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单选题
1、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获胜。

小明对弟弟的力记为F1,弟弟对小明的力记为F2,则()
A.F1大于F2B.F1和F2大小相等
C.F1先于F2产生D.F2先于F1产生
答案:B
解析:
小明和弟弟掰手腕,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是由于足球的形变造成的
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答案:C
解析:
A.对足球受力分析可知,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该支持力是木板由于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足球发生弹性形变,有恢复原状的趋势,所以产生弹力,即对木板的压力,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木板形变是由于受到足球对它的作用力,不是因为木板要产生弹力造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足球产生的弹力受力物体是木板,这个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本物理参考书的宽度约为5cmB.上课铃响一次持续的时间约5min
C.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D.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20m/s
答案:C
解析:
A.一本物理参考书的宽度约为25cm,故A不符合题意;
B.上课铃响一次持续的时间约15s,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重力约为500N,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作用力的两个力的作用点不同B.物体不接触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答案:A
解析:
A.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故A正确;
B.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不接触能产生力的作用,故B错误;
C.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没在环上,故C错误;
D.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由于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5、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里提水。

水桶所受竖直向上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B.绳子C.水桶D.手
答案:B
解析:
手握住绳子从井里提水,水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同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B。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作用力的两个力的作用点不同B.物体不接触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答案:A
解析:
A.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故A正确;
B.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能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不接触能产生力的作用,故B错误;C.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物体之外,比如均匀的圆环,重心没在环上,故C错误;
D.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由于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7、由下列几个实例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A.“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船桨
C.点心师傅将包子皮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就破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B
解析:
A.“孤掌难鸣”,表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桨和船也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就是船前进的动力,则使船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点心师傅将包子皮上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就破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对碗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碗对它的作用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如图是2021年12月9日下午4∶30在“神州十三号”上“太空授课”时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神州十三号”内陀螺仪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B.在“神州十三号”内可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C.在“神州十三号”内无法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
D.在“神州十三号”内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答案:A
解析:
A.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不随着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故A正确;
B.天平利用了等臂杠杆的原理工作,砝码和物体对天平都要有压力作用,而这个压力来自于重力,故在失重情况下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

故B错误;
C.弹簧拉力器是利用了弹簧受到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工作,在失重情况下,拉力仍存在,故能够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

故C错误;
D.在失重情况下,将物体悬挂在测力计下时,物体不会对测力计产生拉力作用,故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故D错误。

故选A。

9、图是运动员跳水的情景,下列关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使跳板发生形变B.其施力物体是地球
C.一定等于运动员的重力D.可以改变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答案:A
解析:
A.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弹性形变,故A正确;
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故B错误;
C.运动员对跳板产生压力时,开始形变小压力小于重力,故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故C错误;
D.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改变的是跳板的运动状态不是改变运动员的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10、如图所示是类似课本中的一幅图,小孩力气小,一根弹簧也拉不长;运动员力气大,很容易拉长三根弹簧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B.方向有关
C.作用点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答案:A
解析:
小孩力气小,一根弹簧也拉不开,运动员力气大,很容易拉开三根弹簧,这说明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故选A。

11、小明和弟弟掰手腕,小明获胜。

小明对弟弟的力记为F1,弟弟对小明的力记为F2,则()
A.F1大于F2B.F1和F2大小相等
C.F1先于F2产生D.F2先于F1产生
答案:B
解析:
小明和弟弟掰手腕,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的物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本质上也是弹力,下列关于该支持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水平桌面上
B.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支持力是由于物块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D.该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水平桌面发生形变
答案:B
解析:
A.物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物块,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所以该支持力的作用点在物块A上,故A错误;
BC.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该支持力是由于水平桌面受到物块A的压力而产生了弹性形变,从而产生了支持力;而物块A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是物块A对桌面的压力。

故B正确,C错误;
D.该支持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A下表面发生形变,而使水平桌面发生形变的是物块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B。

1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答案:D
解析:
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空中飞翔的小鸟受到的重力等,故A错误;
B.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B错误;
C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因此有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会产生弹力的作用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人用浆向后划水,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A.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没有相互挤压,不会产生弹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上,而圆心不在圆环上,故B错误;
C.人用浆向后划水,水受力的同时,水反过来对船施力,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拳头也会受到棉花施加的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有时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C.自然界中有些力可以脱离物体而产生
D.用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D
解析: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时,必须同时存在两个物体,因此只有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
B.两个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前提是必须先产生力,如果两个物体仅仅是接触,并没有发生形变,那么它们
之间就不会产生力,当然就不会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然界中力不可以脱离物体而产生,故C错误;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用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多选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垂线是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B.熟透的苹果之所以落地,是因为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C.气球能够升空,是因为地球对它没有吸引力
D.空中飞行的蜻蜓受到重力的作用
答案:AD
解析:
A.重垂线是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故A选项正确;
B.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熟透的苹果之所以落地,是因为受到重力的原因,但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等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故B选项错误;
C.地球上或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不论物体运动还是静止,也不论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故C错误;D 正确.故选AD.
17、日常生活中,以下估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毫米B.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1秒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千克D.八年级物理课本重力约为4牛
答案:ACD
解析:
A.一元硬币的直径是25mm,故A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1min呼吸的次数在25次左右,呼吸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千克,故C符合题意;
D.八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400g,重力约为4牛,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18、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读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长度为2.23cm B.物体A的重力是4.6N
C.金属块的质量为25g D.液体的体积是100cm3
答案:AB
解析:
A.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5.2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5.23cm-3.00cm=2.23cm
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4.6”处,所以物重为4.6N,故B正确;
C.砝码的总质量为25g,但游码没有在0刻线处,所以物体的质量大于25g,故C错误;
D.物体与液体的总体积为100cm3,液体的体积小于100cm3,故D错误。

