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细则(试行)
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试行办法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试行办法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提高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关键步骤,是学生毕业资格、学士学位认定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
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提高本科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定本试行办法。
一、目的与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技术、经济、环境、市场、管理于一体的大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以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2.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
3.毕业设计(论文)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完成以下基本能力的培养(1)资料、信息的获取及分析、综合的能力。
(2)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的能力。
(3)实验、动手的能力。
(4)使用网络和计算机(包括索取信息、计算机绘图、数据处理、基本应用等)的能力。
(5)论文撰写、答辩的能力。
二、选题江西理工大学任职的教学、科研人员和校外函授站(点、教学区)任教有关人员有权提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鼓励并提倡学生发挥主动性,提出自己的设想,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商定课题。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1)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全面综合训练。
(2)课题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任务或社会热点问题,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真题真做。
(3)选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4)课题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课题名称应与内容相符,不能大题目小内容,应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能取得阶段性成果。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的工作程序及规范化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书面申请,经专业教研室组织论证审定,报学院主管教学院长批准。
XX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XX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做好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论文(设计)管理工作,保证论文(设计)质量,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毕业论文(设计)集中在最后一学年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分为选题、开题报告、研究与撰写、评阅及答辩四个阶段,其工作程序和时间要求按照学校统一规定执行。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条学校成立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小组成员由分管教学的院长、专业负责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人等构成。
具体职责包括:拟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审查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评阅人资格,组织全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检查、监督,及时研究和处理毕业论文(设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定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审定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名单。
第四条教务处作为学院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包括审查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情况、推荐指导教师、中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审查、组织评阅,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协调有关部门,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第三章指导教师的要求第五条指导教师原则上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由助教任指导教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参与指导。
第六条指导教师的确定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
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宜随意更换。
第七条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每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
提倡建立以经验丰富的教师为组长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人数可适当调整。
第八条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
指导教师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全面负责。
《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全文及解读(一)

《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
行》全文及解读(一)
近日,《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正式印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全文解读,并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一、明确抽检对象
细则明确抽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包括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考察材料、设计过程、答辩等环节。
二、确立管理体制
细则明确,省教育厅将负责组织抽检工作,各高校要成立抽检工作小组,由专家组成,具体抽检工作由专门的人员负责。
三、建立抽检制度
细则规定,每年至少抽检10%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施随机抽检。
同时,抽检结果要在高校公示,纳入本科教育质量评估考核体系。
四、加强管理措施
细则规定,对于被抽检到的毕业论文设计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抄袭、剽窃、作弊等现象的,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细则的实施对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优化本科教育质量、规范学术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抽检制度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学术
理念和学术诚信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和纠正一些安排不当、过度依赖网络等不规范的现象,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可信度。
同时,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抽检也能够倒逼高校改进教学
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
总之,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的出台,必将推动
我省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服务社会和经济建设。
《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

《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引言概述:《毕业设计》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要求、课程安排、评分标准和导师指导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毕业设计》课程的实施细则。
一、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的实施,学生需要独立选择研究方向、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毕业设计中,学生需要与导师和团队成员进行密切的合作和沟通,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课程要求:2.1 选题要求。
