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02
护理经验
234
1 临床资料
60例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60~84岁,平均68±14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哮喘学组2003年的诊断标准。
诱因:上呼吸道感染28例,急性支气管炎19例;吸入烟雾、花粉、冷空气诱发10例,精神紧张3例。
老年患者伴随的基础疾病: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患者15例,肺心病12例,心衰2例。
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3例,呼吸衰竭8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13例,肺气肿12例。
预后:哮喘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58例,死亡2例。
2 护理
2.1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问题
2.1.1 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支气管痉挛、平滑肌水肿有关。
2.1.2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过多、无力咳嗽有关。
2.1.3 焦虑。
与呼吸困难、健康状况改变有关。
2.1.4 舒适的改变。
与哮喘发作、呼吸困难有关。
2.1.5 体液不足。
与大量出汗及用力张口呼吸使水分丢失有关。
2.1.6 潜在并发症。
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
2.1.7 知识缺乏。
与缺乏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2.2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措施
2.2.1 环境:保持病室湿度在50%~70%,病房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18~22℃;病室内不摆放花草,卧具不使用羽毛制品。
2.2.2 饮食护理 :哮喘发作时勿讲话、勿进饮食,以防加重哮喘发作。
缓解时给予营养丰富、高维生素的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进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蛋等。
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1)卧床休息,协助患者抬高床头使患者半坐位或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
(2)对病情不允许活动的卧床患者,鼓励他们在床上做慢而深的呼吸,如呼-呼将肺内气体吐尽,吸-吸使新鲜空气进入肺内。
2.2.4 口腔、皮肤的护理 2.2.5 心理护理
陪伴在患者床边,给予其支持及安慰。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张建玲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铁人医院九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 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疾病。
气道不同程度的可逆性阻塞是本病的特点。
临床特点为发作性胸闷、咳嗽或典型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经平喘药物或自行缓解。
因此老年患者的护理更为关键,现将我院2005-2006年60例老年哮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体会
向患者解释病情,讲明紧张情绪对哮喘的不利影响。
2.2.6 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需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相鉴别。
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但一般无慢性咳嗽、咯痰病史,以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喘息型慢支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哮鸣音为临床特征,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仍有哮鸣音。
典型患例不难区别,当哮喘并发慢支和(或)肺气肿两者难以鉴别时,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定期巡视病房,严密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及生命体征情况,及时发现呼吸衰竭及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并及时采取措施协助医生抢救。
3 讨论
3.1 支气管哮喘的变态反应学说
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接触外源性过敏原后,即产生特异性IgE 抗体,并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该种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时,即与特异性IgE 抗体结合形成桥联,激活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各种炎性介质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和气道阻塞。
继而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聚集和浸润,导致气道产生变应性炎症,此为速发性哮喘反应(IAR);几乎可在吸入过敏原的同时发生,15~30分钟达高峰,两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3.2 气道炎症学说
气道炎症是所有哮喘的发病基础。
气道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化学、物理或药物刺激的收缩反应。
气道高反应性(AHR)是指气道对正常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度应答反应的刺激物出现过度的气道收缩反应。
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
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当气道受到变应原或其他刺激后,由于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参与、气道上皮和上皮内神经的损害等而导致AHR 。
AHR 与β肾上腺能受体功能低下、胆碱能神经兴奋性增强和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NANC)的抑制功能缺陷有关。
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冷空气、SO 2、干燥空气、低渗和高渗溶液等
理化因素刺激均可使气道反应性增高。
气道高反应性程度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但两者并非等同。
气道高反应性目前已公认是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然而出现气道高反应性者并非都是支气管哮喘,如长期吸烟、接触臭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过敏性鼻炎、支气管扩张、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过敏性肺泡炎等患者也可出现,所以应该全面地理解AHR 的临床意义。
3.3 神经因素
支气管的自主神经支配很复杂,除以前所了解的胆碱能神经、肾上腺能神经外,还存在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系统。
支气管哮喘与β肾上腺能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并可能存在有α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增加。
NANC 神经系统又分为抑制性NANC 神经系统(i-NANC)及兴奋性NANC 神经系统(e-NANC)。
i-NANC 是产生气道平滑肌松弛的主要神经系统,其神经递质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血管活性肠肽(VIP)和(或)组胺酸甲硫胺。
VIP 是最强烈的内源性支气管扩张物质,而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可能与该系统的功能受损有关。
e-NANC 是一种无髓鞘感觉神经系统,其神经递质是P 物质,而该物质存在于气道迷走神经化学敏感性的C 类传入纤维中。
当气道上皮损伤后暴露出C 纤维传入神经末梢,受炎症介质的刺激,引起局部轴突反射,沿传入神经侧索逆向传导,并释放感觉神经肽,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多等。
3.4 其他因素
药物、运动、月经、心理因素以及胃-食管反流等疾病也与部分患者哮喘的发生有关。
4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预防哮喘复发:①避免接触过敏原及非特异性刺激物。
②脱敏治疗:主要用于外源性和混合性哮喘。
③应用色甘酸钠预防发作。
④应用免疫增强剂。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