故选AB。

19、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C.用于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答案:BCD
解析:
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C.用于提水桶时,手对水桶施加了力,同时水桶对手有力的作用,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CD。

20、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A.钢尺B.弹簧
C.橡皮泥D.撑竿跳高运动员使用的撑竿
答案:ABD
解析:
A.钢尺有弹性,能发生弹性形变;故A符合题意;
B.弹簧有弹性,能发生弹性形变;故B符合题意;
C.橡皮泥只具有塑性,没有弹性,不能发生弹性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撑竿跳高运动员使用的撑竿有弹性,能发生弹性形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计算题
21、质量是200克的瓶子里装满水后重为5.88牛,求:
(1)水的质量是多少克?
(2)水重多少牛?
(3)瓶的容积是多少cm3?(g=9.8N/kg)
答案:(1)400g;(2)3.92N;(3)400cm3解析:
解:(1)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
m
总=
G
g
=
5.88N
9.8N/kg
=0.6kg=600g
则瓶子中所装水的质量为
m水=m总-m瓶=600g-200g=400g
(2)水所受的重力为
G水=m水g=400×10-3kg×9.8N/kg=3.92N
(3)因为瓶子中装满水,所以瓶子的容积等于所装满水的体积,则瓶子的容积为
V 容=V

=
m

ρ

=
400g
1g/cm3
=400cm3
答:(1)水的质量是400g;
(2)水重3.92N;
(3)瓶的容积是400cm3。

22、如图所示是全国中小学生比赛指定用球﹣﹣充气实心球,其质量为2kg,直径为14cm,体积为1436cm3。

已知石英砂的密度为1.6×103kg/m3。

求:
(1)充气实心球的重力;
(2)若充气实心球内填充的石英砂的质量为1.92kg,则橡胶及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3)观察实心球我们可以发现,橡胶的表面有凸起的胶粒,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1)20N;(2)236cm3;(3)为了增大摩擦力
解析:
解:(1)充气实心球的重力
G=mg=2kg×10N/kg=20N
(2)根据ρ=m
V
可得,实心球中石英砂的体积
V 砂=
m

ρ

=
1.92kg
1.6×103kg/cm3
=1.2×10﹣3m3=1200cm3
则橡胶及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V=V
球−V

=1436cm3−1200cm3=236cm3
(3)实心球橡胶的表面有凸起的胶粒,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摩擦力。

答:(1)充气实心球的重力为20N;
(2)橡胶及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36cm3;
(3)橡胶的表面有凸起的胶粒,其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23、质量为0.5千克的物体在空中飞行时,所受重力为______牛。

答案:5
解析:
物体的重力
G=mg=0.5kg×10N/kg=5N
24、在校运会上,小李同学采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全方位展示了运动会的空前盛况。

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ρ碳纤维=1.8g/cm3,求:
(1)无人机受到的重力;
(2)无人机螺旋桨材料采用碳纤维制作而成,求一支螺旋桨的体积。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12N;(2)6.11cm3
解析:
解:(1)无人机受到的重力
G=mg=1200×10−3kg×10N/kg=12N
(2)一支螺旋桨的体积
V=
m′
ρ
碳纤维
=
11g
1.8g/cm3
=6.11cm3
答:(1)无人机受到的重力为12N;
(2)一支螺旋桨的体积为6.11cm3。

25、一辆长10m的货车,总质量为10t,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200m的大桥。

求:(1)货车所受到的重力;
(2)货车通过大桥的时间。

答案:(1)105N;(2)10.5s
解析:
解:(1)由题意得货车总质量为
m=10t=104kg
货车所受到的重力
G=mg=104kg×10N/kg=105N (2)货车通过的总路
s=s1+s2=10m+200m=210m 货车的速度
v=72km/h=20m/s
所以货车通过大桥的时间
t=s
v
=
210m
20m/s
=10.5s
答:(1)货车所受到的重力为105N;(2)货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10.5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