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应与所学专业相关,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要符合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2 设计方案要求。
学生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合理安排实施步骤和时间计划,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3 实施和报告要求。
学生在实施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并及时记录实施过程和结果。
完成毕业设计后,学生需要撰写详细的设计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目标、方法、实施过程和结果等内容。
三、课程安排:3.1 时间安排。
毕业设计通常在学期末进行,学校会提前安排相关时间表,包括选题、制定设计方案、实施和报告等环节的时间节点,学生需要按照时间安排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时间。
3.2 导师指导安排。
学校会分配导师给每一个学生,导师将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和监督。
学生需要与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汇报发展和寻求指导。
3.3 设备和资源安排。
学校会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研究资源,保障学生的实施需求。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及黑龙江省教育厅的《构建省属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提高全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及创新意识,加强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各教学单位配合实施。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黑龙江大学全日制本科生。
第二章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实施范围第四条学校将以专业为单位由计算机随机抽取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的学生名单,抽取比例一般为该专业毕业生人数的10%,不足1人时按1人计算,对于人数较少的专业,一般应至少抽取5篇。
第五条学校将对各学院推荐的参加“黑龙江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的毕业论文(设计),全部进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
第六条各学院学术委员会对存在有疑似严重抄袭行为的毕业论文(设计)可申请检测。
第三章毕业论文(设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标准第六条学校参考国内同类高校检测标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定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标准为:毕业设计(论文)文字复制比(文字复制比即指毕业(设计)论文的某一章节与比对文献比较后,重合文字部分在该章节中所占的比例)在30%(含30%)以内的视为合格;文字复制比超过30%,不超过50%的毕业设计(论文)给予一次机会,限期整改;文字复制比超过50%视为不合格。
第一次检测不合格或整改后仍不能达到合格标准的毕业(设计)论文经院学术委员会认定后将延期答辩。
第七条推荐参评“黑龙江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制比不得高于20%。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1.12.10
•【字号】闽教高〔2021〕45号
•【施行日期】2021.12.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
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闽教高〔2021〕45号
各本科高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评估监测,保证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我厅制定了《福建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教育厅2021年12月10日。
兰州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细则

兰州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细则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为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及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兰州工业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程》,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并进行实践的过程。
合格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必要条件。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初步训练。
3.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的能力。
4.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理论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外文阅读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以及社会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及各级职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学院、系三级管理和组织实施。
1.教务处工作职责(1)依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政策、制度和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2)负责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协调、检查、评估。
(3)负责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工作(4)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教学研究和改革。
(5)负责毕业设计专用教室的安排。
2.学院工作职责(1)落实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根据本单位各专业培养目标,组织制订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管理办法和评分标准,拟定本单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
(2)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布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和安排。
(3)审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和任务书,审定指导教师。
(4)定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有关问题,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规范试行-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规范(试行)一、总则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实践环节教学工作规范”(电校教[2004]32号)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管理规定(暂行)”的要求,特制定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规范。
二、组织机构1.省电大成立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为:校领导、各系(部)主任和教务处负责人。
该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全省电大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接受并审议学生提出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审议申请。
2.省电大各教学系(部)分别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小组,由专业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负责根据本实施规范编制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细则,组织和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并负责各教学点的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审核工作。
3.各市级电大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负责其所辖教学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
4.省电大负责对各电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终审。
