 自动站 与人工站湿度平均差值
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值差异分析

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值差异分析摘要: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够自动观测和存储地面气象要素数据的气象仪器,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自动气象站陆续投入业务运行。
研究自动站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的差异和特征,对于了解自动站测量数据准确性,提高气象要素气候系列连续性以及气候统计可靠性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对ZQZCII型自动气象站测量的降水量与对应时刻的人工观测数据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差值的特征,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观测降水量本站现用自动站型号为ZQZCII型,自动站雨量传感器与人工观测值经过将近年的对比观测,发现其仍存在偏差,有时一次过程降水量人工观测与自动站降水量相差几毫米,降水强度越大,误差越大,反之越小(见表1)。
本文针对几个特殊个例观测的降水值进行统计比较,并分析其原因,以供参考。
1、概述1.1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其使用于气象台站,用来测量液态降水量、降水强度、起止时间。
采用0.5、1mm分辨率。
目前我站使用的是(II型)遥测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遥测雨量计的使用,避免了人工观测和手工操作造成的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气象资料和降水数据的准确性,为气象服务,特别是汛期气象服务提供了更加准确有效的数据,同时也避免了由于降水造成的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并利用气候特点的降水分布特性更好的服务于工农业生产。
1.2 人工站雨量筒雨量筒是测量某一段时间内的液体和固体降水总量的仪器。
一般为直径20厘米的圆筒,为保持筒口的形状和面积,筒质必须坚硬。
为防止雨水溅入,筒口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
雨量器有带漏斗和不带漏斗的两种。
筒内置有储水瓶。
降雪季节取出储水瓶,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储入雨量筒底。
雨量筒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
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环保、防汛排涝以及农、林等有关部门用来测量降水量。
雨量筒量的器具。
直接观测时段降水由承雨器、漏斗、储水瓶和雨量杯等部件组成,承雨器口径为20厘米。
农业气象自动站与人工观测值的对比分析

Co p r tv ay i fVau sOb a n d t r u h Au o tc m a a ie An l sso l e t i e h o g t ma i
Ag iu t r lW e t e t to n tfca b e v t0 rc lu a a h r S a in a d Ari ilO s r a in i
me ta d p rl l r f ilo srain f m rh3, 0 t v mb r1 2 1 nJy n o nyweea a n n aal t ca b ev t r Mac 2 1 oNo e e 3, 0 i ia gC u t r n — ea i i o o 1 l
观测仪的监测 能力 提供 客观依据 , 更好地发挥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在经济建设和工农业生产 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 词 : 农业气象 自动站 ; 工观测 ; 人 土壤相对湿度 ; 比分析 对 中图分类号 :14 S 6 文献标识号 : A 文章编 号:0 1 44 (0 2 0 0 1 0 10 — 92 2 1 )7— 12— 4
Z A G Y u— u H N o j
( i n ueuo t rl y J ag2 10 , hn ) Jy gB r a a fMe oo g ,i n 5 4 0 C i e o y a
Absr c Th ea ie s i hu d t a a o t ie y DZN1 u o tc s i it r b e v to n tu ta t e r l t ol mi iy d t b an d b v a tmai o lmo su e o s r ain i sr .
