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初,福建处于国共两岸军事对峙 前沿,鹰厦铁路修建便于解放台湾,巩固新中国 政权。
我国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工业化建设。
福建境内多丘陵,地势复杂,人称“闽道更比蜀道 难”。为了摆脱交通困境,自2004年起,福建连续开工 建设温福、福厦、龙厦、厦深和向莆5条铁路,建设速 度在全国罕见。根据规划,到2020年,福建将形成长达 5000公里、投资3500亿元左右的现代化铁路网。昔日 的全国铁路网“末梢”,有望后来居上,一跃成为东南 沿海的铁路枢纽。
2012年1月19日,民航华东管理局党委书记车进军一 行对冠豸山机场员工进行春节慰问
车进军表示,民航华东管理局将一如既往地给予有 力的政策,扶持冠豸山机场,支持老区、苏区跨越发展。
龙岩市副市长张斯良说,我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信通过民航和当地政府的继续扶持来促进机场的建设、 服务的加强,一定会极大推动我市旅游事业快速发展, 推动龙岩老区加快崛起。(闽西日报)
1949年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加大投入迅速恢 复和发展通信。1958年建起来的北京电报大楼成 为新中国通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国内最 早研制投产的电传机当数1955年问世的55型电传 机,此后,国产电报机研发技术不断进步,60年 代,“中文电报译码机”问世,可以自动把电码 译成汉字,其译印速度相当惊人,每分钟高达 2800个汉字,平均速度为每分钟1500个汉字。国 产较个上报国电 为 城 海网际报 庞 市 为原络交机 大 开 国体因流逐的放际系:加渐电了业;①强成报用务②国,为通户终伴家人内 信 电 端随的们地 网 报 局社重交市 , 业 、会视往场 到 务 以发和密的 , 省1展投切9初主 会8和;入7步流 城年改③,形并市,革中形成组为我开国成了成骨国放国了以了干已的产全北国的有实电围京内国6施报电5 , 内技、术国的际不用断户进电步报。网络体系。
民国21年(1932年)工农红军进攻漳州,国民党军队在 溃退时,将铁路器材及物资占用或盗卖。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阻滞日军追击,国民党军队拆除 全部路轨,炸毁或拆除桥梁上部建筑,并征派民工挖掘路 堤,铁路遭到严重破坏。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政官员勾结地方豪绅,借拆 除工事和防空洞之名,把残存的钢轨、钢梁盗卖一空。至 此,漳厦铁路不复存在。
台铺设历原直程因达:天由①津电最列线初 强,的并抵 侵号制 略令到 ,淮后 使军各来 清营的 廷,有逐顷条渐刻件认响的识应接到。自受了 此发(发同展,生或 展 西 ;近变据允 。 方 ③代 化材许 的 加中 的料西差强国 原,方距军的 因指电 。出列;事报清强②及业廷铺 洋 巩发对设 务 固展电电 派 封起报线 的 建来的) 推 统。态度, 动 治的再 及 的变到洋需化最务要,后运。并的动分自的析其主开
电话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
电话线路与营业厅、营业所继续增加
20世纪80年代后 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
2003年
电话用户居世界第一位
电报作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真正进入中国人的 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列强为了利用电 报这种全新的通讯工具,提高政令军情传达的速度和效 率,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提出了在中国铺设电线 的要求,但遭到清廷婉拒。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 清廷看到了通讯工具落后、消息闭塞的害处,朝野上下 对电线铺设与否展开争论。而此时列强加快了使电报进 入中国的进程。1871年;英国人悍然在香港与上海之间 铺设了电线。总理衙门对既成事实消极应对,允准铺设 水线,仍禁止铺设陆线。李鸿章则主张,既然抵挡不住 洋人,不如立足现实,自行铺设电线、举办电报事业。 187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最终主持自行铺设了从天津机 器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的电线,随后命于大沽、北塘炮
依据材料,概括冠豸山机场通航有何历史意义?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通信方式?
常用通讯方式 古代:“烽火”、 “鸿雁传书”、“青鸟传 书”、“鱼传尺素”。 近代:“去邮局寄信、 打电话、拍电报、鸡毛 信”。 现代:电话、短信、 传呼、E-mail、QQ聊天和 微信。
从材料中可得出什么信息?结合所学谈谈出 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信息: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受顽固派的阻挠发 展迟滞。
原因:清政府的迂腐;封建迷信对人的毒化。
如果说19世纪70、80年代,中国铁路开始 出现但受阻挠,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反对之议 已波澜不兴了,原因是什么?
《马关条约》签订,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 出(投资或贷款)的新时代。
A.船招商局注重扩大经营范围和提高服务质 量
B.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 C.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D.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934年,活跃在长江水域的四大航运公司共 有轮船53艘,总吨位12.424万吨。其中英国怡和 公司占24.8%,太古公司占27%,日本日清公司占 24.3%,而中国的轮船招商局只占23.1%。
据材料概括漳厦铁路运营不景气甚至不复存在的因素。
因素:交通不便;经营不善;战争破坏;政府腐败。
鹰厦铁路于1953年1月,
由铁道部中南设计分局进行
设计,1954年由铁道兵和当
地民工动工兴建,1957年竣
工通车,曾经长期是进入福
建的唯一铁路线。
结合建国初期形势,分
析修建鹰厦铁路的政治经济
目的。
《“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和交通主要成就》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漳厦铁路兴修的背景?