三、学生毕业设计资格审定要求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应修完本专业主干课程,且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80%以上,能确保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效工作时间不少于毕业论文(设计)规定的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为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
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实验和实践的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完成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办法,因此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指导教师要负责学生的选题指导和把关工作,要引导学生选择以实用、实际项目为主,使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初步选题后,由教学点专业责任教师填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初步选题申报表》(附件1),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市级电大专业责任教师签署意见,市级电大教学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并存档,同时报省电大相关教学系(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小组备案。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管理一、组织保障二、主要职责与要求(三)指导教师1、指导教师的资格校内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讲师(含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含硕士)以上学位,特殊情况需安排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助教指导的,应报教务处同意。
校外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含硕士)以上学位。
2、指导教师的要求3、指导教师的职责(四)学生1、学生的资格要求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必须学完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相关课程,特殊情况须向院系提出申请。
(1)应积极贯彻和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令,严格遵守《学生守则》中的各项规定及实习所在单位的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讲文明,讲礼貌。
(2)应严格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若有特殊情况(因事、因病)需要请假,应事先向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负责人请假,超过三天需事先报院系批准。
病假必须有病历及医院证明。
无故不参加实习累计达三天以上以及违反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而不服从管理者,将视其情节,给予不同程度的纪律处分。
(3)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应在指导教师指定的地点进行毕业论文(设计)。
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尊敬老师,团结合作,虚心接受教师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
(4)应主动并定期(每周1~2次)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严禁抄袭他人毕业论文(设计)和已发表的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违反者按作弊论处。
(5)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安全规范操作,厉行节约,爱护仪器设备(6)按要求及时将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材料报送院系教学秘书处进行形式审查。
2、学生的任务(1)申请、批准、接受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收集,拟定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案。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完成开题报告、方案论证等工作,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报院系审定同意。
扬州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4、完成本院、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报告。
(二)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认真审查,写出审查意见并签名,提交答辩委员会。
(三)由答辩委员会聘请评阅人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评阅,写出评语,填写《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阅人意见表》。
(四)指导教师与评阅人要在学生答辩两天前,将学生的毕业论文退还学生。
学生要认真进行答辩准备,拟出答辩提纲。
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一)答辩委员会要统一答辩要求,严格答辩质量。
答辩前,组织答辩小组成员了解学生毕业论文内容及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评语。
答辩要有较详细的记录,并有初步意见和成绩,填写《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果表》。
(二)答辩后,答辩小组依据评分标准初步评出毕业论文的答辩成绩。
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由答辩委员会采用结构分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并最后讨论通过。
(三)在校外进行或校外专家指导的毕业论文,应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该阶段的培养计划。
确有需要时可少量聘请校外人员参加答辩小组。
(四)论文答辩的程序和要求如下:1、答辩小组组长宣布答辩开始,简要强调答辩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答辩次序。
2、答辩以三人为一个循环。
第一名同学上台就自己撰写的论文的背景、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和论文的主体框架、主要观点、内容进行陈述(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答辩小组就论文提出相应问题供学生思考。
第二名同学和第三名同学依次上台重复上述程序后,由第一名同学回答问题,然后依次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同学回答问题。
第一个循环结束,进入下一个循环。
3、答辩小组应指定相应的教师对答辩情况进行记录,经整理后记入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4、答辩小组在答辩一个阶段结束后应立即对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讨论,并要求每个答辩组成员将答辩的成绩记入答辩评分表。
并计算该同学的答辩平均成绩。
5、指导老师和阅卷人审定的不及格的毕业论文不能进入答辩环节。
八、评分要求(一)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应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论文质量及答辩情况为依据。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试行)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试行)一、前言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为了更好地凸显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提高其实际作用及质量,我校特制订了本《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试行)》。
二、改革目标1、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提高毕业论文的实际价值和作用,使毕业论文更加贴近实践,更具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3、完善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机制,打造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评价标准。
三、改革内容1、毕业论文选题。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唯一选择论文选题。
同时,学生应提交毕业论文选题报告,报告中要明确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
2、毕业论文指导。
学生选择论文选题后,导师要尽快与学生进行联系,明确论文研究方向、目的和内容,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和学生要签订论文指导合同。
3、毕业论文撰写。
学生在完成论文撰写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学术道德规范和写作规范,加强论文的实证研究和应用性分析,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4、毕业论文评审。
本校将组织专门的毕业论文评审委员会,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评审。