tp u o t olmo s r b e ain i s u n .t u h olmosu e o s r ai n d t o l e u i z d v e a tmai s i c i u e o s r t n t me t h s t e s i t v o r it r b e t a a c u d b t ie v o l we c n mi o sr e in a d p o u t n o d s y a d a r ut r . U i e o o c c n t t n r d ci fi u t n g i l e n u o o n r c u
自动与人工气象观测的相对湿度差异分析--以大连站为例

自动与人工气象观测的相对湿度差异分析--以大连站为例王华章;高磊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利用大连站2005-2010年自动站和人工站的相对湿度资料,分析平均相对湿度对比差值的日、月和年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90%自动站日平均相对湿度值高于人工观测值,平均偏高3.1%;自动站与人工站的相对湿度差值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5:00-7:00对比差值最大,13:00最小,全天24 h定时观测相对湿度对比差值均为正值;7-8月和12月对比差值最大,4-5月最小。
月最小相对湿度观测值均小于35%,其对比差值与月最小相对湿度位相相反。
只要相对湿度大于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其对比差值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增大,高湿情况的对比差值偏大。
【总页数】3页(P223-225)
【作者】王华章;高磊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气象装备保障中心,辽宁大连 116001;大连市气象信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1
【相关文献】
1.新津县2006年自动与人工气象观测要素差异分析 [J], 张琳依;赵桂琼
2.新津县2006年自动与人工气象观测水汽压、相对湿度要素差异特征统计分析[J], 陈志龙
3.相对湿度自动与人工观测的差异分析 [J], 苑跃;赵晓莉;王小兰;游泳
4.陕西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差异分析 [J], 曾英;陈高峰;任芝花;张红娟
5.临夏人工与自动气象站空气相对湿度观测差异分析 [J], 崔学祯;石登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与自动土壤水分平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全文)

人工与自动土壤水分平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全文)Abstract: By contrast, difference probability method to Taonan during a May 3, 2021 November 13th -2021 GStarDZN2 type of automatic soil moisture observation instrument and artificial parallel soil moisture data contrast observation stat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istency of manual and automatic observation data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 among the 20 and 40 cm soil layer of 60 cm soil layer, the worst performance, overall artificial observation value is higher than the automatic observation.Keywords: soil moisture; automatic station; parallel observationXX:P412.1引言土壤水分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监测是农业气象生态环境及水文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掌握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对农业灌溉、土壤墒情与农业干旱的监测预测及相关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年初,洮南市气象局安装了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其自动与人工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尤其显得重要。
本文采用对比差值、差值概率等方法,分析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与人工平行观测资料,为评价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监测能力、发挥资料应用价值与服务效益提供依据。
GStar-I(c)自动土壤水分监测仪与人工测墒精度对比分析

土 层 自动 土壤 水 分 监 测 仪 与 烘 干 称 重 法 测 墒 结 果 变 化 曲
线 。 测 量 精 度 来 看 1 、0、0a 从 0 2 3 m这 几 个 层 次 的 人 工和 自 动 测墒 结 果 曲线 趋 势基 本 相 同 。 其他 层 次 的分 布 规 律性 存
在一 定 的差 异 。 而从 误 差分 布层 次看 , 自动 站数 据 的 曲线 分
1 试 验 仪 器 与 方 法
譬
如
臻
选取 2 0 0 9年 1 1月 8日至 2 1 0 0年 1月 1 8日时 间段 内
自动 土壤水 分 监测仪 和 烘干 称 重法 测得 的土 壤 墒情 数据 进
行 对 比 分析 。 中烘 干 法逢 每 月 3日 、 其 8日测墒 , 1 、0 取 02 、 3 、 0 5 、O、0、0 9 10a 的 1 0 4 、0 6 7 8 、0、0 m 0个 土 层 , 自动 土 壤 水
土保 持 等研 究 工作 的基 础 , 农 业 生 产 实时 服 务 和 理 论研 对 究也 具有 重要 意 义 。 测量 土壤 水分 的方 法 有 多种 , 一类 是直
臻
一
接测 量土壤 重 量含 水 率和容 积 含水 量 , 烘干 称 重法 、 如 中子
仪法 等 , 另一 类 是 测量 土 壤 的基 质 势 , 张 力仪 法 、 阻块 如 电 法 、 湿 计法 等 【 获 嘉 县 气 象局 于 2 0 干 1 】 。 0 9年 9月 2 6日安装 了中 电集 团 2 7所 和 河 南省 气 象科 学 研究 所 研 制 的 G t — Sa I r
社
