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_宽带无线通信OFDM系统同步技术_[共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OFDM系统中的符号定时同步
置摆动大的不足,算法3做到了更精细的时域符号粗同步。
在参考文献[30]的基础上,分析了一类利用导频符号在频域做符号定时细同步的算法,提出了频域符号定时细同步的3种改进算法。
仿真表明,所提算法在恶劣信道环境下具有估值稳定、方差小的良好性能。
同时,本章从时域符号定时粗同步、频域符号定时细同步和采样钟偏移估计对符号定时的影响3个方面出发,给出不同于参考文献[5, 30,32]的关于符号定时同步的控制模型,该控制模型具有同步建立时间短,估计出的符号同步起始位置摆动很小的特点,三者互相协调共同实现良好的符号定时估计和跟踪。
在突发分组传输模式中,采用了训练符号做同步的基本方法,将基于MLE方法的符号定时粗同步与提出的利用卷积法的同步做了对比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法不仅在办公室环境下具有很好的性能,而且可以对抗信道条件更为恶劣的多径衰落信道。
以上各种算法分别基于代表连续传输模式的DVB-T 标准[30]和代表突发分组传输模式的IEEE 802.11a标准[30]给出了算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各种算法均具有较好的性能。
本章创新点归纳如下:
提出连续传输模式下的3种时域符号定时粗同步算法;
提出连续传输模式下的频域符号定时细同步3种改进算法;
提出一种连续传输模式下的符号定时同步控制模型;
分析总结了连续与突发分组传输模式下OFDM系统同步技术存在的差异;
提出一种突发分组传输模式下的时域符号定时同步新算法。
参考文献
[1] Peled A, Ruiz A. Frequency domain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reduce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lgorithms.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coustic,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Denver, April 1980
[2] Hsieh M H, Wei C H. A low-complexity frame synchronization and frequency offset
compensation scheme for OFDM systems over fading channels. IEEE Tra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1999, 48(5):1596-1609
[3]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ETS 300 744.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s for
television, sound and data services; framing structure, channel 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May 1996
[4] Speth M, Fechtel S, Fock G, et al. Optimal receiver design for wireless broad-band systems using
OFDM-part I. 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 1999, 47(11):1668-1677
[5] Yang B G, Letaief K B, Roger S. Timing recovery for OFDM transmission. IEEE Journal on
− 85 −。