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试题】新高考情境化默写第3题意象类开放性默写40+30练(文字档,值得收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试题】新高考情境化默写第3题意象类开放性默写40+30
练(文字档,值得收藏)
杜鹃
1.在古代诗文中,杜鹃是一种常见的意象。
诗人但凡心中哀伤悲痛时,常常借它来表达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子规,又名杜鹃、蜀魂,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鸣声凄切,古诗词中常借“子规”这一意象抒发伤春、思归、怀人等悲苦哀怨之情,如“ , ”。
【示例】示例一: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示例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示例三: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3.“子规”又称“杜宇”“杜鹃”,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意象。
因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比如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望帝春心托杜鹃(或: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许多情思。
古诗词中经常使用杜鹃意象,来表现孤独、悲苦、哀伤、乡愁等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鸟鹏燕雁黄鹂鸥
5.“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其余的还有很多,如“,”。
【示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6.古代诗人常用“鹏”这一意象展现阔大的人生境界或远大的理想追求。
请写出体现以上含义并含有“鹏”这一意象的两句诗文:“____,____”。
【示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李清照《渔家傲》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7.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人在居家屋内或檐下,因此为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等,如“_____,_____”。
【示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古诗词中常用“雁”这一意象表达情感,比如唐诗里的诗句:“_____,_____。
”
【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9.黄鹂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等等。
【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自在娇莺恰恰啼/千里莺啼绿映红/隔叶黄鹂空好音/阴阴夏木啭黄鹂/几处早莺争暖树
11《列子·皇帝》记述鸥鸟与人玩耍的情景,后人常用与鸥订盟表示归隐之志。
于是“鸥”的意象便引入诗歌之中,如:“,”。
【示例】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海上轻鸥何处寻?烟波万里信浮沉(陆游《鸥》)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李白《古风·摇裔双白鸥》)
猿
11.“猿啼”,高急之声,似哭似号,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
出。
如杜甫的“_____________”,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皆为千古名句。
【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杜鹃啼血猿哀鸣
12.“猿啼”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是古诗文中常用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
【示例】猿鸣三声泪沾裳(示例二: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示例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3.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
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示例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示例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蜉蝣龙
14.《诗·曹风·蜉蝣》中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的诗句,毛传释“蜉蝣”为“朝生夕死”,此后这个能形象说明生命短暂而又渺小的“蜉蝣”,就成了古诗词中的常客,如“,”。
【示例】示例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示例二: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示例三: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发示例四: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15.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
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即是,如“,”。
【示例】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白居易《黑潭龙》)/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屈原《离骚》)/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卢照邻《长安古意》)/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荷花杨花梨花暗香
16.荷花,别称芙蓉,在古典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
古人喜欢以“芙蓉”入诗,通过富有美感的意象,表达自己对美好品格的追求,如“ ▲ ,▲ ”。
【示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7.杨花是千古永恒的诗歌意象,古代骚人墨客常在诗词中借用这个意象来表达惜春伤感、离恨哀思等多种思想感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每句1分,共6分。
第3小题答案不唯一。
错字、少字、多字,该句均不得分。
)
18.梨自古就是文人志士赞扬之物,梨花盛开,洁白如雪,而“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雪比作梨花,富有诗意。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重点字:梨)
19.“暗香”一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或指花香,或指女子身上散发的香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春江沧海
20.“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答案解析】每对1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五、六两空如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就给分,但意象需为“春江”,
如选取意象为“春水”则不给分。
21.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古代诗人常用“沧海”的意象,表现宽阔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东风西风
22.古诗词中,“东风”一词既可指“东方刮来的风”,也可指“春风”,前者如“_______________”,后者如“_______________”。
【示例】东风不与周郎便小楼昨夜又东风(或“等闲识得东风面”)(千里东风一梦遥/东风无力百花残(或“忙趁东风放纸鸢”))
23.东风在古诗中经常用来形容春风,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等,请再举出一例:“,”。
【示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或:小楼昨夜又东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4.正如“西风”常指秋风一样,“东风”既可以实指从东方吹来的风,也可以指春风。
“东风”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酒
25.“酒”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
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6.一杯酒承载了多少人生的悲欢,中国古代诗词中将美酒和离情
联系到一起的句子多不胜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示例一)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示例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木
27.《谏太宗十思疏》以“木”设喻来说明君主为政的道理,使论证形象生动;在你学过的古诗文中,同样用“木”进行比喻论证的句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示例】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8.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到“落木”这一意象体现了语言的精妙和诗人大胆的创造性。
在学过的古诗词中曾出现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人生短暂梦书信
29.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比如有诗人曾感慨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手法的运用,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示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0.“梦”以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艺术魅力,很早就进入文人的视野。
唐宋诗词中,文人常常用“梦”来描写人生际遇或抒发人生感慨,如“,”。
【示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或: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1.李白的诗歌中常以“梦”字入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抑或借梦境写现实的生活,凡此种种,都有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32.古代,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
“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
【示例】示例一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示例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画角小舟
33.“画角”(或“角”)是古代的一种管乐器,传自西羌,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画角”或“角声”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
【示例】角声满天秋色里四面边声连角起(“梦回吹角连营”“五更鼓角声悲壮”“西风画角悲征戍”“画角声断谯门”“角声吹落梅花月”)
34.古诗词中常用舟船意象营造意境。
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
这小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危樯独夜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白露三秦六艺春社学与思数字
35.“白露”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人秋,早晚露水较重。
但“白露”的意思不限于此,比如古诗文“____________”,就是指白茫茫的水气。
【示例】白露横江
36.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
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示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37.“六艺”可以解释为“儒家的六部经典”,表达此意的古诗文句子有“____________”。
