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一年级下册-《鱼米乡》参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米乡》教案
教学内容:
1、学唱《同同飞》
2、听赏《赞歌要比星星多》
3、学唱《彩龙船》
4、学唱《八百里洞庭鱼米乡》
5、听赏《斑鸠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然、活泼、愉悦的声音演唱歌曲,抒发对鱼米之乡的热爱和赞美。
2、引导学生听赏歌曲,体会领唱、齐唱的歌唱形式。
尝试配合歌曲情绪做律动,尝试运用颜色表达歌曲的情绪。
3、通过演唱、听赏和舞蹈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音乐,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4、让学生初步了解湖北、湖南和江西各省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对我国秀丽江山和丰富的资源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情感。
第一课时
《同同飞》
1、导入。
(1)师:让我们来玩一个手上游戏。
让学生自由结组打花巴掌,当学生兴趣浓厚时,引导学生读《同同飞》歌词。
歌曲《同同飞》作为背景音乐在学生游戏时多次播放。
2、(1)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制的“打击乐器”吧!(学生拿出自制的“打击乐器”,矿泉水瓶,钥匙串等。
)来,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打击乐的排练吧!
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2)师:同学们敲打得很整齐。
其实刚才我们念的《同同飞》的歌词,节奏就和我们用打击乐器敲打的节奏是一样的。
不信我们边念歌词,边敲打一下试试!
(让学生朗读歌词并配上打击乐器。
)
3、练习。
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歌曲已经作为背景音乐多次播放,学生在学唱《同同飞》时,对曲调已比较熟悉。
师:这节奏我们已经掌握了,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
(播放歌曲,让学生轻声跟录音机唱。
)
指导学生学小蜜蜂找出歌曲中的几个衬词,并引导学生唱好歌曲十六分音符的字“拌”和几个衬词“呀”、“啦”、“啊”。
引导学生用自然、活泼、愉悦的声音演唱歌曲。
4、律动。
师:咦?怎么在歌词的下面有一些正方形和圆圈呀?书上有答案,哪位细心的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些图案是什么意思呢?
(正方形是拍手,圆形是拍腿。
)
师:每一行歌词都是一句话。
那么,每一句话要拍几次手,拍几次腿呢?请同学们根据歌词下的图案来告诉老师。
(拍3次手,拍1次腿。
)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拍拍吧!
(播放音乐,做律动。
)
5、师:瞧,课本上画有几只很可爱的小蜜蜂呢!小蜜蜂找到了几朵花呢?(4朵)哦,原来呀,每一句歌词的最后一个音都是一多花,都是“6”。
这也是这首湖南民歌的特点所在。
6、小结。
下课。
第二课时
《赞歌要比星星多》
1、导入。
师生一起朗读《星星谣》
天上的星星
是夜的眼睛
闪闪烁烁
送我美丽的梦中
国旗上的星星
是祖国的眼睛
明明亮亮
照我温暖的心中
2、师: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歌曲,叫《赞歌要比星星多》。
那么,什么叫赞歌呢?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们?(学生发言。
)
师:赞歌,就是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
3、(1)师:大家说,天上的星星多不多?这个赞歌要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到底是赞美什么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
(播放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
)
(2)师:这首歌曲赞美了我们伟大而美丽的祖国,迈着大步朝四个现代化走进!
4、再次聆听。
师:大家发现了吗?在歌曲中,有些地方是只有一个小朋友在唱,有些地方是很多小朋友一起唱。
(学生讨论。
)
师: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小朋友演唱的,叫领唱。
全部小朋友一起唱的,叫齐唱。
5、第三次聆听。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领唱,什么是齐唱。
下面让老师来看看,同学们都记住了没有。
(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在听到齐唱时拍拍手或做自编动作。
)
6、第四次聆听。
师:同学们真棒!已经会清楚的分辨出领唱和齐唱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歌曲中的齐唱“呀儿呀儿哟”一起来欢快的歌唱吧!
(播放歌曲。
跟着齐唱哼唱。
)
7、“我想说……”活动。
师:我们的祖国真美丽!祖国发展的脚步真快!让我们对祖国和家乡说一句赞颂的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美丽富强!
