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生物试卷带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进行植物调查时不应该()
A.明确目的 B.详细计划 C.凭个人喜好取舍 D.真实记录
2.红豆衫是我国特有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其果实莹红似火,形状如豆而得名
B.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
C.属于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D.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
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蚱蜢→食虫鸟→ 蛇→ 鹰
B.蚱蜢→ 草→ 食草鸟→ 鹰→ 狐
C.狐→鹰→ 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 食虫鸟← 鹰←蛇
4.人体摄入的大部分食物必须经过消化作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腺分泌的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
B.淀粉在胃中被初步分解
C.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D.胃只具有贮存食物功能
5.(2015秋•高台县期末)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种子中
B.只在叶片内
C.只在根系中
D.植物所有的活细胞
6.家兔的门齿的主要功能是()
A.撕裂食物
B.磨碎食物
C.切断食物
D.切断和撕裂食物
7.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腋窝温度的平均数值为36.8℃
B.只要一发烧就必须吃药降温
C.用水银体温计测体温时,至少5分钟后再读读书
D.直肠温度最接近人的实际体温
8.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9.豌豆的豆荚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
A.豆荚内有多个子房
B.一个胚珠内完成了多次受精作用
C.一个子房内有多个胚珠
D.一个胚珠内有多个卵细胞
10.血液经过肺循环后,成分发生了变化,结果是()
A.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B.含氧多的血变成了含氧少的血
C.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D.含二氧化碳少的血变成了含氧二氧化碳多的血
评卷人得分
二、判断题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也说明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______)
12.细菌、真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3.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判断对错)
14.植物体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自上而下运输的,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自下而上运输的。

15.生物能适应环境的任何变化。

()
三、填空题
16.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有_______、生长、繁殖、________、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

17.在口腔中慢慢地咀嚼馒头会感到甜味,是因为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___ ___酶,将_ __分解成麦芽糖的缘故。

18.贫血可能是缺含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缺含的无机盐。

19.据图回答问题:
(1)胚胎发育到第周左右,外貌才有点像人,即发育成胎儿。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

(3)胎儿通过[ ② ] 和[ ] 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或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4)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开始到胎儿发育成熟,需要周。

20.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

(2)鼠、兔、蛇、狐、鹰都是动物,统称为者。

(3)图中有条食物链。

(4)如果狐大量减少,那么鼠和兔将会。

(5)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种生物成分没有画出来它是者。

(6)如果受到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和。

(7)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连线题
21.将下列细胞器与其对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22.把动物名称和所属的类别连接起来
① 鱼类 A老虎、大象
② 两栖类 B.青蛙、大鲵
③ 爬行类 C.猫头鹰、麻雀
④ 鸟类 D.草鱼、海马
⑤ 哺乳类 E.壁虎、扬子鳄
①一(_______)②一(_______)③一(_______)④一(_______)⑤—(_______)
五、探究题
23.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大多数会经血液汇集到肝脏(______)
24.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和体内产生的等。

评卷人得分
六、综合题
25.据下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和非生物部分。

(2)上边是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

(4)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类数量增加,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的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生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也会随着减少,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

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5)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的污染,则__________的体内DDT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不断积累。

26.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指部位的名称:a c d
(2)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某一反射的反射弧
(3)若反射弧中的d结构发生障碍时,反射活动还能进行吗?。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试题分析:进行植物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再制定详细的计划,确定调查的路线,在调查的过程中不能凭个人喜好取舍,要实事求是,真实记录调查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调查的要求。

2 .C
【解析】
试题分析: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A错误;红豆杉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发达的输导组织,B错误;红豆杉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靠种子来繁殖后代,C正确;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D错误。

考点: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 .A
【解析】
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因营养关系形成的链状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其后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一般食物链的环节在2—5个环节,最短的食物链至少2个环节,食物链的箭头指向下一级消费者,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食物链的概念和正确写法。

4 .C
【解析】
试题分析:肝脏分泌的胆汁参与脂肪消化,A错误;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分解,B错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C正确;胃能贮存食物,并初步消化蛋白质,D错误。

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

5 .D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叶片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根系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体内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故选:D.
考点: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6 .C
【解析】
试题分析: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根据家兔牙齿的类型和特点分析解答.
解:家兔为食草性动物,牙齿有臼齿和门齿的分化,无犬齿;门齿开头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的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盲肠特别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犬齿尖锐锋利是肉食性动物的特点,适于撕裂食物.
故选:C.
考点: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7 .B
【解析】
试题分析:测量体温的部位有:腋窝、口腔、直肠,腋窝温度的平均数值为36.8℃,A正确;
低烧时,是机体发生免疫的过程,是有意的,可见低烧时没必要吃药降温,B错误;
用水银体温计测体温时,至少5分钟后再读数,C正确.
测量体温的部位有:腋窝、口腔、直肠,最接近人的实际体温的是直肠处的体温,D正确。

