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初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倾听着马上奏响的爆竹声,我们已给本学期划上一个圆
满的句号,又迎来了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
一. 选择题
1.C
2.A
3.B
4.D
5.D
6.B
7.C
8.B
9.D[ 点拨: 注意小正方形成对角线的形式 ] 10. B
二. 填空题
11.6, CO, CD, CE, OD, OE, DE; 5, OC, CA, OD, DE, EB
12.AB; AB; AD 13. 2019 14. 3, 45, 36; 22.54 15. 正方体 , 4, 5, 6
16. 最喜爱语言课的人数占全班学生数的23%
17. -1, -1 18. 4x=6-(1-x) 19. x=1或x=-2 20. 1.30107
三.计算题: 21. 6
22. 解原式 =
23. 分析 : + - 号把式子分红四部分 , 分别计算再加减 .
解原式 =-9+9+25( )-0.090.9=-9+9+(-20)-0.1=-20-0.1=-20.1
24. -1099
四.解方程: 25. x=11 26. x=-9 27. y=
五.解答题: 28.1对 4,2对 5,3对 6
29.原式 =b-a+a+c+c-b=2c 30. a+b=0, c=0, d=1(a+b)d+d-c=1
31.解 : 1=400, BOD=900-
400=500 AOD=1800-500=1300,
AOC 与 AOD 互补 ,
3=500, 2= AOD=650
32.解 : 设乙还需做 x 天 , 由题意得 , x=3
六.附带题: 33. (1)55.5 万人 (2)6% (3)6000 人
参照答案
一、 1.13 分析: 5-(-8)=13( ℃ ).
2.- 3 次 (次数不做要求 )
3.分析:一副牌里共有 54 张,而此中黑桃有 13 张,因此抽到
黑桃的可能性是 .
4.两两点确立一条直线
5.11 (x+3) 分析: 6+(8-3)1=11( 元 ).
7.12 分析:在日历中,a比c小7,表示为c-7;b比a大1,
b 可表示为 c-6;d 可表示为 c+1,因此
a+b+c+d=c-7+c-6+c+c+1=4c-12=36 , 4c=48, c=12.
8.75 分析:设这类服饰的进价是x 元,x(1+50%)80%=x+15 ,x=75.
9.
10.15 分析:把 x=2 代入方程 mx-5=10+m 得 2m-5=10+m ,
m=15.
11.15 分析:∵ COF=90AOF ,AOF= 150=75 ,
COF=90-?75=15.
12.(2n+1) 分析:第n 个形有 n 个三角形,要用火柴棒,
3n-(n-1)=2n+1. 二、 13.C
14.A 分析: A.(-3)2=9 ,-32=-9 ,因此 A. B.(-3)2=9 ,32=9,
相等 .
C.(-2)3=-8 , ?-23=-8 ,相等 .
D. │-2│ 3=8,│-23│ =8,因此A.
15.B 分析: A 明日会下雨是不确立事件, C 地球着月亮
是不可以能事件,D数学期末考得100 分是不确立事件,所以 B.
16.D 分析:棱柱的截面形状可能是多形而不可以能是,
故 D.
17.C 分析:若矩形的一x ,另一15-x, ?因此矩形的面表示(15-x)x ,故 C.
18.B 分析: A 数上右的数比左的大,是正确的;
B 离原点 5 个位度的点表示的数5,因此 B 是的 ;
我国古代的人,从上学之日起 ,就日不 ,一般在几年内
就能几千个字,熟几百篇文章,写出的文也是字斟
句酌 ,琅琅上口 ,成腹的文人。
什么在代化讲课
的今日 ,我念了十几年的高中生甚至大学生 ,竟提起作文就疼 ,写不出像的文章呢 ?叔湘先生早在 1978 年就尖地提出 : “中小学文讲课见效差 ,中学文生文
水平低 , ⋯⋯十几年上数是9160,文是 2749
时,恰巧是 30%,十年的时间 ,二千七百多课时 ,用来学本国语文,倒
是大部分可是关 ,莫非咄咄怪事 ! ”追根问底 ,其主要原由就是腹
中无物。
特别是写谈论文 ,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谈论文的
“三因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也精晓谈论文的基本构造 :提
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真实动起笔来
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何”。
根本源因还
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打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
来 , 抄人家的名言警语 ,抄人家的案例 ,不参照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
样的文章。
因此 ,词汇困穷、内容空洞、一模一样便成了中
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可以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
技方面下功夫,必然认识到“照本宣科”的重要性,让学生累积
足够的“米”。
C 中 a 不用然是正数,由于 a 可为正数,可为
负数,可为0,是正确的 ;
单靠“死”记还不可以 ,还得“活”用 ,临时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
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谎话套话
空话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幅可长可短 ,并要求运用累积的成
语、名言警语等 ,按期检查谈论 ,选择优异篇目在班里朗诵或展
出。
这样 ,即坚固了所学的资料 ,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
力,同时还培育了学生的察看能力、思想能力等等,达到“一石
多鸟”的见效。
D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 正确,应选 B.
唐宋或更早以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
其相应教授者称为“博士”,这与现在“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
远。
而对那些特别解说“武事”或解说“经籍”者,又称“讲课老
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呼。
前者始于宋,乃“宗
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解说者;今后者则于西晋武帝
时代
即已建立了,主要辅助国子、博士培育生徒。
“助教”在古代
不只要作入流的学识,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清楚。
唐朝国
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
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不论是“博士”“讲课老师”,仍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拥有的基本见解都拥有了。
这篇初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