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监察委员会
D.国家主席
2.李雷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此情境中李雷和同学们履行了()的义务。

A.维护民族团结
B.遵守公共秩序
3.以下事情与法律有关的是()。

①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②顾客到商场购物
③车辆在道路上行驶④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4.宪法集中体现了()的意志。

A.国家权力机关
B.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C.党和人民
5.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是()周岁。

A.5—6
B.7—8
C.6—7
D.8—9
6.下列行为属于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小亮的奶奶生病了,奶奶的子女轮流照顾奶奶
②小明的爸爸按月按时缴纳税款
③小红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
④ 乘坐地铁时,按顺序排队上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在我国有些地区,由于性别偏见和贫穷,一些女童被迫失学,她们应该()。

A.怨自己命不好
B.听父母的话,回家干活
C.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8.关于“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是12周岁”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9.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机构。

①平谷三中
②平谷区金海湖镇人民政府
③平谷区人民法院
④国家监察委员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来中国旅游的日本游客
B.外籍华人
C.父亲是德国公民,母亲是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美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
1.()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2.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选民的()和()。

3.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权利。

4.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
()。

5.关爱和保护农村()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的环境,()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6.()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国籍的取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二是()。

8.()是国家的根本法。

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

9.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

10.我的居住地址是(),其所在地区有()等国家机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

()
2.保护未成年人,是司法机关的事。

()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
4.我国宪法中明确的规定了选举资格。

()
5.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
6.小丽在教室安静地上课,这个行为与法律无关。

()
7.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

()
8.国家机构的构成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
9.退休的老人没有选举资格。

()
10.一所学校有学校的章程,一个班级有班级的班规。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
1.连线。

国家宪法日 3月15日
国际家庭日 12月4日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5月15日
2.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五.简答题(共5题,共39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除了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外,还规定了哪些方面?
2.列举生活中,你听说或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再列举几条应对方法。

(至少四项)
3.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你说一说法律有哪些作用?
4.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5.当我们在校园受到欺凌时该怎么办?
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

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

辨析回答: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违反了什么法律?
七.材料题(共1题,共10分)
1.一名小学生家长称,孩子长期遭到同班两名同学的欺凌,有一天更是被两人用厕所垃圾筐扣头。

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初中学生沈某(男,14岁)与同校学生赵某(男,15岁)在校内因同学间纠纷发生争执。

争执中,沈某持刀刺中赵某胸部,赵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针对校园中可能存在的欺凌行为,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八.综合题(共3题,共34分)
1.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

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

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

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

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

”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

”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

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载人下潜深度纪录。

(1)“蛟龙号”创造的这一载人下潜深度纪录标志着什么?
(2)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写出两个。

3.结合不同的情景,看看对应的是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将字母序号填在()上。

A.物质帮助权
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E.服兵役的义务
F.监督权
G.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H.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妈妈被选为地方人民代表,她享有()。

2.李奶奶病了,她的儿女轮流照顾她。

对应的是()。

3.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他享有()。

4.小张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对应的是()。

5.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6.小丽的爸爸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看要闻动态,他有()。

7.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排队上车,对应的是()。

8.丁丁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所工作,每次别人问起他妈妈关于爸爸工作情况时,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对应的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C
5.C
6.B
7.C
8.D
9.A
10.C
二.填空题
1.民法;合同
2.人民群众;意见;要求
3.滥用
4.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5.留守;家庭幸福;良好;维护;家庭
6.宪法
7.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8.宪法;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9.司法机关
10.山东省济南市;法院,教育局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际家庭日——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3月15日
2.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钱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这是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张兰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这是在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权利;
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五.简答题
1.(1)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2)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3)规定了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2.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
(1)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指责同学无用。

(2)打骂同学。

(3)向同学索要财物。

(4)传播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5)恐吓、威迫同学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威胁同学跟随命令。

(6)孤立、排挤同学等。

应对方法有:
(1)勇敢地向这些校园欺凌说“不”。

(2)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3)将受欺凌的事实告诉家长或老师。

(4)向有关国家机关寻求帮助。

3.答:法律的作用:
(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如法律规定适龄儿童要履行义务教育的义务,作为适龄儿童,我们就要接受义务教育,不能辍学打工。

再如,法律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我们在图书馆、广场等地方,就不能吸烟。

(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如法律禁止酒后驾车,如果喝醉了酒在开车上路,就是错误的。

(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如当我们的受到不法分子侵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请求法律的帮助。

4.(1)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2)我们也应当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5.要保持镇定。

受到欺凌时,最好不要表现出恐惧,这会让欺负你的恶人觉得你很好欺负而继续欺负你。

要及时求助。

为了避开欺凌者,最好和他人一起行动,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察求助。

要及时报告。

看见别的同学受欺负时,也要向老师报告,不要视而不见,成为冷漠的旁观者。

六.辨析题
1.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

七.材料题
1.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

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学校、老师或家人报告,寻求帮助,也可寻求法律帮助,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八.综合题
1.(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

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

(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

2.(1)蛟龙号下潜最大深度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2018年,中国登上了无人敢去的月球暗面;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

3.C;D;A;E;H;F;G;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