评审委员会应由校内外专家组成,评委应具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熟悉本科生课程的培养特点和学生毕业论文的评审标准。
评审标准应包括选题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数据来源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的实用性等。
5、毕业论文答辩。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后,应进行答辩。
评委会评审后,评委会将对每位学生的答辩表现、论文内容和答辩结果进行评价,并在毕业典礼上公布评选结果。
四、改革措施1、加强学生选题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选题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选题的合理性和研究目的的明确性。
2、力推在线辅导,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和贴切的毕业论文指导和辅导。
3、严格论文抄袭管理,坚决打击毕业论文抄袭和剽窃行为,贯彻“诚信为本”的教育理念。
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

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加强和改进浙江省高等教育督导评估监测,保障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督〔2020〕5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浙江省教育厅负责全省本科层次普通高校(不含军事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工作的统筹组织和全程监督,具体抽检工作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
第三条开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目的在于引导高校规范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管理,严格毕业标准,严把毕业“出口关”,切实建立健全本科毕业环节质量保障体系。
第二章抽检对象和程序第四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全省所有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设计)。
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
对于上一学年度出现问题较多的高校和需要重点监测的专业适当加大抽检比例。
第五条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制定当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的具体要求,启动年度论文(设计)抽检工作。
根据教育部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全国抽检信息平台)和全省学士学位论文信息,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抽检名单。
省教育厅指导评估机构开展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和组织专家评审。
第六条各高校根据省教育厅通知要求,通过全国抽检信息平台报送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全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文、设计作品照片及说明等材料。
除按照盲审要求进行技术处理外,不得人为加工修改送检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对于实施本科毕业论文替代制度或有特殊培养要求的学生,需提供经学校学术委员会或相关部门通过的特殊培养方案或者毕业论文(设计)特殊要求等支撑材料,供专家评议时参考。
若学位授予对应的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国家涉密论文相关规定,可不报送原文,须提前以机要形式向省教育厅报送涉密论文定密审批材料。
艺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艺院字[2010]21号关于发布《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院属各部门:现将《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九日主题词:毕业设计管理实施细则艺术学院办公室 20010年10月19日印发打印:吕芳校对:汪青共印10份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一总则第一条根据《三峡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结合艺术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得到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要体现学校“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毕业设计可结合专业特点,采取创作(设计、音乐会)研究型毕业设计或理论研究型毕业设计的形式进行。
创作(设计、音乐会)研究型毕业设计创作(设计、音乐会)作品占12个学分,创作(音乐会)感想、设计说明占4个学分;理论研究型毕业设计论文占12个学分,作品部分占4个学分。
美术学专业选择创作研究型毕业设计的学生,作品部分为展示学生创作能力作品一幅(8学分)和体现基础造型能力的作品一幅(4学分)。
音乐学专业的学生选择理论研究型毕业设计的学生,必须参加综合场的毕业汇报演出(4学分)。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同时选择两种形式的毕业设计。
第四条各专业要对毕业论文的规格(论文的格式、字数、文献资料阅读等)、质量(难度)及进度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其中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0字(音乐类专业不少于8000字),感想、设计说明不少于3500字;各专业对作品要有统一尺寸、规格、数量等方面的要求。
第五条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团队方式作为毕业创作(设计、音乐会)指导的基本模式, 团队组建以教师从事的专业教学方向为基础,团队成员原则上为讲师及以上人员组成,如确因工作需要硕士及助教加入指导团队,由系部报学院审批方可。
《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

《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引言概述:《毕业设计》课程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一系列的细则。
本文将详细阐述《毕业设计》课程实施细则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毕业设计》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将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1.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课程中,学生将被分配到不同的团队,并与其他成员共同完成项目。
这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包括有效的沟通、协调和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毕业设计》课程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创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开展独立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为问题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
二、课程安排2.1 选题和导师分配学生将在课程开始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由学校分配导师进行指导。
导师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匡助学生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2.2 课程计划和进度安排为了确保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学校将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和进度安排。
学生需要按照计划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并及时向导师汇报发展情况。
2.3 中期评审和答辩在课程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学生需要进行中期评审。
中期评审是对学生项目发展的检查和反馈,学生需要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
最终,学生将参加毕业设计的答辩,向评委展示他们的成果和研究过程。
三、学术要求3.1 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前,需要进行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同时,学生还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应用。
3.2 数据采集和分析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采集相关的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实验、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图表等工具进行。
