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育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47
1 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特点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状态、方式,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发展
我国思想道德在当代的发展,是在继承我国古代文化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基础上的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灵魂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正是通过思想道德这个很重要的途径来传承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珍惜民族的文化传统,善于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传承、转化和发掘,为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服务。
思想道德发展,除了坚持继承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
超越是一种创造性发展,开拓性发展。
德育之所以要实现超越式发展,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是当代社会的发展,同过去时代已经完全不同,在市场竞争和科技的强大推动下,社会各个领域发展变化迅速,现在绝不是过去的再现,未来更不是现在和过去的翻版。
1.2 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
思想道德的内涵发展,是思想道德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其自身本质、特性、内在结构和功能的发展。
思想道德发展,属于思想文化的发展范畴,它不同于经济与科技发展,它有民族、价值观的差异性,可以借鉴但不可复制或照搬。
强调思想道德内涵发展,就是要着力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思想道德质量是衡量思想道德优劣程度的标志,是检验思想道德有效性的尺度,是思想道德的生命,它决定思想道德的存在意义与社会价值。
思想道德的外延发展,主要不是思想道德在人员、时间、工作规模等数量上的扩充,而是思想道德在领域上的拓展。
思想道德与智育、政治与经济、科技与人文的不可分离性以及思想道德功能的能动性,决定思想道德必须面向学生所处环境、所学业务领域渗透。
1.3 渐进与飞跃相结合的发展
思想道德发展,既是一种渐进性发展,也是一种飞跃性发展,是渐进发展与飞跃发展的统一。
思想道德发展要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是因为对思想道德的改革,但是它必须保证的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基本不变,在继承思想道德优良传统的前提下
进行的。
思想道德的发展,要具有飞跃性的
特点是因为在思想道德的改革过程中涉及到了新质与旧质的关系。
因此,思想道德的发展是渐进与飞跃两种状态的相互统一发展,在这两种状态中,是缺一不可的。
2 思想道德的发展趋势
2.1 思想道德发展的良好趋势
2.1.1 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好的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当代大学生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从小生活在和平的社会氛围下,充分享受着和平时代的美好生活。
他们有着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在对待社会正义问题上,有着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
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变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道德独立、个性张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既喜欢中国风的事物,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又追逐时尚,对时代前沿的东西、对生活中的时尚热烈追逐。
当代大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对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能够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他们维护民族尊严、国家利益,爱憎分明,愿意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对父母的爱用更为显性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时政。
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是好的。
2.1.2 思想道德活跃当代大学生是在开放、民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新兴大众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的眼界大为开阔。
大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心理发育未完全成熟,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今天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活跃,求新求异意识强,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接触欲望。
大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加大的发展。
思维能力是大脑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激活了大学生跳跃的思维,拓展了大学生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渠道,大大地提高了大学生们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
对每样事物都有他们自己
的见解。
这不仅满足了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
的精神文化多样化的需要,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了解世界的全新渠道,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行为。
2.2 思想道德上也存在不和谐的因素
2.2.1 伦理观歪曲大学生涉世不深,处于伦理观的成型阶段,缺乏相应的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孰是孰非、孰真孰假一时难以判断。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些社会现象以不健康的、商业利润的、不符合伦理道德观的要求来传递思想道德时,势必会影响青少年大学生正确伦理观的养成,引发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
他们会模仿影视剧中不健康的讲话方式、行为方式,在公共场所,一些大学生公共礼仪缺失,乱扔果皮纸屑,出口粗言脏话,更甚者是偷盗赌博、聚众斗殴等。
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错误价值、庸俗文化超越了大学生的道德底线,导致了大学生的道德沦丧,容易产生道德相对主义甚至道德虚无主义。
2.2.2 审美观异化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审美趣味一味朝“娱乐化”方向发展,越是“俗”的东西越能得到人们的青睐。
“美”从理想精神的高峰回到了人世生活的享乐之中。
一些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变得低俗,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庸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网络小说、偶像剧成为时尚。
他们不再崇尚含蓄质朴,而是推崇享乐主义、物质主义、颓废主义。
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定义有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丧失了自我判断能力,成为了受他人支配和控制的人。
青少年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应该是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内外和谐”为美。
参考文献
[1] 郑永延,张彦.德育发展研究[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2] 宋长生,李景山,张元洪.高校德育工作
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与实践[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3]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①
张民平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摘 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史现如今我国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在教育的方法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高校学生各自的特点,也要注意思想道德的特点,根据其发展的趋势,才可以更加科学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 特点 趋势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7(c)-0147-01
①作者简介:张民平(1964.9—),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呼伦贝尔学院院长助理兼学生处处长,思
想政治教育副研究员。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