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夜喜雨》原文赏析
《春夜喜雨》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

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富城。

这首《春夜喜雨》,是公元761年春天,杜甫居住四川成都时所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本来无知的“春雨”,变成了聪明俊秀、活泼伶俐的“春雨姑娘”。

“好雨”,就是“美好的雨”,也可以说是“好心的雨”。

“知”就是“知道”。

“时节”就是季节,如春、夏、秋、冬四季。

“当春乃发生”的“当”,就是“正值”、“刚好”。

“乃”是“就”、“便”的意思。

“发生”,即指发生雨,也就是“落雨”、“下雨”。

这两句是说,春雨象人一样懂得季节,理解人的心情和愿望,好象知道大地上什么时候需要它似的。

所以,刚好在春天来到的时候便随之而来。

显然,这样的春雨太“好”了,又太令人“喜”爱了!这里点明了春雨“好”的所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两句,是从听觉上写出春天夜雨的情态。

“潜”,就是“悄悄地”。

“润物”,是指滋润土地草木和庄稼。

也就是说春雨姑娘不声不响地趁着黑夜来了,来洒雨露,来滋润土地和庄稼了。

语气中似乎嗔怪她不让人早些发觉;又好象赞美她暗中做好事又不想叫人知道,字里行间饱含着惊喜欢迎的意思。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这两句,又从视觉上写春天雨夜的野外景色。

“野”是“乡村”,“径”是“小路”,“野径”就是“乡村小路”。

“俱”就是“都”。

“火”是“灯光”,“独”是
“唯独”、“只有”。

当时诗人居住市郊而又临江,所以从屋里向外边看去,天上的.云和乡村的小路都是黑沉沉的一片,只有江中船里的灯光明亮可见。

这一暗一明,互相映衬,刻画出春天夜雨的声势。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里的“晓”是“破晓”,也就是“天明”。

“红”指代“花”。

“花重(zhòng)”,就是花沾着雨水显得沉重。

“锦官城”,就是成都。

成都旧有大城、少城。

少城是古时管织锦的官员住的地方,因此叫做锦官城,简称锦城。

它是唐代最繁荣的商业城市之一。

这两句,是想象雨后天明的景色,进一步表现了“喜雨”的心情。

《春夜喜雨》全诗紧扣一个“喜”字,融情入景,语言精练,形象生动,读来引人入胜。

诗人杜甫有丰富的实际生活感受,对事物有精密的观察能力,所以使这首诗的思想和艺术能够完美地结合起来,尤其在艺术上颇有特色,很值得我们创作时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