元件 , 感器 周 围水 分 的变化 引起 圆环 电容 的介 质变化 , 传 于 是 电容值 就会 改 变 , 而 引起 L 从 C振 荡 器 的振 荡频 率变 化 。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对比应用研究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对比应用研究摘要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进行对比和评估,主要以烘干称重法测定为参考标准,重点对自动土壤水分测量仪器的精确度、稳定性、可靠性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
利用平行观测资料与土壤水分自动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从而找出两者的差异与规律。
该文针对松原气站2年间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和人工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比计算出年内5—9月作物生育期间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观测数据的误差,并分析误差的大小及2组数据的相关性,修正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误差,将正确数据应用于实际服务中。
关键词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数据对比;相关性分析;误差修正随着气象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基于微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的气象自动探测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包括土壤水分在内的各种气象要素的自动观测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观测。
松原市目前使用的ASWI-I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于2009年9月底建成,存有2010年未封冻期间逢3、8日及≥10 mm降水次日的0~10、10~20、20~30、30~40、40~50、50~60、70~80、90~100 cm不同深度8个层次完整的对比数据,2011年有完整的每小时器测值和大田的5—9月每月逢8日观测的0~50 cm深度5个层次土壤湿度实测值。
现对自动观测站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为了使两者数据更为精准和方便统一,均换算成土壤体积含水率计算和表示。
人工对比观测采用烘干称重法,按照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执行[1]。
1 分析方法开展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对比和评估,再比较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结果的差异,使土壤水分自动观测资料更为客观准确,并与目前通用的土壤水分人工观测资料相衔接,具有连续性、可比性和业务服务适用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土壤水分自动观测资料的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2-3]。
对自动站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采用对比差值、协方差的方法,然后再进行P检验、双T检验和一系列相关统计和分析。
自动站与人工站各气象要素差值及原因分析

自动站与人工站各气象要素差值及原因分析(熊千其南昌市气象局)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南昌市自动站遥测与人工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两种观测技术获取的气象数据所存在的差异,为自动站业务化运行和气候资料的连续性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自动站人工站观测资料差值原因分析一、各气象要素出现差值的情况1、温度观测资料差值在大气中,由于气温的变化相对较大,同时,太阳辐射也会造成一定的误差,用一段时间的温度作比较,更能够准确反映温度的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为2005年10月1-8日20时自动站与人工站资料:从上表可看出,对比差值平均为0.01℃。
2、湿度观测资料差值自动气象站湿度是用湿敏电容进行测量的,而人工观测的湿度是使用百叶箱干湿表,根据统计2005年1-10月资料对比,当湿敏电容在相对湿度80%以下,线性较好,则与干湿表测的湿度一般相差2%-5%;但湿敏电容在湿度80%以上时,则两者相差就比较大,自动站比人工站偏小5-10%。
3、降水量观测资料差值从2005年汛期(6~9月)各类降水日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天的自动站和人工观测降水量进行对比分析。
表2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对比表降水从表2看出,自动站与人工观测存在差值,这个差值或正或负,人工观测比自动站降水量平均多0.4mm,降水量越小,差值越小,降水越大,降水强度越大,差值越大。
4、风向风速观测资料差值统计2005年1-10月风向风速资料表明: 自动站观测以NE、NNE 和WSW风向频率最高,人工观测以西南(SW)和西北(NW)风出现频率较高。
当一般风速较大时,自动站观测风速比人工观测风速偏大,当一般风速较小时,自动站观测风速比人工观测风速偏小。
5、气压观测资料差值以2005年1-10月20时自动站与人工站气压观测资料为例:自动站观测气压与人工站观测气压月平均值差值在0.1~0.4hPa(自动站偏高),两者有差异,是因为气压表和气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存在着较大的高度差(气压表拔海高度为49.3米,自动站气压传感器海拔高度为47.9米)。
浅谈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

浅谈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作者:陈昱宇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07期摘要: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是收集气象要素的两大主要依据。
由于仪器原理差异、观测时空差异、采样方式和样本数差异、观测时次差异等因素,这两种观测技术所获取的气象数据存在许多差异。
