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院校的电类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一线教学体会,谈谈“电”类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几点建议。

一、目前技工院校中“电”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1.存在的问题
(1)理论知识掌握。

由于电类知识逻辑性很强、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实用性不能体现,理论讲解过于集中。

学生过早期待实习,厌烦上理论课现象严重,造成实训原理要领普遍掌握不好,对各种电子产品的结构,特别是在电路结构、电路原理分析方面,更是难上加难,学生在学业结束时,自身专业知识达不到企业搞技术岗位的培训条件,从而充当起了一线流水操作工,被动充当起农民工角色。

(2)专业操作技能知识。

由于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深刻,学生在实际操作、特别是维修时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仅仅能操作实习锻炼过的课题。

工艺课老师反映二年级的学生大多很喜欢上工艺课,但很多学生基本的元器件都不认识,电路的工作原理不懂,只知道死装。

所以我们应该看到专业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要点的实时对应教学。

加快教学中实验实习课程的教学结构转变。

(3)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在校生看不到就业形势大局。

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就业安置都有着十分美好的憧憬。

学生听到的一些关于国家急需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说法,就简单地认为凭着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知识和技能,到企业一定会有一个很体面的岗位、一分满意的工资报酬。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电类”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毕业后的工作并没有时所想象的那么美好。

待遇远没有生产车间的工人待遇好。

部分学生只能被推荐到各类电子、电器公司的生产线。

技术简单、工作重复性强,加班时间较长。

体现不出技术工人的优势所在。

2.形成原因
(1)学校实施教学时,没能细致分析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

全面考虑学生入学时的基本素质、知识基础及接受能力,从而将教学目标定得不够具体。

 “电类”专业技能的学习,是一种对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能力,思维和动手能力都有一定要求。

技工院校的生源情况成了最大的阻力。

学校没能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方面进行科学定位。

(2)在专业的要求及其他方面的方面,缺乏对学生专业选择的正确引导。

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了学习的难度,部分学生放弃学业,有的想改专业。

但是,注册后的学生专业更改难度很大。

最终形成很多学生听不懂就少学、甚至不学,在学校混到进厂实习,就业质量只能听天由命。

二、教学模式改革
1.加强社会调查,科学化明确教学目标
在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做文章。

针对当前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除必要的实验课时外,应合理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训内容合为一体,理论综合实践,通过足够的实践环节锻炼,学生才能认识到“课堂所学”与“现场所用”之间的关系。

结合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对实施性教学大纲进行及时修订,适当调整。

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做好课程与其它各科之间的衔接,精简教材内容的同时,加大教学要点的相互融合。

专业课的教学应着眼于基础性和实用性知识的教学方向,侧重素质提高与技能培养。

从实用性、科学性、易学性出发编写校本教材,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理念,删除繁琐的理论推导,引入模块观念,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应知”、“应会”知识。

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引入到教材中,特别是引入一些通用和实用性强的应用实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手段
(1)实施分层次教学,逐步培养动脑动手习惯的养成,促进操作技能的培养。

以基本概念为主体、深浅适度融入实用性较强的课题演练。

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在讲授、布置作业时力争做到知识分类、能力分层、训练分步。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2)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技能为目标。

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使其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作为学生求知的帮助者、促进者。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现代电子必须结合现代化实用性、能直观演示的教学手段,可以多采用Protel、Multisim、TINA等电子线路CAD软件,EWB计算机仿真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组合设计,让学生多感官配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每节课的完成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技师学院)
浅谈技工院校的电类教学
文/杨 毅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OCCUPATION1
201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