19世纪末,列强加强资本输出给中国带来巨大危 害,修筑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民间实业家们的努力。他们开始自发筹集资金, 掀起群众收回利权运动;
清政府的支持(甲午战后放松民间设厂限制)。
因为漳厦铁路“前不过海”(离厦门3.5公里),“后 不过江”(离漳州17.5公里),搭乘火车十分不便。由于铁 路修建时质量欠佳,工程粗陋,平时缺乏维修养护……铁 路运营从一开始就不景气,至民国19年(1930年)11月停止 行车。
手拉手,地球村 弯弯腰,捡回一个希望,手拉手,捡出一
个太阳,希望的太阳就是我们,我们把地球村 打扮得漂漂亮亮!手拉手,把歌唱,地球村是 我们共同的家乡。手拉手,把歌唱,地球村是 我们共同的家乡。
弯弯腰,种下一棵小树,手拉手,建起一 条绿浪。绿色的长河就是我们 ,我们让地球村
永远鸟语花香!手拉手,地球村,生命河在我 们心中歌唱。手拉手,地球村,生命河在我们 心中歌唱。
与鹰厦铁路相比,温福、福厦、龙厦等铁路修建原 因(目的和条件)有什么不同?
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福建作为对外 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政治环境:“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 的提出,台海关系走向缓和。
战略目的: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2004年1月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完 整、公开地提出。)
4.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5.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运营。
——依据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教材整理 与铁路运输业相比,材料表明中国航空业发展历程 有何特点?
特点:航空事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
龙岩冠豸山机场原为空军 连城机场。2000年6月经国务 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同意空军 连城机场实行军民合用。2002 年5月1日正式动工,2004年4 月25日正式通航,成为华东地 区第36个民用运输机场。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陆上——铁路运输的”号轮船
“万年青”号轮船
创办于1872年上 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 最早的航运企业。
上海轮船招商的经营广告:“宗旨——发展中国 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 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 接受批评”等。对该“广告”解读错误的是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
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陆上——铁路运输的发展
西方国家1825年出现了第一条铁路,时隔 51年,即1876年中国才出现了第一条铁路—— 吴淞铁路。这是英国人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建筑 的一条铁路。
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为1881年唐胥铁 路,这是李鸿章为适应洋务运动兴办的开平矿 务局的需要而兴修的。
时间
邮政成就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加快了通信建设的步伐
1866年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896年
“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
辛亥革命后
改称“中华邮政”
1949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时间
电报成就
1877年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1906年
无线电报获得一些发展
1932年
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时间
电话成就
1882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电报业 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工具发展的阶 段特征:
1.晚清时期——引进;洋务运动推动 2.民国期间——缓慢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快速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方式不断发展 的原因?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
——岳麓版《必修Ⅱ》 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说明:中国水运业的艰难求生,发展缓慢。 原因:是外国航运公司排挤;中国是半殖民 地半封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 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 和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 萎缩,一些航线被取消,有的则转向高档 旅游服务业。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陆上——铁路运输的发展 2、海上——新式水运的发展 3、空中——航空事业的发展
中国航空业大事年表
1.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2.1918年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水上飞机,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
3.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 线开通。
作为一种西洋舶来器物,自行车广泛而深
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中国社会。与之形成鲜明 对照的是,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 却推广较少。这种情况表明,在近代中国 () A、器物变革改变民众生活B、近代化转型 的过程曲折C、政局动荡阻碍交通进步D、 排斥西方世界近代文明
交通拥挤
能源紧张
环境污染
不良信息
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 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 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 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 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 这种情况表明( ) A、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B、上海成为女 性解放的中心C、女性读书开始为人们接受 D、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材料一 吴淞铁路在江湾附近压死一人,迷 信风水的人说这条铁路会破坏上海的风水,要求 清政府干涉。结果清政府把铁路给拆除了,机车 和车辆沉入江底。
材料二 当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将要在我国 开辟运输新纪元的时候,朝廷的大臣们却害怕这 惊天动地的火车头会震坏了“皇陵”的风水,竟 指令用马匹来拖拉,演绎了一出世界铁路史上绝 无仅有的“马拉火车”的笑话。
我们为什么把地球称作“地球村”?交通 和通讯工具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由于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各 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地信息的交流,提 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私家车的拥有量和固定 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 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 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
列强通过修筑铁路,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 通大动脉,从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控制沿线 的矿产资源,便利了其商品倾销)。此外,铁 路便利了军事上侵略以及镇压人民的反抗。
因此,修铁路,修更多的铁路成为中国人 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实业救国)。
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铁路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在京闽籍官员光禄 寺卿张亨嘉等发起筹建福建铁路,得到清政府同意。 十月,福建铁路有限公司开始筹募股款……光绪三十 三年(1907年)六月正式开工。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 初一,第一段(嵩屿至江东桥)全线试车运行,并办理 客、货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