本文着力从两种观测方式的区别入手,对南雄站观测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对比分析,以寻求提高观测数据准确性与科学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自动站;人工站;观测数据;差异;南雄国家基准气候站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2地面大气探测站在自动观测站运行前,要进行两年的气象要素对比观测。
南雄国家基准气候站直至目前,仍保留两套大气探测仪器设备,即自动站观测仪器设备和人工观测仪器设备。
每日24小时人工站与自动站都需要定时观测气象要素值,并进行人工与自动站观测数据对比,一般认为差异在合理范围内属正常,反之即为疑误记录。
一、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的差异因素1.仪器原理差异。
自动气象站中使用的气象传感器与人工观测用的仪器在原理上是不同的。
这些传感器有较小的时间常数,可以观测到大气中比较小的有意义的波动,使得所得到的极值更具有代表性,如温度极值、湿度极值、风速极值等等。
这些传感器有较高的分辨率,人工观测的风向只有16个方位,而自动测站观测的风向为36个方位;这些传感器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如温度传感器(尤其是地温传感器)、风传感器、低温下的湿度传感器等等。
自动气象站可以避免人工观测中的主观误差与人工误差,在人工观测中,观测员往往有习惯误差,读数时可能偶然出现大的读数错误,测温时人体对温度的影响。
2分钟风的平均值受人的主观判断影响,深层地温人工观测时,从地中取出读数,由于受环境改变造成的误差等,而这些问题在自动观测中都是不存在的。
这些都是自动优于人工观测,而两者存在着本质差异。
但是,自动气象观测也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在特殊天气状况下,如高温、高湿的下的测湿,大雨以上降雨量的测量,被雪覆盖下的地温极值等都与人工观测和真值有较大偏差。
用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分析干旱状况

用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分析干旱状况张荣菊【摘要】运用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观测到的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对2012—2015年在鄂温克草原发生的干旱状况做了客观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6月下旬至7月中旬0~30cm土壤水分对天然草场牧草生长影响较大,最低土壤相对湿度与牧草产量有显著相关性,7月0~30cm平均土壤最低相对湿度每增(减)1%,牧草产量将增(减)10.4g/m2,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能够较准确表达出干旱状况。
【期刊名称】《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44)004【总页数】4页(P35-37,45)【关键词】GStarDZN2型土壤水分干旱状况气候因子【作者】张荣菊【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气象局,内蒙古巴彦托海镇02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1.9干旱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出现的次数多、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对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破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种用水量也在加大,干旱缺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监测和研究干旱灾情已经刻不容缓。
2010年鄂温克地区安装了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观测数据因为准确、及时、直观而广泛应用于研究。
该地区属于中温带亚干旱型气候区,是气候敏感区,常年遭受干旱的困扰[1]。
近年来,鄂温克草原天然牧草各阶段生长状况极具代表性,2013、2014年牧草长势较好,产量属于丰年;2012、2015年出现干旱灾情,产量属于歉年。
干旱成为该地区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通过对天然牧草生长、发育、产量评估进行分析,为干旱指数本地化应用提供实验证明。
1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区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简称鄂温克旗),大兴安岭西麓,地处北纬47°37′~49°15′,东经118°48′~121°09′,土地面积19 111 km2,草地总面积11 803 km2,牧草总蓄积量约46.5亿kg。
GStar-I(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有线站)在实际工作中的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GStar-I(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有线站)在实际工作中的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摘要:GStar-I(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能准确及时地测量土壤含水量,可以较好地满足农业气象土壤墒情监测服务的需求。
本文以会东县气象站GStar-I (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有线站)日常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为例,总结分析其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情况及其排除方法,为气象台业务人员分析、快速排除故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GStar-I(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有线站);常见故障;排除方法1 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1.1 土壤水分资料采集突然全部中断1.检查电脑运行情况,如有卡死现象,重启电脑即可;2.检查采集器工作情况,看观测仪正面各类显示灯颜色是否正常:5V供电(红色)、程序运行(绿色)、数据通讯(黄色)、市电供电(红色)、电池供电(红色)、充电完毕(黄色),市电供电和电池供电有一个灯亮即可。