考点: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8 .A
【解析】因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所以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尿素减少,流出肾脏的血液在出球小动脉中,所以里面是动脉血,氧气增加。

9 .C
【解析】
试题分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1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子房中有多个胚珠,因此能发育成多粒种子.所以“豌豆的豆荚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一个子房内有多个胚珠.
故选:C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0 .C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血变成了含氧多的血、由含二氧化碳多的血变成了含氧二氧化碳少的血、由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所以“血液经过肺循环后,成分发生了变化”,结果是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故选:C
11 .对
【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螳螂和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和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这句成语也说明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2 .错
【解析】
试题分析:细菌、真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所以细菌、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

13 .×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玻片标本的类型,解答时可以从玻片标本的制作材料方面来切入.
解:根据制作玻片标本的材料不同,把玻片标本分为三种切片、涂片、装片.切片是用固体材料切取薄片制成的,如椴树茎横切片;涂片是用液体材料或微小的生物如细菌制作而成的如血液涂片、细菌涂片;装片时撕取、刮取或挑取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如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因此医生化验病人的血液时,将人血经涂抹制成标本,这种标本叫涂片而不是切片.
故答案为:×.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14 .×
【解析】
试题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不在树皮,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故不正确。

考点:导管的位置和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

15 .×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但并不是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当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生物就会灭绝。

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6 .应激性,遗传和变异、新陈代谢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应激性、遗传和变异等生命特征。

考点:生物的特征。

17 .淀粉;淀粉
【解析】
试题分析:口腔内的唾液腺可以分泌唾液。

唾液中有淀粉酶,馒头中主要含淀粉,淀粉无甜味,但是它能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

考点:食物的消化。

18 .铁碘
【解析】
试题分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人体内血红蛋白质含量少,或者红细胞含量少易得贫血。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少,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所以人体缺碘也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

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无机盐在人体中的作用。

19 .(1)两
(2)羊水
(3)脐带;①胎盘
(4)38
【解析】
试题分析:(1)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两月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

(2)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3)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①胎盘、②脐带从母体通过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4)人体从形成受精卵到胎儿发育成熟分娩需要38周(280天)左右。

考点:胚胎发育过程。

20 .(1)草;
(2)消费者;
(3)5;
(4)增加;
(5)分解;
(6)狐和鹰
(7)草→鼠→蛇→鹰
【解析】
试题分析: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图中的草是生产者。

(2)在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3)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

(4)如果大量的捕杀狐,兔和鼠会因为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增加。

(5)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6)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因此如果受到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狐和鹰。

(7)图中最长的食物链:草→鼠→蛇→鹰。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1 .①—E;②—A;③—B;④—C;⑤—D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考点:植物细胞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22 .D B E C A
【解析】考点:动物的分类。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及常见类型,思考连线。

解答:
老虎、大象生活在陆地上,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草鱼、海马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壁虎、扬子鳄卵生,心脏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温不恒定,属于爬行动物;青蛙、大鲵是两栖类,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猫头鹰、麻雀营飞行生活,前肢变成翼,有气囊,双重呼吸,体温恒定等,属于鸟类。

故答案为:
23 .对
【解析】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大多数会经血液循环汇集到肝脏,肝脏一方面可以将葡萄糖合并成糖元,贮存起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将一些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

故答案为:正确
24 .血细胞代谢废物
【解析】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故答案为:运载血细胞;营养物质;废物
25 .(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2)绿色植物→鼠→狐(3)捕食关系
(4)狐和鹰,自我调节(5)鹰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解析】
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最短食物链为:绿色植物→鼠→狐。

(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杂食性鸟以昆虫为食,为捕食关系。

(4)如果该生态系统鼠类的数量大增,以鼠为食的狐和鹰因食物增加而数量大增,但绿色植物的数量因鼠的增加而减少,所以要是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的调节能力。

(5)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而使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中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富集)。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6 .(1) 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2) a→b→c→d→e ;
(3) 不能;
【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1)根据图中箭头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可知:a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b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c是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d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引起反射;e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2)反射的反射弧: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

(3)若反射弧中的d传出神经发生障碍时,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

故答案为:
(1)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2)a→b→c→d→e;
(3)不能。

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