(请学生说一句对祖国和家乡赞颂的话。
)
8、小结。
下课。
第三课时
《彩龙船》
1、导入。
播放赛龙舟片段。
师:大家瞧,这些人在干什么呢?(划龙舟。
)看了他们赛龙舟,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划龙船的人齐心合力等。
)
师: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在端午节的时候划龙舟的风俗。
龙舟节节期的情形各地略有不同,但都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至二十七之间。
在节日期间,周围群众汇集于举行龙舟赛的江岸。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彩龙船》。
2、播放歌曲《彩龙船》让学生仔细聆听。
3、练习。
(1)带领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3)播放录音,学生跟唱。
(4)教师弹琴,学生有感情、连贯地演唱。
4、听辩活动。
师: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
在歌曲中齐唱的地方涂上蓝色,领唱的地方涂上红色。
(进一步巩固领唱和齐唱的知识。
)
5、合作演唱。
师:让我们分工合作,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
(请出几位同学担任领唱,其余同学齐唱。
跟着录音机,全班合作演唱。
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歌曲。
)
6、小结,下课。
第四课时
《八百里洞庭鱼米乡》
1、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吗?有谁去过湖南?
湖南有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叫洞庭湖。
富饶美丽的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之北,人口约占湖南省人口的五分之一。
烟波浩淼的洞庭湖风景优美,令人神往,为发展湖区的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泛舟湖上,可观鸟、撒网,可垂钓、采莲,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但洞庭湖也存在着泥沙日渐淤积,面积锐减,调蓄能力逐年下降,粮食产量不稳定,渔业资源减少等问题。
大家看,课本上的这个小女孩在乐呵呵的划船,船上有什么呀?(一大框的鱼)看来呀,这小女孩刚从湖里捕鱼回来。
湖里还有荷叶和荷花,多美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描写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的《八百里洞庭鱼米乡》。
(《八百里洞庭鱼米乡》作为背景音乐多次播放。
)
2、练习。
(1)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播放歌曲。
(2)带领学生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4)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跟唱。
(5)教师弹琴,学生有感情、连贯地演唱
3、师:之前我们学习了“领唱”和“齐唱”,下面就让我们按照课本上的提示,分领唱和齐唱,一起合作,把这首歌曲表演一下。
请同学们用优美、抒情、自豪的声音演唱歌曲,抒发对鱼米之乡的热爱和赞美。
(请同学担任领唱。
教师弹琴。
)
4、师:同学们演唱得真好!连老师都深受感染了。
不如让我们再为歌曲编一些动作吧!
(请学生自编动作,并上来表演。
)
5、环保教育。
师:虽然洞庭湖曾经很美丽很美丽,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洞庭湖也存在着泥沙日渐淤积,面积锐减,调蓄能力逐年下降,粮食产量不稳定,渔业资源减少等问题。
我们一定要珍惜身边的美好环境,不要去破坏它。
记住,地球只有一个。
6、小结。
下课。
第五课时
《斑鸠调》
1、导入。
师:大家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或是最熟悉的动物。
(1)学生发表意见。
(2)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
2、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各种鸟类的图片,学生发表意见(背景音乐《斑鸠调》)。
3、引导学生读儿歌《布谷鸟》。
春天到,布谷叫,
勃咕咕,勃咕咕。
爸爸听到布谷叫,
背起稻种田里跑;
妈妈听到布谷叫,
蚕房里育出蚕宝宝;
娃娃听到布谷叫,
拍着小手蹦蹦跳:
春天到,春天到。
4、拿出地图。
师:同学们,让我们在地图上找出江西省的位置(背景音乐《斑鸠调》)。
5、介绍江西省。
师:江西省在我们国家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简称赣。
省会南昌市。
全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境内的播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
6、引导学生聆听《斑鸠调》,感悟歌曲中那种风趣而灵巧的声音带来的抒情感。
7、引导学生细听《斑鸠调》,品位音乐中那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衬词。
让学生跟录音轻声模唱。
8、师:同学们发现没有?《斑鸠调》的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是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的?大家看,课本上有三个小男孩,他们的表情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当演唱《斑鸠调》的时候,比较符合这三个小男孩中的哪一个的表情和情绪?
(学生讨论,发言。
)
让学生再次聆听《斑鸠调》,体验演唱者那种自豪的情绪。
9、师:刚才我们说了,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是带着自豪的情绪来演唱的。
下面,请大家拿出水彩笔,边听音乐,边用颜色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播放背景音乐《斑鸠调》)
10、师: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请同学们说说,如何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保护鸟类?
(学生发言。
)
11、小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