3.3 结果呈现和论文撰写学生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合理的呈现,可以使用图表、表格、图象等方式展示。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施细则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使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安徽省教育厅教高〔2003〕9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毕业论文(设计)目的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培养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论文性质,应能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是作者的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的标志。
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应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写作。
四、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写作中,要注重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的需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特别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注意提高其科研能力,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组织管理一、组织保障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由分管教学院长、教务处、教学督导室及二级学院教学负责人组成。
具体工作由教务处统一协调、指导与管理。
主要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保障,组织、协调毕业论文(设计)检查与指导,组织、协调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二级学院应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本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
各二级学院应建立教学院长-系主任(或实习单位负责人)-指导教师三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机制,明确相应的职责与要求。
二、主要职责与要求(一)二级学院教学院长1、贯彻落实学院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2、制定本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组织制(修)订专业实习大纲;3、组织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宣传动员工作;4、组织落实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水平;5、审核、检查和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执行情况;6、负责实习基地拓展工作;7、组织完成本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8、指导、组织教学秘书开展以下各项工作:(1)认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经费的预算和合理使用,协调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管理,加强与各实习单位的联系等;(2)认真落实各学年毕业论文(设计)计划,精心组织安排学生参加毕业论文(设计);(3)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督促和协调,发现并及时协调处理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收集毕业论文(设计)有关材料,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安徽新华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附件:1.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书2.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请表3.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4.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5.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6.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变更申请表7.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承诺书8.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自然科学论文)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社会科学论文) 9.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表10.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前/暂缓答辩申请表11.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12.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意见表13.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14.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15.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单16.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基本数据统计表17.安徽新华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安徽新华学院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书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请表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附件4:安徽新华学院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1)课题性质分为:A-论文;B-设计。
(2)课题类型分为: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型;D-调研综述;E-其他。
(3)课题来源分为:A-生产实践;B-实验实训;C-社会调查;D-教学科研;E-其他。
(4)课题难度分为:A-难;B-偏难;C-中等;D-偏易;E-易。
(5)指导老师学位指的是获得的最高学位,按学士、硕士、博士项填写。
(6)成绩按照实行五级计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优秀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
填表人(签字):二级学院负责人(签字):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承诺书本人按照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积极开展实验(调查)研究活动,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调查)记录,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务处
闽林院教2006[ 5 ]号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细则(试行)
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计划实施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按照《福建省高职高专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设计、实验和科研工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1、学生应在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一人一题,独
立完成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他人的内容不得超过总字数的1/3。
2、切实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培养方向,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尽可能选择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开发、社会进步或学生从事工作性质等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实际题目,并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做到大小适中、难易适度。
3、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应规范,并制成电子文档。
设计(论文)综述要求不少于1000字;毕业论文全文字数要求不少于5000字,毕业设计是完成“作品”、“课件”等非文字材料的,应附上相应的文字材料说明。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
(一)指导教师资格及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应由具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高思想水平、较强写作或设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
2、指导教师与指导的学生比例原则上为1:8,指导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可适当增加。