【示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8.“春社”是古人春天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的日子。
“春社”作为一个传统民俗节日,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②开岁才几时,春社忽已及(陆游《春社日效宛陵先生体·社雨》)③林间鼓冬冬,迨此春社时(陆游《春社日效宛陵先生体·社鼓》)④前时春社毕今日燕来飞(梅尧臣《新燕》)
39.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诗句谈到“思”与“学”的关系,如________,________。
【示例】示例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示例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电之所学也(每空1分,加、减字或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40.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李白的诗中,写出任意两句(无需上下句对应,单独一句诗就可)带数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示例】尔来四万八千岁,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
新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第3题意象类等试题30题汇编
(教师版)
(素材来自龚德国高中语文教师工作坊)1、“雨”是古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
如韩愈《早春》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早春时节雨的细柔与草的若有若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表达作者思亲难归的忧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历史的沧桑与无常;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表达处
境的艰难。
2、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渲染分别时的凄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乐曲结束,听者还沉浸在其中。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衬托琵琶女婚后的孤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用乐景衬托白居易身居贬谪之地的孤独,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写出了又一个春天来到,而往事却不堪回首的无奈。
3、面对浩浩长江和滔滔黄河,古代文人曾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古诗词里有很多诗句读起来既脍炙人口,又给人以激励。
如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传达出作者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本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现在多指鞠躬尽瘁至死方休的奉献精神;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启示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才不会被眼前琐事所牵绊。
5、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写出女主人共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出重闻琵琶曲,司马青衫最伤心的情形;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虽然它所渲染的意境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及,但它却真的写出了诗人的悲哀。
6、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
这种愁情愁绪却异彩纷呈。
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将进酒》“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7、古代文人善于借“秋”表情达意或烘托意境,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渲染出他凄苦的身世遭遇,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烘托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
8、古典诗词善以“杜鹃(子规)”表达悲切之意,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9、长江水系漫长,水域宽阔,水流舒缓,自然容易滋生出无数诗情画意来。
譬如,苏东坡在赤壁下把酒对歌,赏“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清美,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幽叹;青年才俊王勃,在江西南昌精美壮丽的滕王阁上,挥毫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的漂亮诗句;白居易登临浔阳江头,抒写了一个“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的凄美故事;而杜甫呢,则在《登高》中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对长江之景作了另一种注解。
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绘音乐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写出了音乐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刻,戛然而止的过程;苏轼《赤壁赋》中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写出了洞箫声的凄婉和对人的感染之深。
11、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展现秋天不同景象的名句,如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描写了萧瑟的景物营造了深远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描写出了三峡秋景的神韵。
13、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如白居易《琵琶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14、古诗词中经常使用倒装的手法为整首诗词的大放异彩增添亮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5、古诗词中善于运用典故来表情达意,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16、同一事物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往往显示出不同的色彩。
如同样是描写长江,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勾画则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7、古代诗词中,作者常常用联想的方式来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联想的方式多种多样: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称为表象联想。
18、古代文人善于借助历史人物抒发自己的感慨,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周瑜的意气风发衬托自己的落魄失意;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
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姜太公和商朝开国重臣伊尹的故事抒发自己对前途充满的自信之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晋人向秀和王质的典故表达自己因人事全非、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
19、徜徉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读《登高》,懂得了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落魄;读《渔家傲》,懂得了范仲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在月光与泪光中抚着白发彻夜难眠的悲戚;读《离骚》,懂得了屈原“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宁愿压抑委屈自己也要坚守清白的倔强;读《琵琶行》,懂得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劝解。
20、古诗文中的“情”丰厚了华夏文明,滋润了民族精神,如《离骚》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屈原对美好理想的执着精神;《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达了范仲淹对自身遭遇的豁达淡然与忧国忧民的情怀;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执着。
21、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很多句子传唱不衰。
其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时凄清孤冷心情的诗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2、人生有时是需要选择遗忘的,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的田园生活中,陶渊明忘记了人世间的喧嚣与杂乱;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的陋室里,刘禹锡忘记了官场上的倾轧与是非;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奔放豪迈中,苏轼忘记了被贬谪黄州的无
奈与痛苦。
23、《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公对成婚盼望之切、深情一片的句子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描写女主人公婚后辛勤劳作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表现女主人公追忆美好年华,用情专一的句子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4、文人学者为了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常从名篇佳句中选字取意,命名书屋或居室。
如柳亚子有一书房曰“磨剑室”,即取意于贾岛的诗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请判断下列书屋名称取意于哪些名句。
(1)“十驾斋”取意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鍥斋”取意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人镜庐”取意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5、根据句意,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1)成语“煎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梨自古就是文人志士所赞扬之物,梨花盛开,洁白如雪,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雪比作梨花,富有诗意。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6、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中的句子来成就自己的佳作。
请根据题意完成这些有关联的诗句。
《宋书.宗传》里“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言在李白的《行路难》中演化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7、古今文人常用古诗文名句来励志勤学,修身养性。
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庄子的《逍遥游》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的大鹏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他在《上李邑》一诗中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3)《孟子》强调了以苦难来磨练意志的重要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