若红色“+5V供电”指示灯是常亮,则说明系统供电正常,若不正常,需先恢复供电,用万用表检查供电线路是否正常,检查输入市电电源电压及电池电源模块是否正常工作,此现象常因市电停电或电源插头掉落导致无市电输入且电池电量已耗尽引起;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检查黄色“数据通讯”指示灯是否正常(秒闪),若不正常,则需检查数据接口和数据传输线路是否连接正常,主要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插紧和线缆有无短路和断路现象,重点检查部位是传感器接线板、采集器航空插头;若还无数据显示,则需检查绿色“程序运行”运行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每秒3闪),如不闪烁,则是采集器主板故障,需更换采集器主板;3.若所有灯的状态都正常,则需检查采集器与电脑主机连接是否正常,主要检查串口线及串口是否正常,可更换数据线或更换电脑测试;4.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况或虽存在但修正正常后仍无数据,则传感器全部出现故障,需更换传感器。
1.2监控软件显示数据异常1.2.1无强降水天气现象时监控软件显示数据突然变大在未出现强降水天气现象(降水浸入土壤深度低于10cm)时,通过监控软件发现观测数据突然增大,应检查探测器中是否进水或者有潮气,如果有,需及时处理;如果传感器进水或损坏,应对PVC管重新进行密封并更换传感器;如果发现是从PVC管底部进水,需要重新安装PVC管并做好密封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引言土壤水分的观测,是农业气象、生态环境及水文环境观测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掌握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对农业生产、干旱监测预测和其他相关生态环境监测预基金项目:科技部行业(气象)专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其预警和应对技术研究”(GYHY200806021-01)、“农田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适应技术”(GYHY201106029)。
第一作者简介:张弢,男,1971年出生,甘肃武威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应用气象领域的研究工作。
通信地址:737200甘肃省永昌县气象局,E-mail :ycxnw@ 。
收高日期:2013-08-20,修回日期:2013-09-18。
GStarDZN2型自动站与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对比分析张弢1,3,王润元1,丁文魁2,李光明2,毛竹馨3(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开放实验室,兰州730020;2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甘肃武威733000;3甘肃省永昌县气象局,甘肃永昌737200)摘要:为了评价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站的准确性与代表性,为替代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并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对比差值、差值概率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永昌县2012年5月3日—10月28日期间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与人工平行对比观测的土壤相对湿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自动站取得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30cm 土层差值概率分布范围最小,数据一致性最好,30~40cm 、10~20cm 次之,在70~80cm 和90~100cm 2个土层次表现较差。
对比观测时段内自动与人工站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在各层均表现显著,认为GStarDZN2型自动站观测的资料可以代替人工观测的资料。
关键词:GStarDZN2型自动站;土壤湿度;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3-0606Comparative Analysis on Soil Moisture Measured by GStarDZN2Automatic Stations and ArtificialZhang Tao 1,3,Wang Runyuan 1,DingWenkui 2,Li Guangming 2,Mao Zhuxin 3(1Institute of Arid-Meteorology CMA/Key Laboratory of Arid Climate Change and Reducing Disaster /Key Open Laboratory of Arid Climate Change and Disaster Reduction CMA ,Lanzhou 730020,Gansu,China;2Wuwei City Bureau of Meteorology ,Wuwei 733000,Gansu,China;3Yongchang County Bureau of Meteorology ,Yongchang 737200,Gansu,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and representativeness of GStarDZN2automatic soil water station,provide a reference for alternative artificial soil moisture and promote the use of it.With contrasting difference,the difference probability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the author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GStarDZN2automatic soil moisture stations and the parallel artificial soil relative humidity contrast observation datum of Yongchang County on May 3,2012to October 28perio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trend of automatic station data and manual observation over time was consistent.20-30cm soil layer probability difference was minimum distribution,data consistency was the best,30-40cm,10-20cm,followed by it.The 70-80cm and 90-100cm soil layers were poorer performance.Contrasting the correlation of automatic datum and manualobserved datum in each layer showed significant.As a result,GStarDZN2automatic observation station data could replace manual observation data.Ker words:GStarDZN2Automatic Station;Soil Moisture;Comparative Analysis··1测服务及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1]。