3、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做好答辩准备。
(二)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学生正确选题(题目必须与本专业相关),指导学生填写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报告关。
2、开列参考文献目录,提示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写作计划。
3、审查学生的写作(设计)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4、检查学生论文撰写或设计的进展情况,批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5、定期和学生联系,及时解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专题指导次数不得少于2次,并做好指导记录。
6、评审毕业论文(设计),写出切实而具体的评语(不少于100字),给出论文初评成绩,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准备工作。
7、对学生既要耐心指导,热情帮助,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包办代替。
8、做好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过程中的思想工作。
四、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周期(从确定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开始,到论文完成为止)不少于半年。
毕业论文一般在毕业前一学期的期末布置,毕业学期完成写作、答辩和验收工作。
五、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审查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并考察论文作者对课题的把握程度及综合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全面锻炼学生反应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由各系独立组织实施。
(一)答辩的组织与领导
1、各系应设立一个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和若干个毕业论文答辩小组。
答辩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答辩的安排与组织工作;答辩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答辩小组成员的资格不得低于指导教师。
2、每个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至少由三人组成,设答辩小组组长1人。
答辩小组成员以我校专职教师为主,如需要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
(二)答辩程序
1、答辩前由答辩小组成员审阅论文,准备答辩问题。
2、答辩开始时,学生首先介绍毕业论文(设计)概况(自述时间为10分钟左右)。
3、学生自述完毕后,由答辩小组成员向其提出问题,进行答辩(答辩时间为20分钟左右,答辩问题不得少于3个)。
每个学生的自述及答辩时间限制在30分钟内。
4、答辩小组填写答辩记录及答辩评语,评定学生的答辩成绩。
5、答辩完毕,交各系的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评定综合成绩。
六、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和终审
(一)指导教师的评定标准
指导教师应从学生写作态度是否认真,观点是否新颖、明确,材料是否翔实、有力,论证是否充分合理,科学性、逻辑性方面有无问题,论文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通顺,格式是否规范等方面对学生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审核,按百分制评定初评成绩,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优秀(85—100分):观点明确、新颖,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严谨,论证深入、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理论性,表明作者确实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良好(70—84分):观点明确,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表明作者确实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及格(60—69分):观点明确,材料较为翔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文章没有明显的漏洞或缺欠,表明作者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素养。
不及格(60分以下):有下述情形之一者为不合格:观点不明确或明显错谬;内容空泛或材料虚假;结构不完整,逻辑性差;语言不够通顺,病句或错别字较多;格式不够规范,不合乎文体特征;字数少于5000字;有剽窃、抄袭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者。
(二)答辩教师的评定标准
对论文答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定:态度是否端正、认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到位;语言表述是否清楚、流畅等方面按百分制评分。
(三)综合成绩的评定标准
答辩结束后,由各系的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根据毕业论文初评成绩与答辩成绩各占50%的比例确定论文综合成绩,但答辩成绩不及格的应按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处理。
毕业论文成绩应严格按照成绩考核标准评定,评定“优秀”等级者一般不超过全班人数15%。
凡毕业论文答辩不及格者,可允许重新答辩一次,但重新答辩的时间顺延至下次组织答辩时进行。
重新答辩成绩只记及格或不及格。
(四)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终审
各系应将分班级的毕业论文初评成绩、答辩成绩及综合成绩制成表格,与毕业论文(设计)及毕业论文(设计)评定书送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审核。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项目构成和格式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项目构成
毕业论文(设计)由封面、目录(可选项)、写作提纲、正文(含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内容)、参考文献等项目构成。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要求
1、封面
(1)封面左上角有“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毕业论文”字样,并用方框加以突出,方框内字体为小五号宋体。
(2)标题及作者情况。
封面的“毕业论文(设计)标题名称”字体为小二号黑体;
作者情况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完稿日期,使用四号宋体,
1.5倍行距。
2、写作提纲
另起一页。
“写作提纲”项目名称用小二号黑体,提纲内容使用四号宋体。
3、正文
另起一页。
正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内容、注释(根据需要)。
(1)标题
毕业论文标题用小二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
(2)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简要概述,一般字数为200字左右;关键词应是文章的关键概念、词组,一般在3至5个。
中文“内容摘要”起首空两格,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楷体,1.5倍行距;“关键词”另起一行,起首空两格,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楷体,词间空一格。
(3)正文内容
除一、二、三级标题外,文字统一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1.5倍行距;
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加粗,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行,标题后面须加句号;
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4、参考文献
所引用参考文献如果是著作,应包括编者(或著作人)、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日期;如果是期刊文章则应包括所引用的文章作者、文章名、期刊名、期刊日期;如果是网上资料,则应包括作者、文章名、网址、日期。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在正文后面空两行顶格排列;参考文献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用5号楷体排列,序号用“[1]、[2]……”的形式编排。
(三)打印与装订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品)的文字说明统一用A4纸打印,全文从写作提纲开始连续编写页码及左侧装订;一式四份(分别由教务处、系、教研室和学生学籍档案存档)。
装订内容及顺序包括:封面——写作提纲——正文——参考文献。
八、本细则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二00六年四月十六日
主题词: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细则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2006年4月1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