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以”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臣认为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老 赵 的 课 件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
序》)
古代的人秉烛夜游,的确是有原因的啊
老 赵 的 课 件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 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老 赵 的 课 件
“以”作连词、介词之辨
规律一:除去表原因、解作 “因为”的“以”,凡是能用 “而”替换的是连词,否则是 介词。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G把 )





老 赵 的 课 件
1.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
吟留别》
连词
---忽然惊魂动魄,恍然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
2.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涉江》
---山岭高大遮住了太阳啊,山下阴沉沉的并且多雨 。
连词 老 赵 的 课 件
4.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
---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 它发出声响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
年(《陈情表》)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的
江(《劝学》)
课 件
练习
老 赵 的 课 件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不赂者以赂者丧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介词“因 为”“由于”
有士兵买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有绢信,本来 就已经够奇怪这件事了。
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
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2.通“已”,止。
日子已经没有多少了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曹操想必会把我(鲁肃)送还乡里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徙步到华山当道士。 老 赵 的 课 件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老 赵 的 课 件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②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老 赵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把……作为或制成。 老 赵 的 课 件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 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 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 ……”“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介词“在,从”;
5、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6、请其矢,盛以锦囊 7、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拿,用,把,凭”
8、余船以次进 9、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介词“按照”;
10、以资政殿学士行
介词“凭借……的身份”;
11、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连词,表并列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方位 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老 赵 的 课 件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修饰关系, 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 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 樊哙侧其盾以撞。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老 赵 的 课 件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 的目的或结果。可译 “而” “来”“用来”“以致 ”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1.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几
十年。《信陵君窃符叫赵》
连词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也。《游褒禅山记》
连词
3.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
扬。《促织》
4.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
蔺相如传》
老 赵 的 课 件
(三)助词

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的 课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看病,并且把他们的痊愈当作是 自己的功劳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把它设为。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 加兵谋魏十余年
连词,表因果;

2298、、木作欣《欣师以说向》荣以贻之连词,表修饰;
30、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7、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连词,表目的“来, 用来”;
老 赵 的 课 件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5.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传》
6.君既系狱……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谭
嗣同》 ---谭嗣同已经囚在监狱里,……在八月十三日这天,在
刑场上被害,
老 赵 的 课 件
规律二:表原因、解作“因为 ”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 是连词;后面是名词、代词、名 词短语,它是介词。
老 赵 的 课 件
(《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现在按照实际情况察核他(的数字)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作介词的“以”,其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
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赵 的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 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