近年来,国内的专家学者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与人工观测资料的对比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涉及到的型号有ZQZ-DS1型[2-3]、HYA-SF 型[4-5]和DZN1型[6-8]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对于使用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仪与人工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的报道还较少。
为比较自动仪器与人工观测资料结果的差异,本研究利用甘肃省永昌县气象站的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2012年5月3日—10月28日的观测资料,与同期人工对比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差值、差值概率和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3],寻找二者形成差异的原因,以期为评价GStarDZN2型自动站的监测效果、发挥资料的应用价值与服务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地点研究田间试验于2012年5月3日—10月28日在永昌县城关镇黄家学村大麦作物观测地段进行,观测地段面积为0.11hm 3,灌溉条件为河水灌溉,保证程度1年3次,地下水位深度>2m ,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值见表1。
1.2资料来源与方法自动观测资料为该站点2012年5月3日—10月28日对比观测期间0~10、10~20、20~30、30~40、40~50、50~60、70~80、90~100cm 共8个土层自动形成的土壤相对湿度资料。
人工观测根据甘肃省气象局气测函(2012)10号文“关于开展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与人工对比观测的通知”,永昌站于2012年5月3日起正式进行对比观测。
测定时间为每旬逢3、逢8日,如遇降水大时则延迟至第2天取土。
观测地段与自动观测地段相同,取土深度与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深度相同,各层均取4个重复,钻孔的位置应尽量均匀分布在传感器埋设位置四周,半径在2~10m 之间的范围内。
观测后应注意及时将取土孔回填,同时应避免在回填孔中取土。
取土时记录每个钻孔取不同深度土样时的详细时间(精确到日、时、分)。
测定方法采用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1]规定的烘干称重法,测量数据为土壤相对湿度。
所使用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GStarDZN2型是由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7研究所和共同研制开发。
该仪器是利用频域反射FDR(FrequancyDomainReflection ))原理,根据探测器发出的电磁波在不同介电系数物质中的频率变化,计算出被测物含水量[9]。
1.3分析方法分析方法采用对比差值、差值概率和相关统计法,用于分析自动与人工站差值的平均、极大、极小分布,以及差值在不同数据段出现的概率,2种数据的相关等[10-11]。
其中,对比差值法采取计算自动站的数据减人工观测的数据,求取二者的最大正负差值;差值概率法采取自动减人工数据差值的绝对值在不同差值段出现的概率进行分析;相关系数法[12]计算不同深度土层自动与人工数据的相关系数进行对比分析。
其中,土壤相对湿度由(1)~(2)式进行计算,相关系数由(3)式求得。
式中:W —土壤重量含水率(%);g 1—盒重(g);g 2—盒与湿土共重(g);g 3—盒与干土共重(g)。
式中:R —土壤相对湿度(%);w —土壤重量含水率(%);f c —田间持水量(用重量含水率表示)。
…………………………………………………(3)式中:N —为样本量;X —代表人工观测土壤湿度数据;Y —代表自动站土壤湿度数据;r —相关系数。
r 描述的是2个变量间线性相关强弱的程度。
r 的取值在-1与+1之间,若r >0,表明2个变量是正相关,即1个变量的值越大,另1个变量的值也越大;若r <0,表明2个变量是负相关,即1个变量的值越大,另1个变量的值反而越小。
r 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
表1永昌站大麦观测地段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值 (1) (2)··22.1自动与人工观测土壤相对湿度值对比分析利用2012年5月3日—10月28日对比观测期间,0~10、10~20、20~30、30~40、40~50、50~60、70~80、90~ 100cm共8个土层36个自动与人工观测土壤相对湿度值按照不同深度土层以观测时间先后点绘成图,形成不同时段自动、人工观测2条土壤相对湿度变化曲线(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自动与人工观测土壤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2种观测对土壤中水分的感应相同[3]。
同一观测地段、同一土层深度人工观测数据波动相对较大,自动观测数据波动相对平缓;自动与人工观测数据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幅度逐渐变小,表层(0~10cm)振幅最大,深层(90~100cm)振幅最小。
这是由于:表层(0~10cm)易受日照、气温、风速、降水、灌溉等因素的影响,土壤水分变化较大,但随着··3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水分受以上因素的影响逐渐变小,因此土层越深(70~80cm 、90~100cm)曲线变化越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