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减主力成长,劳动先行铸魂育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双减主力成长,劳动先行铸魂育人
发布时间:2023-05-12T01:23:01.27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96期作者:刘剑锋
[导读] 我校劳动实践基地占地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其中果园(丰泽)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要种植着果树,有源东白桃、赤松上汪樱桃、兰溪穆坞白枇杷等。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初级中学321041
“双减”背景下,学校要强化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如何指导学生课余时间生活与学习更加有意义,就成为学校研究的主题。
我校于2018年开辟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循序渐进编写校本教材,开设劳动课程进行劳动教育。
一、创建劳动基地,丰富劳动体验
我校劳动实践基地占地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其中果园(丰泽)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要种植着果树,有源东白桃、赤松上汪樱桃、兰溪穆坞白枇杷等。
为了培育优良品种,我们在普通桃树上嫁接了源东白桃的枝条,在学生进行劳动的过程中介绍嫁接的技术。
这项技术在初中的课本上有介绍,有了现场观察和介绍,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体验感更强。
我们在种植时考虑到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于是采用套种的方法,在果树之间种了西瓜、豆类、中草药等植被,旨在合理利用空间,最大化地利用阳光,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接下来我们还考虑在丰泽园的角落处养几箱小蜜蜂,可以进行动物传粉和人工传粉来提高产量;并且在边上开拓一块班级树,由毕业班学生捐赠,具有纪念意义。
为了帮学生开阔视野、展望未来、体验先进的现代农业,我们后来在菜园(润物)旁新建了一个无土栽培现代农业基地。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土栽培越来越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一种主要方式,特别是阳台农业上的运用更能让人快速接受。
这主要与都市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关,绿色能为生活提供农产品的阳台农业,人们会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集约式的建造。
同时,我们把劳动基地的土地划分成许多块责任田——分配到每个班级,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田间管理,农技员进行必要的指导。
我们把对蔬菜的介绍和初中科学内容结合起来,从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介绍。
学生纷纷表示,对于蔬菜的认识和科学知识相结合,使学习更富有乐趣了。
我们会把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中的经验及时推广,并及时调整栽种的品种。
二、创编校本教材,做到有本可依
我校依托劳动实践基地,结合学生成长特点,编写了《澧浦镇初级中学劳动课教材》。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所以我们根据年龄段来划分学生劳动目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他们学会现阶段应掌握的劳动技能。
在教材中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传统劳动工具,收集了对应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各种工具的发展历史和使用方法。
在课程安排上,结合教学实际,我校每个班每周开设一节劳动实践课。
我们根据劳动课教材合理制定了每周的教学计划,劳动教师根据教材备好课,做到有本可依。
专职劳动教师杨志江老师负责上课,带领学生走进劳动实践基地或者室外教室进行劳动实践。
每堂课后,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劳动实践体验,及时地生成劳动记录和劳动感悟,并记录在专门的劳动记录手册上,保存下来供日后研究参考。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农业,我校向全校教职工和家长朋友们广泛征集传统农具,组建了一个金华地方传统农具展览馆。
馆内现有大量的传统劳动农具——锄头、铁锹、耙、犁、镰刀、石磨盘、筛子、筐、风车、独轮推车、铁锄等,这些农具可作为教育资源供老师上课使用,以实物操作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其功能和用途。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向我校无偿捐赠农具的社会爱心人士和校内热心教师。
目前我们的农具展览馆里的农具还在进一步扩充,接下来会分门别类地进行摆放和补充介绍资料。
通过农具的参观和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承和发扬,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忆苦思甜。
三、重视五育并举,开展主题活动
我校坚持以“五育”并举为指导思想,将劳育与德智体美这四育紧密结合起来。
为此,我们积极开展了以下一些实践工作:
1.劳育与德育相结合,让学生走进劳动实践基地。
在劳动熏陶后,班主任组织劳动主题班会,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后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培养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2.劳育与智育相结合,在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小实验,打造“乡村实验室”系列科学课程;天气好的时候,组织学生深入劳动实践基地以及室外基地,身处自然,望着绿意,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大声朗读英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观察作物生长过程,端详植物结构形态,思绪涌来,感悟不断,立马记录下来形成一篇小作文……借劳动教育的东风,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劳育与体育相结合,亲自下地除草、播种、施肥、采摘,我们相信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体魄的方式。
3.劳育与美育相结合,将美术课堂搬到劳动基地,目之所及皆是素材,让学生们进行现场写生,近距离感受自然之美,记录自然之美。
通过写生,让学生理解和认识自然之美,提高了艺术审美能力。
2022年的10月14日,我校在劳动基地举行“凤尾竹”活动。
参加活动的各校老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我校的蔬菜园、果园、无土栽培室、农具展览馆,参观过程中互相坦诚地交流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
在忙碌的学习活动过后,老师们品尝到了劳动基地里产出的甘蔗和番薯,纷纷表示,同学们辛苦劳作的成果,吃着显得格外香甜。
活动结束后,“凤尾竹”的老师们都由衷地感叹:我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止于劳动课,还有科学课、美术课等,是双减的重要课程基地。
原来教师还可以这样上课,学生还可以这样学习。
经过几年努力,取得初步成效。
我校的劳动课程作为拓展课脱颖而出,学校的知名度大幅度提升,至今已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我们的“双减”新举措。
未来已来,今后,我们将继续深挖五育并举教育资源,在“双减”教育的道路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